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师范学院旋鼓舞开展情况研究

2018-09-11许伟东

武术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开展学校

许伟东

摘要:以天水师范学院参与旋鼓舞课程的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旋鼓舞传统体育项目在天水师范学院的开展情况做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旋鼓舞传统体育项目在天水师范学院开展情况良好,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开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对于旋鼓舞的传播发展具有很好的意义,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关键词:旋鼓舞 学校 开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8—0108—03

旋鼓舞,就是羊皮鼓舞,当地的人们称为“旋鼓”。一群剽悍的汉子排着长队敲击着“九连环”的鼓,围绕着场地一边跑一边鼓一边跳,鼓舞结合非常欢快,就像拿着鼓的芭蕾舞。天水旋鼓舞是原始部落在长期农牧生活和民间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蹈、祭祀活动为载体,含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诸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舞蹈。由于是民间相沿成习的传统风俗活动,又有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一直在民间传承发展,是积淀了很深厚历史和地域信息的原生态文化。2000年12月参加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获金奖;2001年10月参加了”北京第四届国际旅游节开幕式”表演;还参加了中国第四届艺术节、伏羲祭祀等大型活动,并跨越国界作为我国民族艺术传到日本、韩国等国。天水旋鼓舞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水师范学院于1998年将旋鼓舞引人到学校的教学当中。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天水师范学院参与旋鼓舞课程的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研究旋鼓舞在天水师范学院的开展情况。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旋鼓舞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场地是学校开展旋鼓活动的基本设施之一,也是学校展鼓课能够版利开展,首要而必须的条件之一,通过调查发现,旋鼓舞的活动不光是需要场地,还需要羊皮鼓和鼓锤。天水师范学院旋鼓舞队主要的活动场所在田径场进行。学校建有两片田径场,对于旋鼓舞活动的开展完全适用。但是在设施建设上,学校对旋鼓舞的投入力度不足,器材缺乏,一部分羊皮鼓处于“瘫痪”状态,在旋鼓舞的教学中不能使每个学生都持有一面羊皮鼓,给教学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表演方面,旋鼓舞活动所穿戴的服饰,比较缺乏,限制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2.2 学生对旋鼓舞的兴趣调查研究

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和保证,要做好一件事必须有认真的态度,对于一门技巧,首先要对这门技巧有兴趣,这样才会有动力去把它做得更好。在旋鼓舞活动中,学生先是产生兴趣,然后才能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旋鼓舞活动当中,去体会其中的价值。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天水师范学院旋鼓队进行兴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非常喜欢的占40%,喜欢的占51.3%,一般占6%,不喜欢的占2%。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旋鼓舞活动在学校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表1学生对旋鼓舞活动的喜欢程度调查表(N=150)

2.3 天水师范学院旋鼓舞指导教师情况分析

旋鼓舞传承老师是学校旋鼓舞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老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更专业的接触到民族传统体育,更加深刻的感受旋鼓舞带来的快乐。通过调查,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共有教师48名,系民族传统体育天水旋鼓舞传承教师1名,说明学校名族传统体育教师极度缺乏,不利于旋鼓舞在学校的发展。

2.4 学校旋鼓舞队参加活动情况调查分析

民族传統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依靠学校,在学校开展的基础上也需要依靠”平台”其中“伏羲大典”作为中华民族祭祖仪式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仪式,它不仅展示了天水伏羲文化的渊源,同时也将天水特色民族项目带入其中。从学校建队以来1998年至2017年共参加校外节目表演3次。通过以上结果表明,旋鼓舞队参加的活动次数偏少,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参加旋鼓舞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旋鼓舞在学校的发展。

2.5 旋鼓舞在学校开展方式

2.5.1 课程开展

旋鼓舞最早起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其作用主要是用来驱逐野兽,后来便逐渐用于祭祀、酬神等宗教活动,带有比较浓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天水旋鼓舞在表演时阵容恢宏,场面壮观,旋鼓表演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或上千人。

天水师范学院于1998年将旋鼓舞引入到学校的教学当中。在调查中,通过对学校专职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天水师范学院每学期都开设旋鼓舞的选课课程,一学期20课时,对所选课的学生进行旋鼓舞的教授和表演。

在现代体育的授课方式中一般采用课堂教学、课后练习、最后考核这样的模式进行运动项目的学习与传承。但在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中大多都是乡土性的,比较贴近于生活。如果运用常规的教学手段进行传承,旋鼓舞的发展将会停滞,学生只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对这项运动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不利于旋鼓舞在高校的传承发展。在调查研究中,天水师范学院采用选修课的方式,学生通过选课、上课,完成规定的课时任务,要想获得学科成绩还必须参加学校活动,这样学生会获得相应成绩和荣誉,这种结课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旋鼓舞的技能技巧,使旋鼓舞得到了传承,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现能力,使旋鼓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2.5.2 活动开展

在2000年11月份主要由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组成的天水旋鼓舞团,代表甘肃省赴浙江省台州市参加第10届全国群星奖的比赛,摘得广场舞蹈比赛“金奖”。紧接着又被邀去参加北京第4届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的演出,与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特色同台献艺,天水旋鼓舞表演阵容恢宏,场面壮观,充分展露了西北汉子的剽悍和勇猛。

天水伏羲公祭仪式被提升为国祭规格之后,天水旋鼓成了祭祀活动的主要节目,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了社会面前,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每年6月22日“伏羲大典”祭祖仪式在天水举行,届时天水向全国人民展示天水魅力,天水师范学院担任其中的一个表演项目——旋鼓舞。在调查研究中,天水师范学院旋鼓队参加社会表演共有三项,其中在“伏羲大典”和学校运动会上,旋鼓舞作为表演项目向全校师生展示旋鼓舞的文化魅力。参加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身心素质,同时使旋鼓舞随着活动的氛围广泛的向各界传播,提高旋鼓舞的知名度,使更多的人能够投入到旋鼓舞这一项目中,有利于旋鼓舞的传承与发展。

3 结论

(1)旋鼓舞在天水名族传统体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春节活动、祭祖活动、风俗习惯中表达了陇右地区人民粗矿豪迈乐观的生活态度。(2)旋鼓舞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场地。天水师范学院的场地情况良好,在基础设施的配备上比较缺乏,不利于旋鼓舞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3)学生对旋鼓舞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主要因为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有助于旋鼓舞的传承发展。(4)学校在体育专业教师配备上,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师(旋鼓舞传承人)比较缺乏,老师是技能指引者、兴趣的培养者。这不利于旋鼓舞在学校的发展。(5)天水师范学院旋鼓队参加文化展演的次数少,不能将旋鼓舞全面的在公众面前展示,影响力得不到扩大。多次的参加社会活动,会提高旋鼓舞在社会的影响力,从而发展旋鼓舞。(6)学校在旋鼓舞传播开展方式上比较单一,只是局限于学校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伏俊琏.伏羲氏的历史贡献及伏羲文化研究的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14(01):177-180.

[2]郭斌.社会学视角下的陇右地区民间民族体育乐舞——旋鼓舞的价值分析[J].社科纵横,2015(10):129-131.

[3]王怀虎,雷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旋鼓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10—112.

[4]贾建军.天水旋鼓舞的文化特征与功能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1):107-109,131.

猜你喜欢

开展学校
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初探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