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曙猿”复原记
2018-09-12吕东风
吕东风
1916年,北洋政府实业部顾问、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在垣曲寨里村土桥沟发现了在中国土地上第一块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黄河猴化石,随后又多次调查、发掘,研究出的成果开启了中国古近纪地层及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序幕。
1992年小浪底水库即经兴建,为抢救库区脊椎动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组建了野外考察队,于1994年至1997年对垣曲盆地进行了调查发掘,在垣曲寨里村发现了一对完整的带有几乎所有牙齿的曙猿下牙床化石,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有关曙猿化石材料,这也是高等灵长类的重要的最早期代表。美国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及时向世界发布了这一消息,20世纪末在中国的这次重大发现,适逢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为纪念自然科学领域的双重盛事,中美科学家把垣曲发现的这种曙猿命名为“世纪曙猿”。
垣曲自然博物馆世纪曙猿展厅以地质研究、科普教育和文化旅游为主要功能定位,展示内容以垣曲盆地古近纪地质为基础,“生命进化”为线索,以中、晚始新世的世纪曙猿为核心,演绎了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和人类进化史。为了更好地把世纪曙猿面貌复原,给陈展增加色彩,给公众提供丰富的展品内容,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对垣曲文化旅游起到推介作用,我产生了在展厅陈设世纪曙猿复原雕像的想法。
由于工作关系,我多次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就世纪曙猿研究进行咨询、查阅资料,2016年独立完成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世纪曙猿概览》一书。通过童永生老师的引见,我有幸拜识了陈平富老师,向他赠送了《世纪曙猿概览》图册,并把世纪曙猿复原一事的想法告诉了陈老师。陈老师给我推介了古人类复原雕塑专家张建军先生。张先生讷于言敏于行,欣然接受了我的请求,担当了制作雕塑工作全部任务。
张建军是我国古人类学专家、高级工程师,成果等身,学术论文有《新型脊椎动物化石粘接加固剂的引进及试用比较》《怎样再现古像雄姿》《从北京猿人到南京猿人的面貌复原》等,雕塑作品有北京猿人、南京猿人、陕西大荔人、半坡人女性、山顶洞人、蓝田人等。
世纪曙猿化石
世纪曙猿雕塑(张建军)
经过协商讨论,我和陈平富老师负责提供世纪曙猿完整的一对下颌骨、脚踝骨等有关资料和化石标本,作为制作依据;张建军老师通过查阅有关曙猿文献资料,以化石标本为依据,深思熟虑后开始了世纪曙猿复原雕像的创作。
张建军老师在修复南京猿人是这样说的:依据头颅骨骼复原动物的生前面貌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好的作品才会被安放到博物馆的展厅内长期陈列展出;一个人一生能干成一件事,有一定的保留价值,并流传给下一代是很不容易的,必须认认真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次的曙猿复原雕塑也不例外。
曙猿这种动物,既有低等灵长类的特征,又有高等灵长类特征,是由低等灵长类向高等灵长类过度时期的一种小型的灵长类,与现状的眼镜猴大小相近。世纪曙猿下颌骨长度只有1.5厘米,科研专家曾推算出世纪曙猿身长大约20厘米左右,依据正型标本下颌骨的大小计算出世纪曙猿成年个体体重的几个数据估值范围在91克至179克之间,相等于两个拳头大小。根据得到的数据,同时参考江苏溧阳发现的中华曙猿的化石以及复原图以及世纪曙猿下颌骨、脚踝骨等资料,再依据绝大多数灵长类都栖息在树上的事实——树上生活意味着脚下没有土地可支撑,因此必须用四肢把握树干——首先绘制出了生态图(见题图,史爱娟绘),而后采用1:1的比例数值,使用精雕油泥进行雕塑。创作过程中考虑到雕塑感,减少了树枝的比重;雕塑动物形象时,既要加强稳定性,又要体现出树栖性动物四条腿加上尾巴对翻制模型带来很多麻烦等多种因素,因而采用了蹲式姿态,让曙猿重心下移,稳定在树杈上。
在细节处理上同样充分依据了科研成果。在眼睛结构上,曙猿和所有高等灵长类相近,视网膜上有被称为视凹的结构,没有照膜;而低等灵长类没有视凹却有照膜。视凹是视觉最敏感的地方,具有视凹的动物一般都具有特别敏感的视觉,这与昼行生活方式有关,而照膜用于反射光线,通常与夜行性生活有关。根据这些生活习性资料,张建军老师在雕塑世纪曙猿形象时,改变了以往的设计思维,调整了眼部的体量和面部突颌度。
在材料上,张建军老师合理应用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技术来再现世纪曙猿。经过一番科学、严谨、同时又不乏灵感的创作,曙猿雕塑形象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现在已经成为垣曲自然博物馆的一件明星展品。它默默地与观众相视,似乎在向人们娓娓道来一段人类由高等灵长类一步步地演化的变迁史,引导着公众认知自然、保护好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