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中的“加减乘除”探究
2018-09-12季菊芬
季菊芬
摘 要:文章阐述了教师在听课前要有备而来,减少形式主义听课,有自己的专业化思考,能滤除课堂各种包装回到教育的原点,在听课中实现专业成长。
关键词:听课;备课;形式主义;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2;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3-0072-01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听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人长处,了解自身不足,进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的管理者也非常重视教师的听课学习,在校内经常组织校级、年级组公开课,外派教师参加各类研讨活动、培训活动,开阔了眼界。无论听哪种类型的公开课,学校都希望教师能从听课中或多或少汲取养分,灌溉自己的教育之树。教师课是听了不少,扪心自问,效果如何呢?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听课体会,认为教师听课要学会做“加减乘除”法。
一、加法:胸有成竹效率高
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教师想要提高听课效率,就要学会打有准备之仗,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教师听课前首先要了解执教教师所教学的内容,知道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了解编者意图,预设自己的教学思路,要知道听课时需要关注的地方。例如,听本校一位教师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之前,本文作者除了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要清晰外,还要对如何把握文中 “明明的笑”和“明明的笑对作者的感染”两条线索设计教学有自己的思考,对文中三次出现的“番茄太阳”意义有准确的把握,确定自己如果上这节课以品读和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备而听,听课教师才能很快进入角色,有针对性地思考、比较和学习,能通过比较自己的教学设想与执教者的思路,及时捕捉授课者的优点、特色,也能及时记下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失误或者值得商榷的地方。
二、减法:形式主义不可取
因为听课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所以不少学校对教师的听课笔记有着明确的要求,如普通教师每学期的听课节数不少于20节,教学负责人不少于30节,听课记录要填写完整,有听课日期、班级、学科、执教者、课型,要详记教学流程,要有间评和总评。不少学校对教师听课评析要求还比较高,甚至规定字数,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流于形式,教师听课效益和学校领导的期望有不小的差距。例如,有些教师的听课评析几乎千篇一律:“教师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注重学生朗读能力培养,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这样放之四海皆准的点评省了力,也减少了专业水平提高的机会。
有些教师为了达到学校考核要求,每逢检查之前都要当回“文抄公”,照搬别人的听课笔记,这样课节数有了,记录也符合考评标准,效果就另当别论了。更有甚者,备有“万能听课笔记本”,上面没有听课时间,听课地点,只要教材没有大的变动,逢检查前用铅笔按照教学进度安排表的时间填上相应的年月日,经过技术处理,旧桃换新符,就能蒙混过关。
产生听课形式主义的原因主要与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要求不高有关,因为听课耗时、耗力,听课过程中缺少思考,作用有限,导致有些教师想到了终南捷径,从而失去了一个提升自己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机会。
三、乘法:专业成长求裂变
乘法意味着量的倍增,乃至质的飞跃。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要想从听课中实现专业化水平质的飞跃,就需要善于反思,将听课中的点滴思考如汩汩清泉汇入思想的大河。在听课时记录零碎的教学评点、现场的教学感悟,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教学情境感悟,是教学研究的灵感存储。当这种灵感存储达到饱和状态时,就能点燃思想的火花,实现教师专业水平质的提升。
本文作者听不同教师执教《“番茄太阳”》时,记下了这样一些想法:第一,语文教学是一个“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回归文本”的过程,本堂课教师就课论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缺少大语文观。第二,這堂课以“情”为纽带进行教学,注重教师情绪感染,带领学生边读边悟,有效唤醒学生情感体验,贯彻“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听课中的不少想法会触类旁通,引发微课题的研究,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入探究,会有真实有效的研究成果,让自己的教育研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四、除法:不畏浮云遮望眼
听课时,教师要带上“滤光眼镜”,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从“语文教育的原点”思考课堂教学效果。要学会思考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新技术手段使用是否得当,是不是为技术而技术,教师处理教学重难点的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教师对课堂偶发性教学资源是否能及时捕捉。对于名师的课,广大教师也要有批判的眼光,除去光环,思考哪些可以为我所用,哪些教学环节还可以改善,要在听课中实现思维碰撞。
总之,教师要想从听课中滤除课堂“华而不实”的因子,须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像窦桂梅、孙双金等名家那样多读书,勤思考,有专业底气,不妄自菲薄,不夜郎自大,一步一个脚印,在听课、上课实践中踏踏实实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涛.教师应“学会”听课[J].宁夏教育.2011(10)
[2]贾宪章.听课怎一个“听”字了得[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
[3]翟荣俊.对教师听课误区的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