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美国大学的制度与文化
2018-09-11伍国
伍国
怎样才能谋得教职
国内一些媒体在报道海外学人的时候,往往喜欢使用某某“攻读博士后”“取得博士后学位”的字样,使得一些读者误以为存在一个比博士更高的“博士后”学位。实际上,高等教育的学位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只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等,严格来说,这还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秀才、举人、进士三级功名对西方的影响。
在美国,一个做学问的人博士毕业后,如果从事人文社科研究,除了少数人以外,通常不会经过“博士后”阶段就以博士学位直接进入求职市场,顺利的话,一毕业就能开始教学生涯了。这类人一般在毕业前就开始在各类高校寻找教职,写求职信,准备简历,请导师写推荐信等,下一步就是在被初选后,接受由招聘委员会成员进行的,大约有几十名候选人的面试,地点可能在全国性专业会议的会场、酒店客房,也有可能通过视频进行。
到了下一阶段,如果足够幸运,候选者可以被筛选出来得到被邀请到校园面试的机会。在校园面试中,这名应聘者将见到校长和即将就职的系里所有的教授,逐一地和他们面谈、进餐,并就自己的研究做一场学术演讲。这场演讲并不追求内容艰深,而是期待所有来听的人,不论教授还是学生,不论什么学科背景,都能听懂,而且可以产生问题提出来。从这层意义上看,这种演讲本身就是在考察候选人作为教师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因为人文社科是非常看重授课效果的。
这样的校园面试一般有3个候选人,分别在不同时间应约前来,最后胜出者能首先获得学校的电话通知,告知录用决定,并给予一定时间考虑是否接受职位。如果一号候选人婉拒聘约,那就转向二号候选人。理科博士往往在申请教职前有一段“博士后”研究经历,但这并不是在读“博士后”,而是在一名掌握经费和设备的资深教授指导下做“博士后”研究。
作为从博士到教职(或其它业界)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有不少人在“博士后”的岗位上一过渡就过渡了很多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找到正式教职。不论是否获聘,校园面试的费用都由学校全额报销,对应聘者来说,也可算是一次免费旅行。在所有面试中,涉及应聘者原国籍、宗教信仰、婚姻状况、性取向、年龄等问题都是禁止询问的。中国高校招聘广告里经常明确规定年龄必须在多少岁以下,这在美国是违法的,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自由不等于无纪律
美国大学对在岗教授给予充分的自由,但也有严格的管理规定。自由表現在研究选题不受约束,可以按照个人特长和喜好开课,也可以自行决定以何种方式评估——是否举行期末考试,开卷还是闭卷都由教授自行决定,但在学校公共服务方面的约束则相对较多。国内一些人存在一种误解,觉得一个有才华和学问的名教授可以桀骜不羁,恃才傲物,不开会、不填表,特立独行,不约束学生是一种有能力和自信的表现,有的人甚至觉得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名士派”作风的欣赏。一些学生也把翘课当成有个性、很酷的举动,以为西方的高校也是这样自由的。
其实,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针对教授和学生的约束是非常多的。美国的制度文化看重的是一个人的专业性而不是才气,大学里并不欣赏中国古代名士那种不羁的风格。如果制度要求教授必须参加系里的例会,那么他就必须参加,如果确实有事不能参加,必须向系主任正式请假。学校里有各种由教授组成的委员会,每周都在固定时间开会,每次会议都要由参会教授轮流做正式会议记录,记录稿在下次会议上由与会人员通过后存档。每次的会议记录上,除了地点、起始时间、讨论要点外,还要列出全体参会人员的姓名,如有缺席者,不论何因,不论何人,哪怕是教务长,也要列明:缺席者某某。在这种气氛下,看不到任何不羁之人,如果有也不会得到谅解。自由,体现在会上大家能畅所欲言。可以说,在承担“服务”的义务上,美国倒是非常集体主义的。
美国的大学也限制教授在课堂上的言论。笔者所在的大学和其它大学一样,在校规里明文规定,教授不能使用教室作为传播个人政治观点的舞台。这其实也是一种对“专业化”的要求。一个有专业素养的大学教师应该尊重学术的公共性。也就是说,学生来听的是已经取得共识的基础知识,并有权在教授的引领下进行自由的学术探讨,学生入学的目的并不是听教授发表政见甚至私人牢骚。笔者所在的学校甚至限制教授传播自己尚不成熟的观点。事实上,这种做法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也有先例。例如,辜鸿铭可以留他的辫子,但并不能在北大课堂上宣讲帝制复辟这个私人观点。
另外,和一些地方的文化气氛中多多少少美化师生恋相反,美国的校规明文禁止师生之间有超越师生正常和专业关系的情感。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公平。如果师生之间产生恋情,在评分、评价作业或论文的时候,如何保证这个特殊学生和其他学生之间所受到的是公平的对待?由于在美国读博士的周期较长,而且很多人在本科毕业和博士之间还有在社会上工作的经历,等到当上教授的时候,年轻的也多在35岁以后了,一般都已婚甚至带着孩子,所以现实中也不太容易出现师生互相吸引的情况。在美国任教的华人学者都清楚,如果有学生进入办公室谈话,不论性别,教授必须把门开着。在美国的大学里,亚裔教授和亚裔学生之间的确容易产生一种同在异国他乡的亲近感,并发展成私下的友情,这种做法是不太符合美国大学的专业规范的。
美国的大学对学生的考勤也比较严格,这给了教授约束学生的权力。在州立大学的大课上,哪怕有100个学生,也要逐一签到。在私立大学的小课堂里,一个学生如果无故连续旷课几天,任课教授就会使用学校的内部电子联络系统向校方发出学业警示报告,敦促这名学生的学业导师,或类似中国大学里学生处的人员,去提醒和督促这名学生上课。其它的一些表现,比如不交作业,考试成绩突然变差,等等,也都会让任课教师使用这个系统让其它同事知道某个学生可能面临问题。学生请病假必须出示医生开具的假条,口头或邮件形式声称的生病,教授可以拒绝承认。因为睡过头,闹钟没响而旷课的学生一般会向教授道歉,敢于翘课的学生期末总评会受到被扣分的惩罚。尽管美国不太使用“纪律”这个词,但上述这些实质上都是对纪律的隐性要求。
总的来说,美国大学的招聘、评估、纪律管理制度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严谨而且有章可循的。对师生双方都有相应的权利义务界定,并规定了彼此关系的边界。中国的师生关系优点在于更亲密,更像家庭成员,但缺点也在于亲密的界限在实践中难以把握,一旦过界,就可能造成权力关系中事实上处于强势一方的教师对弱势一方的学生的剥削和霸凌。美国制度的优势在于双方都有权利的赋予和义务的约束,对学生有更多的保护,但这种平等关系也导致双方互相防范和警惕,或许在专业化的外表下,也失去了某些传统师生关系的温情,而更正式和有距离感。不过,在专业导师和博士(研究助理)的关系中,在法律和校规之外的地带,教授对博士的欺压也屡见不鲜。如果我们把美国的大学管理看作相对规范的公司运作,那么可能更有助于理解它们的规则和文化。
(作者系美国阿勒根尼自由文理学院历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