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玉:长征中的“编外”女红军

2018-09-13刘丽丽

文萃报·周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央红军长征红军

刘丽丽

长征中,女红军分娩后即不得不放弃对新生儿的养育。分娩与放弃养育、新生命降生与为此付出战士们的生命,二者看似矛盾,其实并不难读懂它们共有的真实内涵:都是对生命的最高意义上的尊重和敬畏。正是这种尊重和敬畏,使红军既爱革命,又爱孩子。革命和孩子,长征与未来就这样交融在了一起。在当时的条件下,女红军的选择,付出了人世间最崇高的牺牲。

曾玉,就是在长征路上第一个生孩子的女红军。她是湖南宜章人,追随革命与周子昆结为伉俪。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决定进行战略大转移。

曾玉的姓名最后没有出现在随大部队出发的名单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此时有孕在身。

虽然自己不在名单之列,但当曾玉听说自己的丈夫周子昆就在出征的行列中时,从长征开始她就追随部队,挺着大肚子,悄悄地跟在队伍的后面,一路走了下来。她的随队出征,只是她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她是“编外”,一路上没有口粮,没有被装,更没有马匹可以代步,她只是憑借着坚强的毅力,紧跟大部队不离开半步。这位性格倔强的女红军,深深打动了蔡畅等人。蔡畅、贺子珍、李坚真、萧月华等对她一路照顾。一路上,她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痛楚,但她一直是一个乐天派,从没有抱怨过。

曾玉和大家一起使出了浑身力气,总算爬上了老山界峰顶。她长出了一口气,又马不停蹄小心翼翼地往山下走去。

正当女人们互相搀扶着下山的时候,曾玉悄悄地告诉她身边的钱希均,她肚子疼得厉害,怕是要生产了,让钱希均帮忙找一些草纸来准备接生。看着疼得直冒大汗的曾玉,钱希均忙去向团长董必武汇报,并找来一副担架,把曾玉扶了上去。可刚走不远,又遇到了敌人的袭击,民夫扔下担架逃命去了。钱希均不得已又把她扶上了马背,可下山的路马儿走起来一颠一颠的,羊水破了,血也随之流了出来,湿透了马鞍上垫的被子,实在不能再骑在马背上了。董必武叮嘱李坚真,让大家搀扶着她徒步行军。后面的枪声不绝于耳,钱希均几乎是架着曾玉在小跑。

女人们架着曾玉往前走,为的是要找一个可以生孩子僻静的地方。但莽莽山林中没有人家,更没有草纸,钱希均只找到了一把枯草。几个女人把曾玉围在中间,就在这把枯草上,母亲的一阵阵剧痛伴着一声啼哭,一个小生命诞生了。

这是在长征途中女红军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也是第一个刚刚生下来,就失去了母爱的孩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她的母亲狠心将她留下,留在她出生的地方。母亲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甚至连件小衣服都没能留给孩子。

无论路途多么艰难、多么险峻,曾玉都和大部队一起,也和自己丈夫周子昆一起走了下来。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曾玉随中央红军先期到达陕北。周子昆则随红四方面军再次南下,三过草地。

猜你喜欢

中央红军长征红军
塬(布面油画)
四月风(布面油画)
中央红军北渡长江第一恶仗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十送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