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树市三措并举为困难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2018-09-12聂清如

老区建设 2018年13期
关键词:樟树市健康检查保护伞

□ 陈 斯 聂清如

“黄大妈,你的血压有点偏高,要注意保养,少吃高脂油腻食物,记得定期来健康诊所作检查。”近日,樟树市经楼镇神岭村长湾村民小组贫困户黄桂英,在村健康诊所就完成了基本项目健康检查。据该村乡村医生陈泉保介绍,村健康诊所实行每半月一次免费开放健康检查,每季上一次贫困户家中健康随访,每半年开设一期健康讲座。

樟树市临江镇乡村医生为姚巷村村民们免费义诊

“以前到市人民医院看病体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交通费和医疗费数百元,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全部搞定。”黄桂英高兴地说。

近年来,江西省樟树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把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工作作为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事项来抓,积极创新思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使这一社会救助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切实为农村困难群众撑起了健康“保护伞”。

一是提高参合精准度。该市继2006年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后,近年来又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参合农民达372036人,参合率达98.3%,同时该市还调整了实施方案,将乡、市、市外定点和市外非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分别提升至80%、65%、55%和45%,并还可视情况上下浮动5%;将住院补偿封顶线由2014年的8万元提高到10万元,可报销费用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至70%,同时对原已补偿过的参合患者还可视情实行二次补偿。从去年7月起,全市还建立了五保户、特困户长期参合的长效机制,其参合费由民政部门直接救助代缴,妥善解决了农村特困群体参合困难问题。

二是医疗救助解民困。该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医疗救助制度,调整了救助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病种由原来的12个调整到19个,医疗门诊救助金最高限额可达到2万元,医疗住院救助金最高限额可达到5万元。实行了“看病及时介入,住院主动救助,病后一次核算”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实行门诊救助,对患重大疾病而无钱医治的特困户家庭实行门诊、医前、医中、医后救助;同时大力推行“医疗救助+惠民医院+临时生活救助+合作医疗保险救助”四位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据统计,2017年全市享受医疗救助的困难村民19804人,共发放医疗救助款1880.56万元,使农村患大病群众医疗费困难得以缓解,健康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三是健康诊所促脱贫。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预防群众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该市坚持政府主导、卫生院牵头、部门联动的原则,启动健康诊所进村(居)建设,做到健康诊所村(居)全覆盖;采取保障、预防、救助等综合措施,引导群众参与疾病自我预防和综合防治,力阻“病根”变“穷根”,赢得了全市群众的交口称赞,温暖了每一户贫困户的心。樟树市健康诊所实行“基层首检、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基本项目健康检查流程,坚持健康扶贫工作的便民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整合服务平台,开通健康检查绿色通道,擦亮健康扶贫“窗口”;以家庭为单位,准确掌握贫困人员的家庭信息、健康状况,实行乡镇卫生院、村健康诊所、帮扶干部“三对一”健康帮扶,确保不漏一户,不错一人;健康诊所对贫困户的健康检查结果,分别存放到乡镇卫生院、农医所、扶贫办,并录入国扶系统村(居)民电子信息健康档案:实现了全市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镇”的就医格局,使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网底得到全面巩固。

猜你喜欢

樟树市健康检查保护伞
成都市13468名育龄男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分析
被铲除的“保护伞”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赵一培油画作品选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江西省樟树市:阡陌纵横的红土地
冯成康:一心为华人华侨撑起保护伞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
孝心催得花烂漫——记江西省樟树市经楼镇敬老院院 长黄卫华
爱心奉献,让生活更加美丽——记樟树市药市社区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