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化初中英语学科学生厌学心理的几点看法
2018-09-11陈亚玲
陈亚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各种内外的原因,部分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大量的英语厌学学生,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开展针对农村中学生厌学情绪心理和对策的调查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英语老师,要提高全部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转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尊重、信任、鼓励厌学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厌学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自学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其不断
进步。
关键词:厌学;兴趣;方法;小组合作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質教育。特别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刚开始对英语很感兴趣,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的难度不断增大,部分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产生畏惧心理。这种不良的现象造成学生成绩大幅下降,两极分化较明显,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英语厌学学生,给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了困扰。如何帮助已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转变,是涉及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大量阅读有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细致观察和研究厌学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及时对厌学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积极探求对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爱点燃激情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师生能否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得失。所以,英语教师上课要对学生充满热情,亲切自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关注厌学学生的心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把握厌学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在课堂中要尊重、信任、鼓励厌学学生,让厌学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后多交流,探讨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让厌学学生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点燃他们追求上进的激情,激发学习动机,真正愿意相信你,并喜欢你的课,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优化教学方法,以趣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的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厌学学生在上课时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一言堂”,把教材内容和自己的智慧结合起来,要尽心备好每节课,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用多种途径呈现,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内容形式,激发兴趣。中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对新鲜事物很好奇,在教学中用视频、图片、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新课有期待。比如在上人教新目标九年级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这一课时,先用《我们不一样》这首学生喜欢的歌曲引入,让学生明白本节的内容与歌曲有关,再根据不同类别音乐的图片,让学生仿照例句谈论自己喜欢的歌曲类型,再观察自己练过的句
子,很容易掌握了本节的重点定语从句。整节课的气氛活跃,平时厌学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了进来,课堂效果特别好。除了导入要新颖、吸引注意力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课堂内容适时调整方法,比如对课文、诗歌进行朗诵;讲英文小故事;听英文歌曲、绕口令、看英文电影练习听力;参加英语社团、组织开展情景剧等第二课堂活动;对话教学互动游戏练习口语;简笔画、单词接龙游戏进行词汇教学。在活动中有意识让厌学学生参与进来,感受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赏识教育,树立自信心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对于厌学学生来说,这显得更为重要。在教学中对于厌学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一味地指责或当众训斥,少一点审查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从思路方法、兴趣态度、点滴进步等方面寻求闪光点给予肯定,进行表扬、激励,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树立自信心,知道“我能行”。成功的自信会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在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不断努力。
四、教会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对英语厌学的学生普遍学习都比较被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转变厌学学生的学习态度,就要及时沟通,做好思想工作,对英语学习保持积极的心态,做好常规要求,从平时的日常学习行为抓起。如: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按照备课组预先设计的助学案做好学习内容的预习;课后做好错题本的整理,每周、每月做好对所学知识的复习等。只要有计划,并长期不懈的指导和督促,相信每一个厌学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转化英语学科学生厌学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只要我们老师和厌学学生都抱着滴水穿石的态度,不懈努力,我相信,英语厌学学生一定会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陈安富.中学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4.
[2]何芳.转化学困生的理论与方法[M].知识出版社,1999.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