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治疗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9-12王利英
王利英
【摘要】目的 分析脑出血治疗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当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再予以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再予以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脑血肿或水肿体积为(4.05±2.63)mm,显著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为(11.02±3.8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治疗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效果更加
显著。
【关键词】脑出血;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苷钠;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5..02
脑出血后极易出现脑血肿或脑水肿,48h内脑水肿达最高峰[1]。而脑血肿或脑水肿的出现又会形成颅内血滞,不断加剧颅内压的增高。为了分析脑出血治疗中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效果,对当地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当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对照组:男:女=28:22,平均年龄(51.92±9.75)岁;平均发病时(12.29±3.47)h;平均出血量(19.18±3.58)mL。
观察组:男:女=29:21,均年龄(52.03±10.05)岁;平均发病时间(12.53±3.53)h;平均出血量(18.89±3.35)mL。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如绝对卧床休息,清理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发症防治,控制血压维持在150~160/90~100 mmHg范围内。
对照组:予以甘露醇治疗,每6~8 h静滴1次250 mL的20.0%甘露醇,第7天开始减量,2周后停药。
观察组:予以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甘露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甘油果糖静滴,每次2500 mL,一天1~2次,并在1~1.5 h内滴注完成。100 mL的0.9%Nacl注射液与10.0 mg的β-七叶皂苷钠混匀后静滴,每天2次,用药2~3周后停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脑出血患者经治疗后效果,分别统计总有效率、脑血肿或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体如下:
总有效率: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头颅CT检查未发现血肿或水肿;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头颅CT检查发现血肿或水肿显著缩小;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头颅CT检查发现血肿或水肿体积缩小;无效:临床症状为改善,头颅CT检查发现血肿或水肿体积为缩小。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脑血肿或脑水肿体积:治疗后,予以头颅CT检查,并计算脑血肿或脑水肿体积变化。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估表(NIHSS)评估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范围0-24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脑血肿或脑水肿体积及NIHSS评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的脑血肿或水肿体积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脑血肿或水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出血属于临床上重型颅脑损伤的特殊类型,是最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2]。当脑出血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脑血肿或脑水肿对周围脑组织具有一定的机械性损害,加重脑损伤,并不断升高颅内血液渗透压,进而导致出现脑缺血和再灌注等严重现象[3]。因此,降低和消除脑血肿或脑水肿是治疗脑出血的关键。
甘露醇是临床上治疗水肿或水肿性疾病的常规药物,对降低脑水肿也具有明显效果,有效降低颅内压,特别是能缓解处于急性期患者的病情。使用甘露醇20~30 min后,便能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药效可维持4~6 h。但是,使用甘露醇后可能出现短暂性脑血流量增加和脑动脉阻力降低现象,从而干扰止血效果[4]。同时,血脑屏障遭到一定破坏后使用甘露醇,会使得药物反渗透到血肿中,升高渗透压,进一步加重脑出血风险。因此,脑出血患者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甘露醇。
甘油果糖的渗透压是血浆的7倍,属于一种高渗透性脱水剂。同时还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改善患者脑代谢情况。甘油果糖用于治疗脑出血,降颅内压作用持续时间长于甘露醇,且不会像甘露醇一样引发急性肾功能损害[5]。β-七叶皂苷钠属于中药提取剂,其药效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不仅具有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血循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β-七叶皂苷钠作为非渗透性脱水剂,无利尿作用,长期使用对肾功能的损伤性小;另外,用药期间或停药后不会出现脑水肿反跳现象,也不会影响水电解质平衡,有利于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6]。正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脑血肿或脑水肿体积及NIHSS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1] 黄 荣,张 锐,罗旺胜.小剂量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05):6-8.
[2] 赵志华.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对患者预后影响分析[A].国际数字医学会.2017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论文集[C].国际数字医学会:,2017:1.
[3] 叶 静,冯雅建,丁惠霞.复方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08):110-113.
[4] 李景忠.甘露醇、甘油果糖联合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55-56.
[5] 关振斌.甘露醇与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比较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08):168-170.
[6] 尤雪梅,狄海莉,赵 佩,孟军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3):95-97.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