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2018-09-12薛战尤王安海张晓毅
薛战尤 王安海 张晓毅
脑卒中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1-2]。脑卒中可严重损害机体上级运动神经元,进而造成患者脑卒中后脊髓中枢病理性亢进,73%~86%的患者在发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尤以痉挛性瘫痪较为常见[3-4],患者关节挛缩、肌肉萎缩以及肌强直,生活质量下降。
目前西医对于脑卒中后肌痉挛多采用电刺激疗法、运动康复疗法、温热疗法、寒冷疗法以及肌松药物等手段[5],虽可获得一定疗效,但难以彻底改善肢体痉挛状态。近年来,祖国医学在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针刺疗法通过特定穴位,达到改善阴阳失调、调理气血的功效[6],有助于极大地改善肌痉挛状态。本文旨在探讨针刺联合降低肌张力药物(巴氯芬)对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住我院的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1~78岁,平均(65.1±2.2)岁;疾病类型:脑梗死25例,脑出血15例;病程21~62 d,平均(45.8±7.2)d;左侧瘫痪21例,右侧瘫痪19例。试验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9~77岁,平均(64.6±2.1)岁;疾病类型:脑梗死26例,脑出血14例;病程24~74 d,平均(46.5±5.7)d;左侧瘫痪20例,右侧瘫痪20例。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第五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且经MRI或CT证实;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均为1级或以上;近期未服用过镇静药。
1.3 排除标准 伴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传染病;脑卒中急性期;对针刺过度敏感;失语或痴呆、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并给予巴氯芬(意大利Novartis Farma S.p.A,国药准字J20090138),起始剂量5 mg,3次/d;每3 d增加5 mg,最大不超过70 mg/d。后缓慢减药,维持剂量为30~45 mg/d。
1.4.2 试验组 加用针刺疗法:患侧相应部位消毒,取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上肢阳侧取穴会、外关、合谷、手三里;阴侧取穴极泉、大陵、内关、尺泽。下肢阳侧取穴殷门、解溪、阳陵泉;阴侧取穴伏兔、三阴交、承山、血海。先刺阴侧穴位,再刺阳侧穴位;阴侧实施提插捻转泻法,阳侧提插捻转以使其得气,留针30 min。疗程4周。
1.5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良Ashworth分级评分和简化Fulg-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评估临床疗效。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所有数据录入Excel 2007表格,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表1) 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 单位:分
表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t=9.175,▲P=0.000 0;试验组t=14.558,▲P=0.000 0。
组别对照组试验组t值P值例数40 40治疗前 治疗后41.6±8.2 60.7±10.3▲40.9±7.4 68.8±9.6▲0.401 -3.638 0.689 6 0.000 5
2.2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比较(表2) 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评分和简化Fulg-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化Fulg-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而改良Ashworth分级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改良Ashworth分级评分和简化Fulg-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t=-5.150,*P=0.000 0;试验组t=-11.235,*P=0.000 0;对照组t=4.052,#P=0.000 1;试验组t=7.186,#P=0.000 0。
组别对照组试验组t值P值例数40 40治疗前 治疗后改良Ashworth 简化Fulg-Meyer 改良Ashworth 简化Fulg-Meyer 7.4±2.1 42.6±9.2 5.2±1.7* 51.4±10.2#7.3±1.9 42.9±8.5 3.4±1.1* 57.3±9.4#0.223 -0.151 5.622 -2.690 0.823 9 0.880 0 0.000 0 0.008 7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肌肉痉挛是脑卒中后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7-8],可严重影响肢体关节功能,导致肢体疼痛、关节挛缩及变形、肌肉萎缩,降低生活质量[9]。因此,改善肌肉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已成为脑卒中患者康复工作的重点。
目前西医多采用电刺激等物理方法配合降低肌张力药物方案,常用药物如巴氯芬可通过与γ-氨基丁酸β受体结合,干扰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并通过神经元内的K+外流而产生超极化作用[10],或抑制脊髓单突触和多突触性反射的传导,进而缓解骨骼肌痉挛状态,是目前国内外首选的抗痉挛药。
祖国医学认为,脑卒中痉挛性瘫痪为“痉证”“筋病”的范畴,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衡,致气血逆乱,或脑脉痹阻而发病,治宜泻阴补阳、调理气血为主。本研究在传统辨证取穴法的基础上,采用泻阴补阳针刺法,按照阴经穴位泻阴、阳经穴位补阳的思路以获得补阳泻阴之功。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较,患者肢体功能评分获得显著改善,进而提高了生活活动能力,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其中针刺会、外关、手三里、合谷等穴位可调神导气、通筋活络,改善上肢伸肌和下肢屈肌功能,继而改善上下肢关节挛缩和僵直状态。而针刺内关、大陵、极泉等穴位可活血缓急、行气舒筋,改善上下肢肌肉强度,有利于缓解患肢疼痛。上述诸穴相合,可达到泻阴补阳、改善肌痉挛、提高活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