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方法

2018-09-12齐静

居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

齐静

[摘要]海绵城市既是现代城市新理念,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整体趋势。本文从海绵城市理论出发,阐述了城市规划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必要性,就如何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应用

文章编号:2095 - 4085(2018) 08 - 0060 - 02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正在面临着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水资源用量非常大,但是城市规划不当与人们环保意识不高导致我国水资源逐渐减少。海绵城市理论能够收集雨水和生活用水,通过自然过滤,对水资源进行净化与积蓄,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的水资源紧张的情况,因此对于它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旨在城市中通过渗透、调蓄、净化、排放等方式,实施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实现城市的良性水循环。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在从源头到末端的所有环节中建立、使用雨水控制系统。与传统的雨水利用方式不同,海绵城市更强调自然吸纳雨水、存蓄雨水、渗透雨水与净化雨水。海绵城市理念其实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理念,并且以绿色基础设施、低影响开发、最优管理措施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海绵城市不仅能够实现水质的生态可持续,还能够对降低雨水径流量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此外,海绵城市还具有应对能力较强的优点,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适应性较强,能够很好地保障城市的发展。

2 建设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未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城镇化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将人工措施与自然途径相结合,遵循了生态优先的原则。建设海绵城市,要注意自然存积、自然净化、自然渗透等功能的建设,要以保证城市排水防涝安全为前提,以城市区域内雨水的积存、渗透、净化等作用的最大化为出发点,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统筹自然降水、地下水、地表水的系统性,提高包括给水、排水在内的每个水循环利用环节安排的合理性,综合考量其复杂性与长期性。

3 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3.1城市水资源紧缺

用水量大、用水时间集中、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是城市用水的几大难题。由于我国水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城市能够存蓄的水量非常有限,使得我国大部分城市面临着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窘境。同时,由于过度开采而导致的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失衡。人类生活与经济发展都需要充足的水资源作为保障,如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水资源需求,就会给正常的生产、生活、经济、城市发展等许多方面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阻碍社会进步。

3.2水污染情况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制造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多。并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十分有限,这些问题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显得更为突出。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使得水资源污染现象不断加剧。

4 海绵城市理论应用的具体措施

4.1 创造多级湿地系统,加强城市雨洪管理

城市雨洪管理,其实就是指对暴雨及大暴雨的管理。在城市规划时,要灵活利用城市中的现有生态资源,如水塘、水溪、低洼、沼泽、湖泊等,建设湿地公园或者雨洪公园。在规划建设此类公园时,首先要多考虑将生态化设计与公园景观设计互相结合,并且在建设中要以雨洪安全为工作基础。其次要利用雨水集合区和汇水湿地进行雨水管理,建设合理的城市海绵综合体。

4.2加强道路规划,减少雨水污染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利用海绵城市理论,在保证路面交通通畅和道路基本功能完好的前提下,对道路周边的绿化带进行改造,将其建设成下凹式的绿地或者透水路面。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减少雨水径流量,还有利于改善路面径流水的水质,进而有利于提高城市水环境及其质量。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要善于利用现有的道路两旁和道路周边的绿化带,构建出一种在道路中间的、下凹的绿地,这种绿地能够在雨天使路面上的雨水顺势流入绿化带,还能够起到储存、入渗和净化雨水的作用。另外,采用透水铺装路面的方式建设道路人行道还能够加强雨水的人渗功能。

4.3加大水系湿地保护力度,提高城市蓄水能力

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中时,要注意“就地取材”,利用好城市中的天然雨水净化场,如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等等都可以起到雨水滞纳净化的作用。根据有关报道,2015年南京市水面覆盖率达到11. 4%,在河道两侧建立5~50m的绿化带,为河滨湿地、河滨植被缓冲带、雨水滞留塘等系统的构建创造了条件。

首先,要加大对现有水系湿地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城市内沟洼、河塘等低洼区,如果没有明文规定,很可能会出现市民盲目填埋池塘、湿地的情况,最终使得内涝风险上升。对于那些历史填埋的河流、池塘,尤其是处于水体调蓄能力差、内涝风险高的区域的,应当对其进行合理的生态恢复,缓解其周边区域的水体调蓄压力。除此之外,还应当提高河道与道路之间绿化带的利用率,将其建设成能夠积蓄地表泄水的植被缓冲带。构建以河滨绿化带、河沟坑塘为基础的湿地系统,发挥其对雨水的调蓄与净化的作用,对于部分较为封闭的沟塘,要利用科学的工程措施,建设雨水滞留塘。

4.4 结合先进科学技术,建设仿生人工海绵体

利用海绵城市理论规划建设城市时,除了可以保护、改造海绵体,还可以建设仿生人工海绵体。仿生人工海绵体利用了先进的技术,其功能与天然海绵体相似。它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回收、利用,还能够积蓄洪涝灾害发生时的雨水,并在干旱时释放它所积蓄净化的雨水。此外,它还可以将城市规划与大数据、云计算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对城市的洪涝情况进行分析。

5 海绵城市理论应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城市建设之前,要与当地政府规划、道路等部门进行协调,研究制定建设方法,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法,以大幅提高城市湿地、园林等绿地的利用率为目的,围绕绿地雨水设施建设多级湿地生态系统,以灰色雨水设施为辅助,建设完善的雨水处理系统。

一般地,城市绿地覆盖率的标准要求很高,要达到40%以上。因此,我们要重视起城市绿地广场规划问题,多建设绿地、广场、公园等城市空间,利用自然的雨水净化以及收集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积极利用海绵城市理论进行城市规划,也在海绵城市相关领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不过,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论是政策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有待提高。我们仍需要加强城市雨洪管理与道路规划,加大水系湿地保护力度,建设仿生人工海绵体,以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降低雨水带来的污染,解决城市内涝与干旱并存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雷陈潇,初探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42).

[2]杜萧翔.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2):18 - 19.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
城市规划领域重大决策失误问责制度的构建
城市规划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分析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那些“搞城市规划的人”到底是谁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公务员竞争上岗试题训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