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卫生间的功能优化及校园文化的融入
2018-09-12路一鸣单家成LuYimingShanJiachengZhangFan
■路一鸣 单家成 张 帆 Lu Yiming & Shan Jiacheng & Zhang Fan
(1.2.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公共设施有更高的要求,公共卫生间的设计人性化、功能实用性得到了更充分的考虑。在调查亲自走访调研了学院路周围九所高校的公共卫生间后,笔者发现其大多面临超负荷、设施老旧、装饰平庸等多方面问题。为了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在是否具有共通性,对各校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询问,同时线上发放《关于高校公共卫生间的功能优化及校园文化的融入》问卷,查询相关资料并借鉴优秀设计案例,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措施。
1 高校公共卫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共卫生间在建筑空间中只占有很小一部分面积,却是人们使用最频繁的区域[1]。其设计与建造不应仅满足使用者基本生理需求,还要考虑厕位数量、附加功能,在实用性的同时兼顾美观性,让功能变得多样、形式变得新颖、内涵变得丰富[2]。以下是经过调研后总结出的高校公共卫生间在物质功能层面与精神文化层面的不足。
1.1 功能完善有待提升
1.1.1 数量及比例分配不合理
调查范围包括九所高校的教学楼内每一层男、女卫生间数量均为1或2个。在观察了九所高校教学楼内卫生间在课间的使用情况后发现,由于学生大量聚集,且使用时间都集中在仅有的十分钟课间,排队现象频繁出现,其中女卫生间出现排队情况的有7所,而男卫生间只有1所。
针对不同性别排队情况的悬殊差距发布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过96%的女性填写者在教学区使用卫生间时都有排队经历,甚至有花费整个课间排队却没有等到使用权便上课的情况,反之,经历过排队使用洗手间的男生才将近30%(图1)。康奈尔大学调查发现,男性使用公共厕所的时间平均每次45秒,女性为130秒,使用时间之比为1:3[3]。可见,卫生间比例与男女比例及不同性别卫生间使用时间密切相关。此外,高校男厕内大便池数量基本与女厕内相等且拥有额外的小便池,因此使用效率更高。1.1.2 缺少对外界视线的遮挡
■图1 男生(左)和女生(右)使用教学楼内卫生间时是否有排队经历
■图2 缺少遮挡外界视线的设施
■图3 学生在球场更换运动服
■图4 卫生间更新前后无明显区别
■图5 是否应完善卫生间的隐私保护
■图6 在卫生间增加临时换衣台
■图7 左右分别为纽约公共图书馆和公共卫生间
图2 情况是由于卫生间洗手区域和厕位使用区域的门在同一方向,使得卫生间内部的人暴露在路过或停留的人视线之内。这一不合理设计在大量男性公共卫生间的小便池中都有出现。若卫生间的位置处在人流较多的楼梯附近,且异性卫生间在对面,会进一步增加使用者的心理负担。
1.1.3 附加功能考虑不足
大学校园内的公共卫生间由于处于不同功能区,使用者的需求会有差异,但目前国内高校公共卫生间只满足了最基本的使用,还没有适当的提供附加功能。其中,体育场卫生间内更衣功能缺失造成的不便最为明显,很多人直接选择在球场更衣,有损隐私且不雅观(图3)。
1.2 不能充分体现校园文化
近些年我国高校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与之相匹配的校园文化软实力受到国家重视,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4]。但许多高校通过炫耀科研成果,更新物质基础的展览形式只能流于表面,大量高校在翻旧楼建新楼,但卫生间仍未摆脱千篇一律的大理石地砖,刨花板隔断和铝合金边框的传统公厕装修样式(图4),无论是校内师生还是校外人员在使用时只能感受到变干净了,学校的精神文化难以深入学生心中。
2 高校公共卫生间的功能优化设计
2.1 比例的重新分配
高校女卫生间排队现象严重的情况并非个例,因为男女在生理、生活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如厕时间差距明显[5]。在查询大量文献后发现目前商业空间及旅游景区都面临着女厕门庭若市而男厕却门可罗雀的问题。由于流动人口过多且不确定性强,依据男女比例建设卫生间在商场和景点并不适用,但高校内卫生间的使用者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且每年人数及比例都有明确记录。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数据资源,统计校内各年级男女生数量比例,分析未来学生数量及性别比例,合理地分配卫生间的比例。像师范类和语言类等女生数量较多的高校(表1)应尽快增加女性卫生间建设。
2.2 增设遮挡物
卫生间的视线遮挡是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6]。尤其年轻一代对隐私安全问题极为敏感。图5中问卷显示超过80%的同学在意使用卫生间时的私密性,受重视程度在完善功能方面排首位。不同高校教学楼由于格局设计不同,有些卫生间在建设时便利用墙体或门的位置进行了合理的视线遮挡。已经建成的卫生间由于改变卫生间布局工程较大费用较高,建议采用挡板将内部与外界进行分隔。
2.3 体育场卫生间提供更衣功能
卫生间设计时要把人放在首位,关注不同使用者的需求[7]。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很多人需要进行衣着更换。现有卫生间空间有限,而在公共场所更衣则不雅观且有损隐私保护。考虑到增加更衣室需要大量空间资源,可以在现有隔间增设更衣台。使用时将平台翻下,保证使用者远离地面保持脚底清洁,不用时折叠靠墙,可以有效节约空间(图6)。
3 高校公共卫生间的校园文化融入
爱尔维修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想要加快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将精神理念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融入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卫生间,作为学生每日必去的场所,通过材质、布局、细节等方面将高校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其建造与装饰中,会比内藏万千精华但一年不去一次的博物馆在传播校园文化方面更具有实际意义。
3.1 建造材质的选择
美国纽约布莱恩公园内的公共卫生间采用大量石材,其建筑外观与公共图书馆形成呼应。当年图书馆建造时正值学院派热潮,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的柱式及美学原理被奉为典范[8]。卫生间形象地还原“布杂艺术”风格,但并未直接照搬图书馆的外观,屋顶建成平式,简化了双柱式柱廊,恰到好处地提取应用了墙面及屋檐的雕花(图7)。人们在进入卫生间时便能感受到学院派建筑并未陨灭,而是随着时代进步,成为市民文化与生活的一部分。
想要改变卫生间的整体风格,材质的合理选择是必要的。以木材研究为主的农林类院校在建造洗手间时可以有选择的搭配各种木质材料(图8),或尝试本校新型速生材和碳化木等进行木材改性的科研成果,将专业前沿材料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地质类院校则可以使用有机,无机及人造石材,高精尖的
性别 2013级 2014级 2015级 2016级 2017级
男:女 33:66 48:52 37:63 19:81 31:69科研院校甚至可以用新研发的材料给同学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
■图8 各种木质材料
■图9 关注细节的麻省理工数学系男卫生间
■图10 将树木介绍的方式应用在卫生间板材
■图11 用各国语言装饰的外墙
3.2 增加装饰性细节
目前看来,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仍面临着停留在物质层面的现实情况。如何将文化通过独特的创意自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是我国高校需要向国际一流大学学习的地方。很早以前,国外高校公共卫生间就已经开始注重通过细节体现校园文化。图9中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数学系的男卫生间考虑到使用者的专业需求,为随时冒出的灵感做演算,在小便池的上方设置了黑板[9]。虽然很少有人会真的使用这块黑板,但只要步入卫生间,看到这样幽默且考虑周全的设计,就能感受到世界一流的理工类院校与众不同的学习生活氛围。
虽然材质和布局的合理设计及各种元素的恰当应用相对于目前高校公共卫生间状况已经是很大的改变,但装饰风格是普适的,当每一所学校都做出改变时,很多类似院校的装饰风格会逐渐趋同,特点便不再是特点。在国家提出校园文化的建设时农林类院校所有学校大量购买树苗或移栽成熟树种来大规模增加绿化便是一个例子。若没有创意性的细节,只怕未来农林类院校的公共卫生间内也只是全部以木材进行装饰并增加绿化,所谓校园文化的融入再一次流于表面形式。
但与此同时,很多国内高校也不乏具有鲜明特点的创意性设计。北京林业大学内的所有树木都配着名片介绍,就像它们的标签,体现出浓厚的木文化氛围。板式家具拥有造型丰富,能充分利用木材资源,不易变形等优点[10]。卫生间的板材也可以附上介绍,让学生在使用洗手间时也能了解不同木材及木质板材的纹理、颜色和特性(图10)。
拥有“外交官摇篮”美誉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语言类学校的首府,其图书馆的设计建造采用灰色大理石材料,镂空后制作成55种语言“图书馆”词汇,并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艺术组合(图11),体现校园的语言文化内涵[11]。实际上,卫生间内的许多“空白区域”都可以展现语言文化。将各个语系卫生间的墙,厕位隔间的门,甚至卫生纸的一面用同学们正在学习的语言装饰起来。每天张贴一条新闻,一则故事,或一个笑话,让同学们使用卫生间时都恩能够感受到浸泡在语言中的乐趣[12]。
4 结语
高校公共卫生间作为年轻学生聚集的场所,其创新与优化设计更应受到重视,给校内外使用者舒适的使用体验且在潜移默化之中传播校园文化,帮助提升高校软实力。同时,年轻群体富有活力,热衷于追赶潮流。应充分发挥年轻人勇于体验新鲜事物的特点,借鉴现有的卫生间超前案例并自主创新,尝试使用特殊材料、新布局观念,更加注重细节与创意,从而走在公共卫生间革新的前端,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引领全国各场所公共卫生间的发展与完善,最终让国家文化在公共卫生间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