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探讨
2018-09-12陶雷娟陈玉华
陶雷娟 陈玉华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抑郁、焦虑情况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来我院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使用SAS、SDS自评量表综合评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出院时的抑郁、焦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帮助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
据我国卫计委统计,2017年我国胃癌以及肠道癌症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癌症发病率之首。胃肠道癌症术后对患者进食、排便等日常生活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罹患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高质量的围术期心理护理,以期降低其疼痛的感觉,提升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共计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7例。本次研究中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对象全部为小学以上学历且意识清楚,能够正确理解并真实回答或填写问卷问题同意参加本研究。兩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指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沟通、讲解胃肠道恶性肿瘤知识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包括如下。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沟通与安抚:患者被诊断为患有恶性肿瘤类疾病时,通常会因为缺乏对恶性肿瘤发病、治疗知识的了解而产生一定的悲观情绪,特别是年轻患者,他们在确诊后甚至会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在对患者病情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术前通过入院宣教以及日常护理沟通交流等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会对患者形成一种鼓励以及安抚的力量[2]。由于胃肠道癌症通常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进食影响,甚至会出现呕吐、腹痛等情况,患者可能在对自身病情不了解的情况下,加上社会上对于恶性肿瘤危害的夸大宣传,很多患者会产生不好的联想,此时医护人员要应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将患者病情以及诊疗方案、手术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情况对患者进行讲解,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所了解[3],同时也能加深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医护团队的信任,这不仅有利于手术等治疗方案的实施,也能优化医患环境,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在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时要积极对患者表达关心,并采用一些亲切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缓和患者对于药物、手术等医疗手段的抗拒情绪,帮助提升后期治疗工作的效果。②改善医疗环境: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进食以及排泄等会受到疾病、药物、放化疗手段等的影响,容易造成患者进食不正常,甚至会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后期诊疗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对医疗环境进行优化,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积极对病房以及医院内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以免因为环境问题影响患者心情与进食,如果医院条件允许可以在病房内设置一些具有较强生命力的绿植,提升室内环境的生机,从而实现对患者的一种珍爱生命的心理暗示[4]。
1.2.2 术中护理
癌症患者的绝望情绪以及对手术操作的戒备心理是影响手术效果的负面因素,因此要尽快帮助患者打消顾虑,帮助其接受手术各阶段。护理人员要使用能够对患者起到鼓励、安抚等心理影响作用的语言来进行心理疏导,术前要耐心讲解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患者度过手术心理焦虑期。
1.2.3 术后护理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需要一段时间恢复方能进食,因此对患者进行胃肠道内部营养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治疗方式可以对患者肠粘膜的屏障功能进行改善,促进患者的肠道蠕动,提升胃肠道生理功能的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胃肠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患者反应较大,很多患者会在肠内营养治疗中出现不良情绪,而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出现又会对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加大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如呕吐、腹痛的影响,使患者的情绪进一步恶化。护患达成共识是顺利实施营养支持的保证。由于肠内营养治疗改变了营养供给途径,限制了患者活动,影响他们休息,而且不适症状随着营养供给浓度增加而加重。此时患者会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易出现焦虑、紧张、厌烦等不稳定情绪,这时护士要用所掌握的知识,结合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这种做法导致的不良后果,从而提高他们对肠内营养的正确认识,以取得患者积极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变化后,患者逐渐学会了面对现实,希望治疗能顺利进行下去,因而渴望了解更多关于肠内营养知识,表现为求知欲强,此时护士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更要耐心解答。术后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被破坏,最初几日尚有胃管和导尿管,甚至还有腹腔引流管,加上伤口的疼痛,很容易使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甚至厌世的情绪。护士要用关切的询问、熟练、轻柔的操作及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作好术后宣教,以增强患者心理承受度,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1.3 观察指标
通过100例患者分组实验后的问卷调查,问卷使用SAS、SDS焦虑抑郁量表综合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指标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1。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抑郁、焦虑评分基本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围术期心理护理后,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观察组的抑郁、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抑郁自评结果表如表1所示,焦虑自评结果表如表2所示。
3 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到,通过科学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工作可以降低患者心理抑郁、焦虑等情况的出现,为患者病情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提升提供帮助。由于当前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很多患者在听信网络谣言、虚假宣传后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治、手术过程产生了一定的误解,继而形成了一定的心理误区,甚至陷入了疾病与心理问题的恶性循环。为打消患者顾虑,优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于恶性肿瘤手术的接受程度,我们在胃肠道癌症围术期要采用较为科学的、综合性的心理护理。由于心理应激系统的存在,很多患者在确诊胃肠道癌症后都会表现出一定心理压抑、焦虑问题,这会影响患者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诊疗工作的接受程度,本次研究中采用了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围术期的综合心理治疗对比试验来对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心理护理工作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问题出现的几率,为患者手术后情绪的稳定、对手术效果的接受提供了助力。
4 小结
在我国胃肠道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当今时代,针对癌症发病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围术期干预手段,而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在具体发病以及预后情况分析后,我们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胃肠道癌症围术期进行心理干预以及护理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进行诊疗与护理工作的认识,这对于我们日后的护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通迅作者:陈玉华)
参考文献
[1]成钰.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68例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3):115-127.
[2]丘爱平,陆勤,邓燕贞.整体护理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12-14.
[3]朱林萍,林莉.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1):194-196.
[4]傅丽英.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