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 民族企业的华丽蜕变
2018-09-12胡静
| 文·本刊记者 胡静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见证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当然,也见证了美的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决心。
2016年7月20日,对于美的集团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这一天,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美的首次进榜,排名第481位,成为中国家电产业第一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美的用了将近50年的时间,终于代表中国民族家电企业走上世界舞台。
2018年7月19日,同样是美的值得庆祝的一天。财富中文网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时隔两年后,美的在榜单中上升为第323位,相比2016年首次入榜时,跃升了158个名次,成绩斐然。
3年时间,美的这家民族企业,连续3次入榜,从2016年的第481位,到2017年的第450位,再到2018年的323位,美的不仅登上了世界500强,而且,在榜单中的名次上升速度一年比一年快,让中国科技力量的强盛和复兴在世界企业舞台光芒绽放。
可以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见证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当然,也见证了美的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决心。
50年的沉淀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美的的今天。”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如此诠释美的的发展历史。
何享健
1968年,何享健带领23名广东顺德的居民,筹集5000元人民币开始创业。经过12年的沉淀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美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80年,这家小工厂开始生产风扇,进入家电领域。1981年正式注册“美的”商标,“美的”正式诞生。
2008年,创始人何享健表示,“美的计划在2010年实现1200亿元的销售目标,将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经过了40年的沉淀之后,这位民营企业的老大哥对未来自信满满,与当时的很多民营企业一样,他们雄心勃勃,对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有着强烈的渴望。
虽然,2010年的美的并没有如愿以偿,但在6年后的2016年,美的以1384亿元的营业收入首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美的,这个从广东顺德用5000元发展起来的小厂,用了50年的时间,如今已跻身世界500强,并实现了强劲的三级跳,年营收已经突破2400亿元,上榜短短3年,在榜单上的排名攀升了158位。
这家已拥有50年司龄的民族企业,在中国众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的企业中,已不算年轻。美的不仅圆了世界500强的梦,还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从一家默默无闻的生产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小工厂,成长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巨头,美的走过的路不算短。之所以迎来近3年的高速增长,得益于2012年美的集团发起的整体上市运作。整体运作上市,使得美的集团所有家电业务都纳入一体,同时,整体上市也使得管理和数据更加透明。此外,管理层顺利的交接,也使得美的集团更多地适应现代管理制度要求,团队激励和进取心得到进一步释放。
这一切绕不开何享健对人才的珍视。2002年10月,何享健说了这样一句名言:“宁可放弃100万利润的生意,也绝不放弃一个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人才。”
有人这样评价美的的成功:“美的是一家战略走向比较清晰,经营比较稳健,公司治理比较规范,管理层比较稳定的民营企业,而且这家企业时刻保持着对家电行业发展走向的把握,并由此对企业进行动态的调整和渐进式变革。所有这一切的核心,却在于美的拥有一位为人低调但不失战略眼光和睿智思维的当家人——何享健。”
为了让美的更持续化地发展,何享健曾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世界500强企业,从中总结了一条规律:很多企业的没落和家族式管理、传承制度脱不开关系。2008年,何享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的从来就不是家族式企业。我们一直在推进集团管控模式的转变,通过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立来实现美的的规范治理。所以你们根本不需要担心我退休后谁来接班的问题。美的将通过制度来保证这家公司的发展,不是靠个人,是靠团队,靠制度管理,所以我根本不用特别认定一个接班人。”
为了兑现这一承诺,2012年,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又在不久后退出集团董事会。如今美的的决策层里,没有“何家”的任何亲属。严格意义上而言,何享健只是美的的一名大股东。
而接任何享健的是与何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甚至连同乡都不是的方洪波。在选择自己的接班人方面,何享健显示出的远见超越了国内许多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而方洪波最终也用业绩证明了不负重望。对于何享健的赏识与信任,方洪波表示,“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改革之路
何享健曾说过:“美的是先有改革,再有对照,再有借鉴,再上升到理论。”
而方洪波正是延续了何享健改革思路的人,成为美的的改革者。
事实上,在2012年方洪波接班美的之时,那一年的营收同比下降了300亿元,美的以规模为导向的低成本战略正在遭遇挑战。方洪波如是描述当时的困境:那时他听到了美的正在瓦解开裂的声响。
接班美的之后,方洪波带领美的开始从规模导向转向利润导向。此时,方洪波为美的确立了“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的变革方向。
方洪波
美的在方洪波的带领下,重新回归专业化,潜心聚焦产品创新、产业升级与效率提升。美的的产品型号在精简产品线之后,也从最初的2.2万个减少到2000多个。
随后,从2015年开始,在方洪波的带领下,美的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有媒体报道称,2011年,美的有员工接近20万人,仅管理人员就2.5万人。大约一年的时间,美的的管理人员缩减了1万人,裁员近7万人。2015年,美的确立了 “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科层化”的组织变革思想。
与此同时,在方洪波的构想下,美的进行文化再造,期望通过融入更多的移动互联网精神,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这一系列的改革很快就见到了成效,美的集团年报显示,2015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84亿元,仅比2011年的1341亿元增长了43亿元,但其高达136.25亿元的年利润却是2011年66.41亿元的2倍多。在行业普遍低迷的当时,美的集团通过改革实现了“产值滞长,利润倍增”的“逆生长”。
美的集团2017年营业收入达2407.12亿元,其中,消费电器(以冰洗产品、生活电器、厨房电器三大板块为主)实现营收987.48亿元,贡献了41%的营收;暖通空调(含家用空调、商用空调两大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53.52亿元,占比也将近40%;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含库卡机器人、安得物流两块)营收达270亿元,占比11.23%。
2018年3月,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期间,美的正式发布“人机新世代”的新战略,欲打造“美的版工业互联网”:打通研发端、生产设备端、供应链端、业务端、物流端和用户端,希望真正做到零库存生产、100%物流追踪管理和C2M(消费者到制造商)定制。
至此,50岁的美的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家电集团,随着“人机新世代”战略的发布,美的的身份正在向系统集成服务方案提供商转变。
深耕研发
美的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要归功于美的将研发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在研发的投入上,美的成为了家电企业中研发费用最多的企业,仅2017年一年就高达85亿元。
在近5年的时间里,美的累计投入300亿元用于研发。目前,美的在全球9个国家,建立20个研发中心。与大手笔布局对应的结果是:技术人员占比从2012年到2017年增长近3倍;发明专利连续3年排名家电行业首位,近5年累计申请专利3.2万项。
在中国人口红利下降的背景下,机械化、智能化被认为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必由之路。2017年1月,美的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94.55%的股份。这一举动,获得了业内外的极大关注,同时美的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转型也进一步开启。
2018年6月20日,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胡自强出席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时在演讲中表示,“技术突破和创新是我们的未来”,美的从核心技术、工信技术的研究和未来技术的突破都作了比较严密的布局。
除了技术突破外,美的在组织架构上也做了很大的突破。胡自强在论坛上介绍,美的的研发体系原来只有一个开发团队,没有对组织架构进行剥离,现在美的将产品研究和开发分出了等级,从组织上来保证开发团队和研究团队真正分离,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未来技术、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究和突破。
此外,美的在地理位置上也做了全球布局,在美国设立了两个研发中心,一个聚焦在产品端,为美国市场的产品做当地化;另外一个研究团队在硅谷聚焦未来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传感器、机器人。
同时,美的在欧洲、印度、新加坡等地也设立了研发中心,根据各个区域的未来发展态势在研发上进行了整体布局。“美的会继续在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为改变人民的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对研发的大手笔投入,回馈给美的同样美丽的财务报表。美的集团2017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2407.12亿元,增长51.4%;实现净利润186亿元,增长17.3%;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增长17.7%;净资产收益率25.9%,每股收益2.66元。
2018年4月8日,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2018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科技品牌榜”,美的总排名第41位、在中国上榜品牌中排名第9位,与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并列中国科技品牌10强。
在2018年4月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把华为、美的并称“离伟大更近的企业”。他说,这些企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企业感到骄傲,而且中国还可以孕育更多这样的企业”。
2018年7月23日下午,美的集团斥资约40亿元回购股票事宜在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在回答投资人的提问时,方洪波表示,美的未来员工数量方面不会有调整,但是员工结构会进一步优化,加大研发和技术人员的占比。
同时美的的机器人业务正在进一步提速。2018年3月底,美的与库卡在中国成立3家合资公司,并在广东顺德奠基新的机器人生产基地。而库卡的目标是2020年前成为中国机器人制造的第一名。
库卡一般工业机器人业务中国首席执行官文启明表示,美的库卡顺德新工厂将在2018年第四季度投产,上海和顺德两地工厂合计,预计到2024年库卡在中国的机器人产能将达到10万台。
今后,美的联手库卡将把机器人业务向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家居、康复医疗等领域拓展。
海外新布局
2018年3月30日,发布2017年财报的当天,美的集团发布了一封《致股东》的公开信,公开信称,2018年美的将启动新一轮转型,并提出四个“进一步”:进一步聚焦企业内生式增长,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的整合与业务拓展,进一步推动全球经营与并购项目的整合协同。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美的通过加大研发促进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加快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在加紧全球化布局。方洪波表示,“某种意义上来讲,美的已经是真正意义上全球运营的公司了。”
这并非空穴来风。数据显示,2017年,美的国内收入1367.6亿元,同比增长44%,占营业收入的56.8%;国外收入1039.6亿元,同比增长62.2%,占营业收入的43.2%。显然,美的在国际市场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在国内市场的增长速度。美的预计未来海外收入占比将超过50%。
如今,美的拥有18个海外生产基地、24个海外销售运营机构,海外员工超过3.5万人,海外业务涉及22种结算货币;在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印度、新加坡、奥地利、以色列等多国设立全球研发中心;2017 年启动了印度“绿地”,进一步加大空调、冰箱、洗衣机以及其他家电的本地化布局……
这些都使得美的的海外收入在高速增长。
从卖产品到发挥品牌效应,从公司壮大到集团,再从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拓展,美的经过50年的发展,从一家小工厂走到了国际的舞台上。而这一切,与美的两代掌门人的敢于“变革”密不可分。
方洪波希望美的甩掉“家电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标签,向全球化、科技化继续前进。他说,中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正在向制造强国转型,这个过程当中蕴藏着大量的机会。新时代的中国必将出现一批伟大的企业——就看谁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