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措施探讨

2018-09-12南方电网玉溪供电局杨勇文张苹樱

电力设备管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电力企业

南方电网玉溪供电局 杨勇文 张苹樱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需求与日俱增,电力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逐渐提高。一旦发生电网故障,对企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1]。因此,配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以市场为主导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不仅需要提供良好的服务态度,还需要从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上保证用户的持续用电[2]。这既有利于赢得电力用户的信任,提高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满意度,也将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推动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科学、有效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对于供电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运作、营销等全过程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3]。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满足用户的持续用电,电力企业亟需从多个方面完善可靠性管理的方式。

本文针对减少电力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分析目前国内的配网可靠性管理机制,并将从目标管理、综合停电管理、转供电、配网自动化建设四个层面提出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1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机制概述

1.1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概念

配网供电可靠性是指配电网供电系统为用户提供持续电能的可靠程度,是反映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4]。作为衡量供电情况的重要标准,配网供电可靠性指标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电力建设、发电情况、电网整体规划,甚至对电网的运作、营销以及管理等方方面面进行综合地衡量。一般地,供电可靠性主要运用数字化的考核方式,即通过供电可靠率的计算来进行考核[5]。供电可靠率的定义是在限定的统计时长中,有效供电的总体时长和统计过程中的时长二者之间的比值,可用RS-1来表示。

在公式(1)中,假设缩短用户的平均停电时间这一元素,供电可靠率的值将相应地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用户对持续供电的需要,并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电力企业亟需提高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1.2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机制

总体而言,我国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主要部分,一部分是对配电网供电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归纳、总结以及评价。例如,收集与归类整理可靠性的数据,分析、评价可靠性指标。另一部分是完成对电网规划中可靠性程度的预测以及评估。例如,对可靠性的指标进行预测。

追溯我国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历史可知,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家电力管理部门的主导下,与供电设施相关的可靠性数据统计管理办法先后公布于世[6]。随着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日益成熟,一套全面标准的可靠性指标评价体系在电力管理部门的努力下逐渐建立,该评价体系对电力系统设备的运行指标、用户供电的可靠性指标和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指标划定了相应的标准,可与北美、欧洲等国家的指标体系比肩。

就可靠性预测、评估的定量方法而言,目前使用的是基于元件组合关系的故障模式分析法[7],由于该方法在配电网的实际运用中效果较好,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日本的一个基于裕度概念的可靠性预测方法已经在国内配电网的运行中得到部分应用,但并未大范围推广开来。此外,与配电网可靠性水平预测相关的评估方法、准则与指标的文件仍未出台。

2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2.1 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该方法要求企业领导层制定某个时间阶段期待实现的总目标,并由各个部门在总目标的方向下设定分目标,根据目标积极主动地完成各自的任务[8]。国外的电力企业普遍将目标管理的方法引入到可靠性管理中,例如,美国的某些电力公司积极对下一年度的可靠性管理制定目标,其主要方式是依据过去年份的平均可靠性指标,计算出下一年度可靠性指标的最低值[9]。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可靠性管理在目标管理的应用上稍显落后。目标管理的方法能够给可靠性管理带来化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的巨大优势,有利于提前预测、分析配网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避免停电检修的无序管理。因此,实行目标管理对于电力企业的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具体而言,在引入目标管理方法后,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首先需要以领导层发布的年度工作计划为基础,制定每年的可靠性控制目标。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城市、供电地区、电力用户的实际情况对其可靠性水平进行预测,最后确定符合地域和用户的需求的可靠性控制目标值。

在确定可靠性的总体目标后,电力企业应当细分可靠性指标,并将工作任务与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班组和个人。

此外,建立常态化的考核机制是目标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例如,电力企业应当统一

制定考核制度与规章,将指标纳入到考核制度中,并严格按照制度规章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地考核、通报,以此实现可靠性指标的预测与电网故障的防控,最大化降低停电时间。

2.2 加强综合停电管理

停电管理是综合了停电计划制定、各部门协调运行、停电前中后全过程管控等多项措施的管理方式。在制定月度停电计划时,电力企业应当确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停电计划应当最大限度地达到可靠性的要求。只有当停电工作满足必要的条件或准备到位时才能准许开展。关于用户接火的停电计划,应当规定至少在1个月之前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此外,对于临时性的停电申请,电力企业相关部门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严格审批与控制,将临时审批流程制度化,以此避免重复停电的情况。

停电协调会的召开对于统筹多个部门的工作、促进各个部门协作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企业应当定期召开关于配网设备的停电协调会,一方面,通过会议的讨论制定配电网的月度、年度检修计划;另一方面,通过协调会建立配网停电的联动机制,将主、配网的工程从立项、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联动运行,打破主、配网二者间的界限,确保相关联的工程在停电时间上保持一致,避免重复停电。

此外,电力企业应当以“先算后停、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为工作准则,在停电前,做好对停电过程的分析与评估工作,及时确定并优化转电的操作方案;在停电后,必须对送电的情况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延时送电,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并严加控制,避免因过程管理不到位造成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最后,对停电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可靠性指标进行总结,积累可靠性管理的经验,以此减少由管理不当造成的停电影响,保证未来电力企业的可靠供电。

2.3 规范转供电工作

在统筹停电规划时,供电企业应当根据转供电条件的计划方案,将转电的对象从线路拓展到用户,实现转电到户。在预先安排配电网转供电的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逢停必转”、“能转必转”的原则。在转供电的实施之前,应当保证电网故障处已经做好隔离措施,避免对处于非故障段的客户造成用电影响。同时,在开展转供电工作的过程中,调度中心应当积极统筹管理转供电的工作,针对配网停电计划中具备转供电条件的,预先制定相应的转供电实施计划。期间,应当积极向全省申请负荷支持,最大限度地增加省网对地区供电局的负荷支持指标。除此之外,调度中心必须统计并评价分析转供电每个月度的工作情况,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考核工作,最后在全企业进行通报。

为了提高操作人员转供电的工作效率,尽可能地缩短转供电的运作时间,在转供电工作中应当按照一定的时间要求进行电力设备倒闸的操作,确定每个配网设备在转供电过程中所需的运行时间。涉及到对多个区域执行转供电工作任务时,供电企业应当在现场配置多组工作人员,加大工作人员的配合力度,做好充足的转供电操作准备,以此保证转供电工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2.4 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

加快配网的自动化建设是进一步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电力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的重要举措。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引入配电网自动化的技术和设备,加快配网的自动化建设。配电自动化设备具有远程遥控的功能,能够在远距离实现对配网故障的快速隔离与控制,实现转供电的操作[10]。同时,该设备能够通过网络实时监测配网设备运行的实时动态,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一旦电网发生故障,自动化设备可以及时上报故障情况,防止造成重大的电力损失。总之,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的引入有利于减少电网调度人员往返现场的时间,帮助调度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使得电力用户快速恢复用电。

装配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备自投)和重合闸等自动装置是配网自动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力企业应积极研究并利用重合闸的方法[11],同时加快引入备自投的装置,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要求对重合闸压板、备自投的投退方式等进行核查,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确保电力用户的持续用电。

3 结论

配网供电可靠性是对供电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运作、营销等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对于满足用户的持续供用电,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来说具有重大意义。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着力。

猜你喜欢

配电网可靠性电力企业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