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8-09-11姜肇伟

新课程·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姜肇伟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规范一个人品德修养、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的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小学课堂中大力普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思想品德课堂提问付诸教学过程,是教育改革的集中体现和要求,顺应了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是教育走向全面发展的表现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规范学生社会行为的基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是思想品德课付诸于教学实践的重要元素,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可以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课堂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适宜的提问方式是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的体现,充分迎合了教学目标,正是源于课堂有效提问,才会构建课堂的整体有效性,课堂才成为骨肉丰满的整体。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连接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的重要纽带,是教学对话的重要元素,是构建师生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思想品德课作为构建人的人文情怀的课程,教师的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清晰性、启发性的问题设置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首先应该清晰明白、易于让学生接受,使学生明白要问什么,只有问题的设置具有启发性,才能使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提出的问题概念模糊、思路不清晰,导致学生无法明白教师的思想意蕴,不懂教师要表达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答。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提问,应该建立在主题明确、思维清晰、具有启发功能基础之上。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身心特点,因势利导,提出的问题可以充分打开学生的探索和思考之路,学生才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已有的价值判断,通过独立思考,回答出教师的问题。反之,可以用对错是非做出简单回答的问题,具备人类一致价值判断,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不要出现在课堂提问

中,浪费课堂有效时间,同时使学生学习欲望降低。比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责任与角色同在》,首先,教师应使学生明确他们肩负的责任范围和职责,他们将会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范围,社会和国家需要一个人承担怎样的责任,以及扮演怎样的角色。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举一反三,通过历史事件任务特点及事件价值等概念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给学生一个大致明确的价值判断,这样的提问就不至于仅仅局限于笼统概念之上,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有善于设置清晰性、啟发性的问题,才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使课堂教学走向成功。

二、科学把握提问的效率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是由问题的合理有效性决定的,并非是由于所提问题的数量来决定,这就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提问频率的研究上提出了新的课题。开启学生自发思维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了教学提问中的关键因素。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所提出的问题过于频繁,使学生疲于应付,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阻碍学生思维能动性的发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提问频率低,又会导致课堂缺乏师生互动和思想交流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严重影响了课堂提问效率。只有控制好提问频率,才可以使提问发挥出真正的价值,达到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设立本着频率适宜、容量小、准确度高的原则,切忌反复提问,不给学生思考和自我想象的空间,折断了学生想象力腾飞的翅膀,只有在提问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勇于回答问题和创新,更好地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才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完美的状态。

三、课堂提问要有深度广度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具有深度广度的问题情境的设立,是课堂提问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立足于实际生活,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有广度和深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比如:初中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这节课,提问方式要立足于国家政治体系、生活和民生,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提问方式就会生硬僵化,缺少生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思变通,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方式单一、提问范围封闭,学生就会丧失积极思考的动力,厌倦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兴趣锐减。教师应该建立广泛具有深度的提问模式,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课涉猎的知识面极其广博,它可以涵盖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政治、历史、人文、哲学、经济、法律、风俗、文学等领域都有所涉猎,因此问题设计要立足实际,拓宽知识范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拓宽知识面,把课堂知识和生活现象相互结合,创建生动、自然、活泼的问题情境,这是课堂获得生命源动力的体现。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提问是关键,良好的提问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在良好的思维习惯中健康、顺利成长。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合理利用提问技巧,创建有效的提问方式,使课堂教学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莹.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6(7).

[2]方林.所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