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后院前转运过程的护理体会

2018-09-12巫静晓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巫静晓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溶栓后院前转运过程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为后续的院内治疗做好更充分准备。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笔者出诊院前转运接收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名作为实验对象,在院前转运过程中均加强病情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无患者死亡,30例患者获得临床治愈,6例患者做支架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以后4个月内出院;院内专科病房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结论 院前转运过程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后对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临床治愈,为后续的院内治疗做好更充分准备,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转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9..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危急重病,在排除禁忌症的前提下,对患者来说溶栓治疗的时间越早梗死范围也会越小,那么对于患者的病死率来说也就会越低,故很多相对偏远地区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如能及时就医,一般在当地基层医院已经进行早期的溶栓治疗,然后等待上级医院的转运,进行进一步的专科治疗。早期溶栓治疗后会出现比较多且严重的并发症,如:再灌注心律失常、溶栓后再梗死等等,所以,在转运过程中,根据转运实际情况详细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图监护,在对患者溶栓以后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院外转运过程中

十分重要,为后续的治疗起到积极的影响,故笔者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笔者出诊院前转运接收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名作为实验对象,對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50岁,平均年龄为(61.5±10.4)岁。本实验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已经在基层医院进行早期的溶栓治疗。患者的梗死部位在前壁的有16例,下壁的有6例,前壁+下壁梗死的患者10例,急性广泛性前壁梗死患者4例。

1.2 方法

我院是全国性的胸痛中心,有完整的标准化救治流程。(1)按照救治流程,准备好急救箱及抢救设备。(2)患者进入救护车,医生快速评估后,10分钟内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及快速肌钙蛋白检测,微信传输检测结果及患者资料,急请院内心内科医生会诊,按照专科指导进行进一步治疗。(3)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做好对患者家属的询问工作和对患者的胸痛部位、疼痛程度及性质详细询问并记录,初步评估溶栓后该患者需要重点观察的项目,并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准备。(4)同时,快速开放留置两条大静脉通路,留其中一条专门静脉溶栓用药。(5)护理人员需要坐在患者的身边,持续心电监护,再次描记心电图,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数据变化,判断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1];观察有无出血情况。要详细地对患者心电图的确切时间进行记录,并且记录ST-T段的演变,以判断溶栓效果和及时发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尽早发现异常,立刻配合医师予以处理。(6)因为恐惧和焦虑焦虑情绪会加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情,这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情绪。(7)整个转运过程,均网络(微信)与转入医

院心内专科进行资料信息的传输,确保得到最及时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转运途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的速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相关接收科室、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用%,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转运过程中无患者死亡,30例患者获得临床治愈,6例患者做支架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以后4个月内出院;院内专科病房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

3 讨 论

3.1 急救硬件及软素质的准备

我院是全国性的胸痛中心,有完整的标准化救治流程及设备;出诊前,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随时做好出诊准备,在接到出诊电话后,简要记录求救者在电话里描述的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护理人员需要对于心律失常有一个重要的充分认识,并且明确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能正确的对于各种心律失常图像进行识别[2]。因为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栓溶解或血管自发性再通30分钟内往往会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称为再灌注心律失常,这就要求出诊护理具备这一方面的知识储备,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加重,降低转运过程病死了率,为患者争取进一步救治的机会。早期溶栓后还易并发出血,转运过程中,出诊护士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全身皮肤黏膜变化,有无血尿、血性痰、牙龈出血等,

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

3.2 注重生命体征的监测

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部分患者溶栓后会因为扩张血管药物、血容量不足等引起血压改变,因此要求转运过程中,1次/15 min进行血压测量,一旦发现血压异常改变即给予对症治疗。体温是易于采集的炎症指标,监测心肌梗死后体温的改变有可能反映心肌梗死的程度[3]。心肌梗死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应严密观察。注意要点:病人能否平卧,颈部有无静脉怒张,若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烦躁不安,出冷汗,憋气,严重发泄,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布满哮鸣音和大、小水泡者,应迅速配合医生进行处理时处理。应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特点,尤其要观察有无室性期前收缩的出现,若发现室性期前收缩>5次/min,并且期前收缩落在前一个心搏的易损期,则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易造成心搏骤停。

3.3 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对胸痛的描述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临床常见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患者在经历急性急性疼痛,有明显的濒死感,使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极度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当焦虑和恐惧,这种使得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成为可能,风险较大。故在转运过程中,要配合医生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并按医嘱积极处理患者的疼痛感,并注意疼痛的性质及部位,早期发现并发症。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情的凶险,基层早期溶栓治疗后,转运到上级医院的过程中会有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溶栓后再发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转运过程的加强观察、护理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接受治疗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方储馨,曹教育,方 妍.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9(24):129-130.

[2] 钱德芳.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815-1816.

[3] 贾述桂.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重要生命体征的监测与观察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2(10):10-06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