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2018-09-11王芸
王芸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小学正是学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可以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进而能够积极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基于此,主要阐述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并对具体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适时教育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在传统小学体育课程授课时,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练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精神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应当尝试在课程教学中将德育渗透其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一、在小学体育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小学体育中渗透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它的意义有三点。
其一,渗透德育是为了通过其自身的鲜明性与持久性,促进学生思想教育的提高,从而让学生自主、积极、活跃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让学生自发热爱体育活动,并有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学生通过各项体育活动,增加集体意识,使学生更加团结友善,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努力拼搏等。
其二,小学时期不仅是学生身体成长的最佳时间段,而且也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能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观念,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与分析解决困难的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现实情况进行合理的表扬与鼓励,使学生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体育与德育的结合,能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科学教育。
其三,体育与德育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取知识,相比其他教学方式是而言更具有科学性,发挥其优势,培养学生优良品格[1]。
二、在小学体育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在言行中渗透
为了能够完成德育的渗透,教师需要做到为人师表,为全班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学生根据教师的形象可以感受到教师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信心,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影响,从而改善原有的学习态度。
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对学生的表现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幼,因此对教师充满了信赖之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介绍充满体育运动精神的优秀运动员,鼓励学生向其学习,在体育运动中不断突破自我,将体育运动的精神充分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选择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体育课代表,从而能够充当其他学生的模范,并鼓励其对其他同学予以帮助。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建立良好的关系[2]。
(二)在组织教学中渗透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需要设置课堂规定,确保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以此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例如,上课时全部学生不能随意喧哗走动,如有触犯,教师可以对其采取“俯卧撑”惩罚,从而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予以限制,同时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在课前准备的时候,为了保证课堂内容不会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运动能力,从而保证在实际授课时,全班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中。
教师在实际授課时,可以尝试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促使学生在团队中进行锻炼,将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鼓励各个小组培养竞争意识,而内部小组则需要做到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三)结合教材进行渗透
体育课程中拥有大量德育教学的内容,教师需要将其充分利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在心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例如在进行跳高以及障碍跑的运动时,由于此类运动具有一定的难度,一些运动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很难完成。为此教师需要对其不怕困难的精神予以培养,促使其不断突破自我极限,尽可能尝试挑战自己。部分学生在动作完成度方面没有任何问题,然而一旦运动难度略微调高,其动作便会产生变形,从而逐渐产生排斥的情绪,进而选择放弃。究其原因,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因素,为此教师便需对其不断鼓励,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然后在一下次尝试中继续努力。
又如在进行一些球类项目的教学时,教师则需将集体性价值和竞争性价值渗透其中,从而对学生的集体意识进行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团队价值的意义,从而在运动过程中不会选择单打独斗,而是与他人积极配合,利用集体的力量与对手竞争。在比赛过程中,当某些学生由于失误导致了比赛失利,教师则需对其进行鼓励,同时还要引导其他学生正确对待失误,不能采用报复的手段予以回击,而需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并在之后的比赛中不断努力。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在体育课程中将德育渗透其中,教师可以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予以改进,在各个环节中不断渗透德育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进而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冯叶新.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习障碍生进行德育渗透研究[J].体育师友,2017,40(2):11-12.
[2]张财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适时渗透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7(2):153.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