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景,以情动人
2018-09-11郝敏
郝敏
摘 要:音乐教学能够让广大学生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得到美的享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透过音乐去看待不一样的世界,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当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不足发挥音乐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广大教师要不断探究适用于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为初中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在初中课程中,音乐课程并不是主流学科,长期以来容易被学生和教师所忽视,教师备课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要切实改善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就必须从根本上创新教学模式,使音乐课堂重新焕发光彩。教师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立足于教学实际,分析影响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用音乐中充沛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提高音乐教学
效果。
一、转变教学观念,设计互动课堂
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气氛,在以往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主张“教师讲,学生听”,在课堂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状态,这就大大降低了音乐对学生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进入青春期阶段,生理和心理上都已经有了新的学习需求,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增强,渴望在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索,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传统课堂在给学生树立规矩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失去探索的兴趣,因此要让初中音乐课堂重新活起来,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以往都是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述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情感内容,学生自主探索的部分很少,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遍乐曲,让学生简单地以自身的感觉去体味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有的乐曲本身比较轻快,学生很容易从中感受到快乐的情绪,而有的乐曲曲调比较悲凉,学生对这些情感上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觉给乐曲奠定了感情基调之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述其中包含的一些创作经历,学生就能够更加明确地感受到乐曲中的愉悦与悲凉是从何而来,切实体会到音乐中的情感,对于乐曲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在这之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探讨和互动,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补充到课堂上来,让音乐课堂变成交流的场所,而不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
二、注入游戏元素,提高课堂趣味
音乐本身就有一定的娱乐功能,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功能,使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歌曲接龙”的小游戏,以一个字为接龙核心,让学生唱出带有这个字的歌曲,也可以用歌曲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首歌的开头。在这样的接龙游戏中,学生的兴致颇高,把平日里听过的歌曲都在脑海中进行了整理,有的学生唱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教师还可以进行即兴伴奏,让全班同学进行合唱。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给生活带来的快乐。在歌曲练习中,教师也可以进行一些游戏的设计,使原本枯燥的练习变得更加有趣,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演唱,在第一个小组唱完第一句之后,下一个小组再開始演唱,这个小组唱完第一句之后,下一个小组再开始唱,每一个小组之间都隔了一句的时间,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要保持注意力,不能够被其他组的成员影响,歌曲结束时,也是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结束,这样有趣的演唱方式大大提高了歌曲练习的效果,学生既练习了歌曲,又收获了快乐。
三、利用教学设备,丰富音乐课堂
当下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也为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音乐教学也有了更多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教学资
源,丰富音乐课堂,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体会音乐。比如在进行交响乐的欣赏时,只听音乐,学生很难感受到其中的气势,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交响乐演奏视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交响乐队的气势,看看哪些音乐是通过怎样的配合演奏出来的,在观看和聆听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就更加丰富,给学生创造更加立体的感知,去体会音乐中包含的情感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带去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情感,观察世界,让学生在音乐中放松学习的压力,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海燕.情之所至,音之所生: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3(60).
[2]罗丹.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23).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