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工作
2018-09-11张忠发
张忠发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21世纪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逐渐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改革势在必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创新的管理方式已经成为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主要途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成为了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管理;策略
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应紧随时代的发展、更新学校的教育及管理理念,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管理的目的,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
一、新时期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于新时期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首先要保证学校管理工作与党的政策、方针是一致的,要将党的基本路线落实到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心,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管理方针,创新管理的理念,坚持党对学校管理工作的领导,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其次,学校所有的管理工作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管理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教育为主展开相应的管理,将管理与教育进行结合。最后,管理的过程要有一定的科学性,管理是为了教育,不仅要按照教育的规律来进行相应的管理,还应当按照管理的规律来进行学校的管理。
二、新环境下加强小学学校管理工作有效策略探析
1.及时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在具体工作中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理念,在各个行业管理工作中获得普遍运用并取得良好成效。该管理理念其核心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应更加人性化,更加重视对人性的理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包容等,促进和谐管理关系的构成和发展,切实提高工作成效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以,对于小学学校管理工作,更应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及时引入和落实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在实践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个体化学习需求,根据学生自身兴趣让其自主地选择学习,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个体化特点,充分发掘学生个性化特点和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并且,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应更加重视对学校教师和学生日常行为以及校园环境的管理,针对学校发展运行具体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教学对策,并科学合理地运用和落实这些对策,使之真正发挥成效。对小学学校管理,应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宗旨,以德育、特色以及教学研究为办学之本,充分落实“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对学校当前教学持续进行革新,以新进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管理层思想的转变,不断优化和完善学校管理工作。
2.构建科学完善的学校管理工作相关机制
在全新社会环境下想要保證小学管理工作真正获得完善和成效,就必须对学校当前的所有管理制度和条文规定进行透彻地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学校当前实际管理工作状况加以优化和完善,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并具备科学合理性及规范性。学校必须具备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并且充分贯彻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实现对学校全体教职工的有效管理。比如,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人的管理,针对教师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应制定有效地激励制度,从而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另外,通过进一步健全教师考核制度,明确管理工作目标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也应确保教师考核过程中采用的形式、内容及流程应具有全面性及公开性。教师作为对学生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应为教师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有效调动学校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并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切实提升学校管理工作工作成效,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3.重视学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打造扎实的办学基础
对小学学校管理工作来讲,除了校长自身应具备优良综合素养以外,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领导班子人员队伍更是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同时应充分发挥学校领导人员队伍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学校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应明确到个人,领导人员队伍应对负责具体工作人员实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并应通过定期组织管理及相关人员开展会议的形式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汇报、总结和探讨,从而做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学校管理各项工作实效性,真正发挥学校领导人员队伍的作用。另外,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实践工作中持续学习,拓展自身知识面,提升教师自身素养,也可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定期组织教师展开专业培训、组织教学教研以及聘用高素质高水平教师等多种方式,不断更新和提升学校教师队伍总体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宗波.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思考与实践[J].2016(4):29-30.
[2]李志雄.小学管理的科学化与人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3(4):15.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