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TN技术的大颗粒业务大连接承载模式研究
2018-09-12陈孟奇
陈孟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 518048)
1 前言
集团客户专线包含电路出租、互联网电路等,以往典型接入解决方案是在客户机房、本地网汇聚机房各新建小型化波分设备,骨干层、汇聚层层间通过尾纤连接跳转,实现端到端的电路调配与业务开通。随着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大集团N×10 GE级别专线业务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典型接入解决方案对骨干机房、汇聚机房的资源出现叠加式的动力消耗。本文通过分析某运营商地市公司近三年积累的N×10 GE专线业务解决方案特点与应用经验,结合传输波分技术发展应用,研究出一套新的N×10 GE专线业务承载模式。
2 总体思路
由于业务带宽需求比较大,现网SDH、PTN网络不能满足业务接入需求,拟采用OTN承载方式解决,本文将围绕以下三大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1)业务发展需求分析:结合今后业务发展趋势,解读业务类型。
(2)解决方案分析:分析典型接入模式存在的问题,研讨基于OTN技术的新型承载模式。
(3)效果评估:与典型接入承载模式进行对比,评估新型模式的创新价值。
3 业务发展需求分析
根据对2015-2017年某运营商地市公司N×10 GE集团专线发展建设情况进行总结,2017年集团专线业务需求呈几何式增长,并出现集群式需求(如工业园区内集中式的客户分布等),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统计以及结合未来的发展,业务需求可划分为以下三类场景。
(1) 近期需求明确,中远期需求无法预测
案例1: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近期需求1×10 GE,中远期需求暂无。
图1 大颗粒专线发展趋势图
(2)近期需求明确,中远期需求明朗
案例2:某数据中心,近期需求1×10 GE,客户机房区域光缆资源紧张且为企业IDC机房。远期客户需求为2×10 GE。
(3)近期需求明确,中远期需求明朗且客户处于核心机楼周边
案例3:某工业区,本期需求4×10 GE,客户机房为普通工业园集群式机房,远期需求为4×10 GE,距离最近机楼约8 km。
4 解决方案
4.1 本地传送网骨干汇聚波分网络概况
本地传送网汇聚波分网络由3个组团构成,每个组团围绕两个骨干机楼进行组环,各个机楼间通过骨干波分相通,组网结构如图2所示。
4.2 问题分析
图2 本地传送网OTN组网结构图
典型OTN接入方案是在客户机房与汇聚机房间利用小型化OTN设备搭建一个接入波分环,客户机房与汇聚机房各建设1台小型化波分设备,具体组网模型见图3,再通过支路侧尾纤在汇聚层、骨干层设备间连接跳转,最终终结至机楼业务侧。此种建设方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在汇聚层搭建小型化OTN便于环路管理,但业务大规模增长后,将增加大量的装机空间及动力资源的消耗。
(2)骨干汇聚层设备间通过尾纤连接,各层设备均配置支路侧板卡,业务调度需人工进行跳纤连接。
图3 典型OTN接入方案
4.3 解决方案
针对典型OTN接入方案存在的缺点,结合上述的3个业务场景,提出基于OTN技术的新型业务大连接承载模式。
4.3.1 OTN技术特点与应用
(1)OTN电交叉技术
定义为基于电层以ODUk为单位进行业务映射、复用和交叉。电交叉技术在OTN网络的应用价值,就如同在高铁枢纽站实现站内快捷中转功能一样,节省了乘客进出站的候转时间(等同网络建设的提升业务开通及调配速度),节省了候车区与检票区的人力与设施投放(等同网络建设的节省OTN站点的板卡配置和投资)。
(2)100 G+波道
在骨干层及业务密集的汇聚层使用大颗粒波道,将多个10 GE业务通过波分复用技术整合为1波100 Gbit/s波道,可降低波道利用率,并且总体投资效益比10 GE通道好。
(3)PID光电集成板卡
PID板卡将合分波板卡和线路侧OTU集成为一块,系统容量为100 GE/200 GE,开通业务只需配置支路侧OTU,类似于SDH系统,有助于业务的快速开通。
4.3.2 基于OTN技术应用的新型承载模式
结合本地传送网波分网络特点、业务发展趋势、波分新技术特点,我们总结出3个组网模型,具体组网方式见图4。
(1)模型1:提升接入方案
客户接入机房与汇聚机房的汇聚波分设备组成接入波分环,客户机房建设小型化波分设备,汇聚层利旧现网波分设备扩容10 GE/100 GE线路板件,接入层与汇聚层设备间利用波分电交叉连接,适合专线接入点离汇聚节点距离较长的场景,具体组网见图4的模型1。此种组网模型的优势为层间连接分明,层间通过电交叉连接,免去汇聚层建设小型化波分设备,节约汇聚层波分设备支路侧投资及槽位占用等特点。
(2)模型2:预配置接入方案
接入层与汇聚层设备通过PID板卡搭建接入环,客户机房建设小型化波分设备,汇聚层利旧现网波分设备扩容PID板件,骨干层与汇聚层开通100 GE+波道,层间设备通过波分电交叉连接,可节约支路板投资,提高后续扩容需求响应速度,适合有扩容需求的大带宽专线的场景,如企业IDC机房专线等,具体组网见图4的模型2。此种组网模型的优势为层级分明,免去汇聚层建设小型波分设备,后续只需扩容支路侧,配置灵活、响应快等特点。
(3)模型3:扁平化接入方案
图4 基于OTN技术应用的承载模型
接入层与骨干机楼波分设备组环,客户机房建设小型化波分设备,骨干机楼利旧现网波分设备扩容10 GE/100 GE线路板件,接入层与骨干层设备间通过尾纤连接,适合机楼周边的集群式专线需求的场景,具体组网见图4的模型3。此种组网模型的优势为免去汇聚层波道及小型波分设备建设,减少总体投资及建设周期等特点。
5 效益评估
将上述3个承载模型与典型接入方案对比,对比投资、功耗节省、建设工作量等因素,可以得出本文提出的新方案有一定的优势。具体情况见表1、图5所示。
5.1 投资与功耗对比
接入方案的投资估算是结合本地传输波分网组网结构特点以及4G、固定带宽等业务发展配置需求,骨干汇聚层波分配置100 GE波道10 GE子波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以接入客户业务需求为4×10 GE作为案例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可以看得出来,典型接入方案投资较高,平均每10 GE单位造价为22万元,预配置接入方案虽然每10 GE单位造价为22万元,但是有后期扩容简单便捷的优势。
表1 方案优化前后投资、功耗资源对比表
提升接入、预配置接入方案在骨干汇聚层功耗总和比典型接入方案节省306 W,相当于可以扩容1个100 GE波道(线路支路)容量,对于骨干机楼、汇聚机楼外电规划来讲是难得宝贵资源,特别对超大型、大型城市更显得节省功耗的意义。
5.2 建设工作量对比
提升接入、预配置接入方案主要是运用波分设备的电交叉特点,从尾纤跳接设备每个方向的3块板减少为利用电交叉能力的每个方向的2块板;扁平化接入方案能简化业务中转过程,从4个层级中转变为3个层级中转,直观地体现出建设周期的减少。
6 小结
图5 方案优化前后建设工作量对比
综上所述,典型接入方式难以高效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大颗粒专线诉求,应用了OTN电交叉技术、100 GE波道及PID板卡,相对来讲在降低人力、空间动力的投入方面能提高投资效益,在业务开通方面能提高速度,具有“能、省、快”优势。充分结合本地传送网波分网络网络资源,选用本研究的3种承载模型,使投资、能耗、空间等资源更有效的使用,且提升开通速度,能促进集团专线业务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