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9-12曹慧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舒适护理效果

曹慧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方法 对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平均日间症状评分和平均夜间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较低(P<0.05);出院一年内,对照组哮喘发作次数为(3.30±1.15)次,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为(1.42±0.63)次,相比之下,观察组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哮喘急性发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急性哮喘;舒适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0..01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容易反复发作,对患儿的预后造成了不良影响[1]。仅依靠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大大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应在护理中配合健康宣教以及舒适护理等内容,加强患儿身心护理,预防疾病复发[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应用了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15岁,年龄均值为(7.24±2.42)岁;观察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3~14岁,年龄均值为(7.18±2.50)岁。

两组患儿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指导、饮食调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内容。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内容为:在急救过程中,指导患儿放松身体,重视体位舒适状态,让患儿保持坐位或半卧位,稳定呼吸[3]。心理舒适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交谈,鼓励患者,树立痊愈的信心。指导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良性社会互动关系,减少患者的孤独感,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出院一年内哮喘的发作次数以及首次发作的症状评分情况[4]。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對比两组首次复发治疗后症状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平均日间症状评分和平均夜间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较低(P<0.05),如表1。

2.2 对比两组哮喘发作次数

出院一年内,对照组哮喘发作次数为(3.30±1.15)次,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为(1.42±0.63)次,相比之下,观察组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哮喘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儿童,小儿机体发育尚未完全,哮喘严重威胁了儿童的生命健康。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能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优质护理,排除护理中的潜在危险,体现了精心服务理念[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平均日间症状评分和平均夜间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小儿哮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哮喘急性发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 君,吴惠敏.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1):1167-1168.

[2] 康 欣,李 礼,丁 芬.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2):1667-1668.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舒适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