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抓住先机,不必踟蹰
2018-09-12简岩
简岩
自从2017年秋天首批电动公交车(新能源汽车)投入北京长安街上的1路公交线运营以来,北京现有超过4000辆电动和混合动力公交车上路。到2020年,将有1万辆这样的公交车上路。中国其他一些地方,如山东临沂早在2010年就采用电动公交车了,深圳则在2018年初把所有公交车都换成了纯电动车。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电动车领域可以说是抓住了先机。目前全球约有38.5万辆电动公交车上路,其中99%在中国。在新能源时代,选择电动车的主要原因当然是节能减排环保。而且,中国采取的是抓主要矛盾:燃油公交车的耗油量比普通燃油轿车耗油量最多高达30倍,抓住这个大头,就能降低让城市人窒息的空气污染,摆脱雾霾,同时也可以大量节省能源。
虽然中国在公交车的电动化上领跑,但与欧美等国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一样,有不少人对电动汽车是否真能节能减排心存疑虑。首先,電动车尚无法实现零排放(二氧化碳)。其次,对电动车相对于燃油车的节能减排环保效果有多大,不少人还持观望态度。或许,这正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并未在电动车上面下功夫的主要原因,并且这个原因也让中国的一些城市驻足观望。
对电动车节能减排的最大怀疑依据是,电动车采用的能量来自电,电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其他能源来生产。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总发电量的79%来自火力发电,其中主要是燃煤。考虑全生命周期因素,电动汽车是否比燃油车更节能低碳就让人疑虑重重。
决策当然要以科学结果为依据。根据清华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换算,纯电动乘用车不仅能耗水平低于汽油车,而且使用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也低于汽油车,并且,从全生命周期分析,其节能减排效果更具优势和更全面。
尽管清华大学的这项研究结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补充和支持,但是,结合其他情况,如发电并非只有用化石燃料(火电),还可以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以及考虑到发动机的效率比较(燃油内燃机的做功普遍效率为30%~40%,目前电动机理论做功最高效率88%,实际使用效率不低于60%),显然电动车更具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势头。
因此,除了抓住电动车的先机外,不必犹豫不决,而是应当继续推进,以此作为突破口,并结合其他途径,最终解决能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