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2018-09-12滕玲周佳张庆雨覃建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9期
关键词:膝下理论指导糖尿病足

滕玲 周佳 张庆雨 覃建阳

【摘要】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足中采取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涉及到数据资料,对其进行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治疗,研究以及分析术前术后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指标。结果 术后糖尿病足患者ABI、TcPO2、症状评分、生存质量、FBG、PBG、HbAlc水平对比术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应用在糖尿病足患者采中具有显著价值。

【关键词】Angiosome理论指导;糖尿病足;膝下动脉成型术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9..02

本次数据分析目标选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报道以及评估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作为分析对象,男25例,女15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4岁,中位年龄数值(51.32±4.211)岁。最长病程26天,最短病程2天,中位病程数值(10.14±3.23)天。糖尿病足Wanger分级情况:0级患者7例,1级患者18例,2级患者12例,3级患者3例。

1.2 方法

对患者开展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足踝区存在主动脉3条,胫后动脉供应踝的足底以及内侧,足跟支供应足跟内侧、足底外侧支供应足底千足和外侧以及足底内侧支供应足底内侧、是特定的三分支供应足底位置。足背由胫前动脉供应,足背动脉通过远端延伸形成的,和腓动脉以及胫后动脉对足背进行供应。依据实际位置将动脉打通。予以患者局部同侧顺行经皮穿刺股动脉处理,进行全身肝素化处理,合理放置适当的血管靶,扩张股浅动脉节段性病变位置。基于导管导丝引导下放置导管头端于膝下动脉位置,在对其进行导管造影过程中通过导丝深入到胫腓动脉内。顺着开通路径深入到患儿胫腓血管远端,并且将导管退出,放置DEEP球囊,对病灶端进行逐渐扩张,完成扩张后退出球囊到动脉,将导丝抽出,对患者实行经球囊造影处理。术后给予患者适当低分子肝素,进行1周溶栓治疗,及时处理伤口分泌物,予以患者适当抗感染相关药物,清除溃疡位置坏死组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糖尿病足患者ABI(踝肱指数)、TcPO2(经皮肤测定的动脉血氧张力)、症状评分、生存质量、FBG(空腹血糖)、PB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处理

将40例糖尿病足患者资料输入到SPSS 21.0软件内,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和分析术前术后糖尿病足患者ABI、TcPO2

术前糖尿病足患者ABI(0.41±0.25)、TcPO2(15.22±9.58)mmHg,术后糖尿病足患者ABI(0.98±0.15)、TcPO2(45.14±3.2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50/18.7055,P<0.05)。

2.2 观察和分析术前术后糖尿病足患者症状评分

术前糖尿病足患者症状评分对比术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观察和分析术前术后糖尿病足患者生存质量、PBG、FBG、HbAlc

术前糖尿病足患者生存质量、PBG、FBG、HbAlc对比术前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进步,人们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发生极大改变,促使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1]。因糖尿病近年来发生率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足是值得重视的并发症[2]。糖尿病是因神经病变导致的局部失感症状,促使局部组织长期处于血液缺乏状态,进而诱发溃疡以及感染。肢体末端存在相对比较差的血液循环条件,特别是糖尿病,血液循环障碍高发位置为足部,所以,足部容易发生糖尿病疾病溃疡和感染现象。临床治疗糖尿病足中存在比较差的愈合效果,从血糖控制角度分析,虽然存在一定效果,但截肢率还是比较高[3]。

糖尿病是高血糖的一类代谢性慢性疾病,高血糖一般是因生物作用受损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损害患者肾、血管、心脏、神经等,糖尿病中糖尿病足属于慢性并发症的一种,是因下肢神经血管感染和病变导致的。临床糖尿病足判断中还没有获得有效的一种方法,进而促使错失最佳救治时机,所以,需要尽可能早的判断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预后效果良好[4-5]。

本次数据显示,术前糖尿病足患者生存质量、PBG、FBG、HbAlc、ABI、TcPO2、症状评分对比术前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以上结论,将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可将临床症状改善,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纪东华,张 涛,李 城,等.Angiosome指导下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Fontaine Ⅳ级下肢动脉缺血[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9):789-792.

[2] 赵 鹏,崔红凯.经皮腔内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3):72-73.

[3] 王晋军,王兆伟,李 林,等.腔内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白介素-35、核因子Kappa B水平变化分析[J].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17,5(2):75-80.

[4] 高宗根,殷世武,项廷淼,等.膝下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3,34(12):1773-1775.

[5] 謝 辉.重症肢体缺血(CLI)缺血性溃疡膝下动脉影像学特征分析及angiosome概念血运重建策略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5.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膝下理论指导糖尿病足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背 草
语言迁移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愿景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