多项目并行背景下事业部管理创新与实践
2018-09-13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系统产品第二事业部成立于2017年初,是研究所科研生产、经营开发及综合管理的实体,战略经营单元和利润中心,军民融合领域市场开发的支撑结构。事业部的主要业务是军民融合背景下的新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工作,事业部现有人员34人,共承担项目11项。从项目人员组成看,每个项目设一名负责人,配备总体、软件、硬件、算法和结构专业设计人员。从项目类型看,共分为研制项目、批生产项目、定型项目和售后服务项目。从研制阶段看,部分项目处于初样、试样阶段,部分项目仍在进行方案论证。在这种多项目并行的背景下,人员配置冲突、多类型项目管理模式冲突、多研制阶段管理方法冲突给事业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事业部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不断加强,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实时应对经营风险成为事业部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探索多项目并行背景下事业部管理创新变得愈加迫切和必要。
一、管理创新工作实践
针对事业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事业部秉承以目标为导向、以计划为基础、以控制为手段、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积极探索矩阵式项目管理理念并付诸实践,笔者将以智能安防机器人项目为例详细进行说明。
1.创新实践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
矩阵式管理模式是在纵向上采取项目专人负责制,在横向上划分为总体、软件、硬件、算法和结构五大专业,最终形成专业技术、质量进度双控模式的一种管理模式。采用项目专人负责制,负责项目的整体方案和进度,按照年初责任令的要求采用WBS的方法分解项目任务、制定项目的里程碑计划,形成责任分配矩阵。采取每个主任设计师负责一个专业方面的技术把关,形成质量职责矩阵。以矩阵式的方式配置项目人员,有效地解决了人力资源紧缺条件下人员配置和专职负责的问题,确保了全年各个项目的有效实施。
在市场调研和客户访问中,发现智能安防机器人项目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机器人+安防”可以解决传统静态安防技术的短板,在环境应对、性能操作等方面有着人力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结合对智能安防机器人项目的初步调研发现,该项目自主导航、导引和控制等关键技术已基本掌握。市场目标对准具有智能安防需求的工业园区、高端成熟社区等。
一是明确项目目标。
根据责任令要求,确定项目的各项目标(见表1)。
表1 项目目标
二是确立项目组织结构。
智能安防机器人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见图1)为混合型项目组模式,项目负责人为兼职项目经理,兼顾多个项目管理和市场维护开发。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在研发组设立技术负责人(等同项目经理助理),以保证日常项目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研发组和测试组为专职人员,保证项目开发的连续性和专业性。项目计划管理和采购人员来源于管理组,为兼职成员,具有专业背景又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三是分解项目任务。
智能安防机器人项目依据项目立项报告、批复计划及经费要求,结合项目实际特点及范围,根据研究所质量体系(GJB9001B)相关要求和科研项目作业指导书,经过项目成员头脑风暴及核对表等方式对项目任务进行分解,形成了WBS图,如图2所示。
四是工作进度计划、关系图及相应预算安排。
根据上级的项目任务书、目标要求、预算安排以及项目管理的WBS图,结合以往同等规模研发项目开发经验及周期,形成了智能安防机器人项目工作进度计划、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图以及相应预算安排(见表2)。在进度计划中,可能出现个别非常见元器件到货延误情况,造成进度延误。该研发项目无搭接关系,初步估算周期为54周,扣除节假日,有2个月机动时间,预备费20万元。
图1 项目组织结构图
图2 工作分解结构图
表2 工作进度计划、关系图及相应预算安排
五是里程碑及责任矩阵。
完成项目目标确定、工作任务分解等各项环节,最终明确了里程碑事件及里程碑事件发生的时刻,见表3、表4。
2.塑造“外圆内方”的团队管理模式
“外圆内方”中所谓的“圆”是指偏向软性管理,而“方”是指较为刚性的制度与规范。在“圆”的方面,已形成了以航天文化为基础,以市场文化为导向,以“立足航天,做无人自主系统的导航者”为使命的部门文化体系;在“方”的方面,以研究所规章制度要求为准绳,结合事业部自身特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部门制度体系。“外圆内方”就是在“圆”的体制里有“方”的依据,即利用部门文化的感染力去深化政策与制度的精神内涵,提高内部支持度。遵循“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原则,打造能力评价与价值评价为核心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成立无人自主系统创新团队,全面负责无人系统的导航控制设备研制,通过成熟人才引进的方式引入技术人员,解决部分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
表3 里程碑事件及发生时刻
表4 责任矩阵
智能安防机器人项目由无人自主系统创新团队承担,由一名主任设计师担任团队负责人,全面负责智能安防机器人项目的研制工作。团队通过成熟人才引进的方式引入技术人员,填补了专业空缺,现已具备专职组合导航、软件、控制、结构设计人员,并配备一名专职项目管理人员,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和项目管理良好结合的高效率队伍(见图3)。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3岁,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占比近95%,研究生学历占比近90%。秉承“立足航天,做无人自主系统的导航者”的部门使命,该团队制定了符合团队特点的工作流程和操作细则。
图3 专业分工
3.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兼顾的管控模式
有别于传统的纵向军品任务,事业部的风险管控不仅包括技术风险的管控,还要时刻关注市场风险。对此,采用SWOT分析法等方法进行风险识别,形成风险来源表和风险分类表;采用矩阵图分析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项目的风险等级;在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通过定期评估项目、挣值分析、独立风险分析等进行风险监控,实现了部门风险的全过程管理。
根据事业部经营特点形成的风险管控模式,生成了智能安防机器人项目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表(见表5)。
4.兼顾成本的质量控制管理方式
事业部对项目质量的管理是包含质量规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个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其过程贯穿于初始的项目定义到项目过程、项目团队的管理、项目的交付物和项目收尾的所有项目阶段和项目的每个部分。结合横向军品任务和无人系统产品研制任务的需求,事业部对横向军品和民品项目实施了抓主要需求的分类质量管理模式,编写了适用于项目研发特点的产品软件质量管理细则、产品研制质量控制要求和事业部项目制管理制度等质量文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关注成本支出,寻求合理的费效比。
表5 风险估计及应对措施
二、实践效果及后续思路
通过对事业部管理创新的探索,组建了专业团队,克服了资源配置的困难,从智能安防机器人项目进展情况来看,目前进度可控、风险可控、质量可控、费用可控。智能安防机器人现已完成大系统联调,在固安园区进行了演示并在研究所成果展亮相,与研究院领导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反响热烈,得到了一致好评。后续,智能安防机器人将继续优化,争取市场推广。
事业部其他项目均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研制项目均按研制要求和计划节点完成研制目标;批生产项目保证按时高质量交付;定型项目按定型工作计划完成定型工作;售后服务项目按合同要求完成了各项维修任务。经过一年的高效运营,事业部圆满地完成了年初责任令的各项目标:在批生产交付方面,完成某项目103套产品交付,完成某项目中修工作。在经济指标实现方面,实现了新签合同额近亿元。在市场开拓方面,实现了水下常规兵器、深海探测、巡逻无人机、智能AGV、智慧森林等市场的重大突破。在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一支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反应迅速的专业人才队伍,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事业部发展成为研究所导航系统板块的重要支撑和军民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8年是国家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深化之年。在未来的事业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事业部将坚持强化资源整合、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搭建风险管理体系,以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为重点,实现智能无人系统领域转型发展,全力打造智能产业,推动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军民融合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