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育心
2018-09-11徐世琴
徐世琴
古人说“十年栽树,百年育人。”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培养人的心性、美德以及生存技能。育人育心,心的工作做好了,育人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那么“育心”究竟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第一,要育仁爱之心。孟子在《仁者爱人》中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者首先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而善良的人。因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善良之心。这是人最美的内在品质之一。一个人有了仁心,就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阳光洒满生活,让世界充满爱。培养孩子的仁心要从牙牙学语开始,从点滴做起,教育孩子热爱身边的人,向身边的人奉献爱心。尊敬身边的人,自己也会得到爱和尊敬,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生活,培养人文情怀,形成优美的人格和美好的秉性。
第二,培养孩子的正直之心。古语有云:“童蒙养正,圣功也。”儿童禀性淳良,他们的心如一张白纸,涂上什么样的画,就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能利用这段黄金时期,教导儿童,端正其心智,养成浩然正气,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们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所以我们要用优秀的文化去熏陶我们的孩子,高屋建瓴地去引导我们的孩子,为其思想和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将来他们的世界观思想境界定会在一定的高度构建。
第三,育感恩之心。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心里和眼里是没有别人的,只知索取不懂回报,将来也不会服务和回报社会。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因此,我们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感恩老师,是他们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感恩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帮助过我们的人,是他们在我们困难时助我们一臂之力……学会感恩才会体会到“舍”和“得”的幸福。
第四,育静心。古人说:“宁静以致远”“静思生慧,宁者见智。”性情不谈泊,欲望太多,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见识。而浮躁者不能成事,所以说培养孩子以宁静的心态来学习,培养孩子严谨的做事态度,谨慎的处世风格,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非静心无以做到。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琳琅满目,各种学习的、娱乐的软件异彩纷呈,给儿童呈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纷繁复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充满着机遇、挑战和选择,也让孩子们兴趣高涨,激情飞扬,在这样的環境中孩子们常常显得很浮躁。忙乱,热闹,时时心神不宁,注意力常常无法聚焦于一点。让孩子安静下来,在静心中学习,在静心中成长,去感悟、体验生命,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育慧心。培养孩子的慧心就是培养他们生活的智慧以及对人生和生活的体悟能力,让他们脱离低俗、野蛮和愚昧,用一颗聪慧的头脑去思考,提升生命的质量和思想境界。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西班牙谚语说:“使人发光的不是衣上的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智慧是快乐的源泉,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智慧是一盏指路明灯,智慧是高尚的美德。智慧来自于知识和学问,来自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滋养。因此,我们从小就要以人类优秀的思想和文明成果来浇灌孩子的心田,提高他们的个人修养、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他们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教育成长的潜能,来培养他们做人和生活的智慧。
第六,育勤奋、坚韧之心。幸福的人生,美好的生活,辉煌的成就要靠我们坚忍不拔的意志、辛勤的劳动去创造,培养孩子勤奋、坚韧的优秀品质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所以要从小教导孩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养成他们掌控人生和生活的才智与能力,以及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走向成功之路。
第七,团结之心。现代社会的成功,彰显的不是孤军奋战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都离不开团体的力量和智慧。人与人之间互相搭建平台,互相沟通,互帮互助,充分利用资源,并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成长,才能成功。团体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孤军奋战的单薄实力。所以,要从培养学生在班集体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家庭的团体意识开始,从小就帮孩子养成集体观念和团体意识,来培养孩子的团结之心。
第八,育责任之心。一个人的社会担当是个人品质的关键。对自己没有了担当,人生会失败;对家庭没有了担当,家庭会失败;对国家没有了担当,国家便没有了脊梁;对社会没有了担当,民族就会灭亡。所以说,责任心事关家国乃至个人,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有社会担当的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才能生生不息,国家才能如此繁荣昌盛。责任心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生活和学习中点点滴滴的培养与成就,不忽视孩子成长的细微之处,来培养责任心,让孩子懂得责任心是立人立身的基础。
总之,育人育心,就是把育人的工作做到本质之处,做到细微之处,用高超的智慧和优秀的文化长效而持久地、“润物细无声”地去滋养孩子的心田,培养他们美好的心性和品质,从而构建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