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变”点赞
2018-09-11
聚焦热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新时代里,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言行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生存的家园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的社会道德、民俗民风亦会发生巨大变化!
中文按键,体现文化自信
在国内,無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汽车上的按键标注用的都是英文。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比亚迪却打破常规,在旗下很多车型上运用了中文注解的按键,以及简约明晰的功用符号。这样的符号和中文注解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体现出自主品牌的创新。无论你喜不喜欢这种简单而具有民族特征的设计,你都应当为这一设计点赞,因为它不仅超出了汽车界的想象,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中国人在使用本民族语言时的一种文化自信。
点赞
“文化自信”说起来似乎有些抽象,其实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当中。就像我们很多企业名称、产品品牌、商品标识,明明“土生土长”,却偏要起个连外国人都看不懂的“洋名”。这多多少少体现出设计者崇洋媚外、文化自卑的心理。比亚迪汽车,敢为天下先,设计出中文按键和中文车标,彰显出的正是一种文化自信!
摆脱贫困,致力共同富裕
德国《时代》周报前任总编、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曾于1975年随施密特总理访问中国。如今再到中国,他感慨万千:“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那些极度贫困的地区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在短短30多年间,中国已变成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7亿多人脱离贫困,是中国政府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对全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说,在减贫脱贫方面,“中国堪称是一个英雄”。
点赞
短短几十年间,中国让数以亿计的贫困者摆脱了贫困,更让越来越多的国民走向富裕。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更追求精神上的丰盈。我们的文化、教育、科学、卫生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摆脱贫困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部分富裕到追求全民共同富裕,中国政府正领导全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走!
一带一路,彰显大国风范
北大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何帆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就是一个由中国发起、各国参与的全球化。对于“一带一路”,何帆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一带一路倡议就像一个舞台,中国提供舞台,谁愿意来表演就可以来表演,大家可以带着具有各自特色的节目来表演……‘一带一路倡议又像一个插线板,中国提供一个插线板,谁愿意插电就插电,这样大家都能够互相连通。”
点赞
何帆教授借“舞台”和“插线板”的妙喻生动形象地点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让全世界紧密相连。作为“舞台”与“插线板”的设计者和提供者,中国彰显出的是一种大国担当,是一种世界领导力。自身强大了,不忘为全人类作贡献,这就是大国担当;中国推出构想,世界作出呼应,这就是领导力的体现!
不想当科学家的大学生未必不是好学生
“多数大学生不想当科学家”,并不能和“大学生太物质”“国家未来前景堪忧”画上等号;不想当科学家也并不代表一定拜金,并不意味着不尊敬科学家、不崇拜科学。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生都想着当科学家,那恐怕才是不正常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才是社会的常态。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存在着多种运行机制,也存在着多元的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有多种选择,有多种追求,有多种机会。当然,对一个国家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家就是先进生产力的制造者和贡献者。对科研的投入,会直接影响国家的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这一方面需要吸引愿意从事科研、能够从事科研的优秀人才顺畅地进入到科学家的行列;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让科学家的待遇与贡献相匹配,生活得体面、尊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氛围。这也是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面貌。
——赵清源
点赞
中国人民大学近日发布的《大学生使命担当调查研究报告》显示,58%的大学生希望成为职场精英,仅有15%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专家。于是,舆论界有了“多数大学生不想当科学家”“大学生太物质”“国家未来前景堪忧”之类的喟叹。作者从“社会常态”和“多元社会”两个角度,阐述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合理性。同时,作者又呼吁全社会重视科学,体现出作者辩证、理性的思考。
读书既要有“量”,也要有“质”
阅读量大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归根结底只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取信息,而不加以思考和应用,恐怕“阅读”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对于只会读书、不会实战的人,人们也会批评他“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考和应用,可以认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我国是教育大国,古往今来有许多读书人总结了丰富的阅读经验。大家公认的一条,就是要把“泛读”和“精读”相结合,读书既要有“量”,也要有“质”。有位作家在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时,就说他有一段时期在“吞噬”般地读书,什么都读,连产品说明书都不放过。大量的阅读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过了这段“疯狂”的读书期后,他开始冷静下来,甄别自己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内容,思考这些文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收获却更多了。
这个例子也适用于大多数人。我们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注重阅读与思考、应用之间的关系。
——土土绒
点赞
作者呼吁人们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注重“阅读质量”的提高,注意阅读与思考、应用之间的关系。这则时评优势在于它的理性思维和对读者的指导意义:既要看重读书的量,也要注重阅读的质。
透过万家灯火,春节在发展中变幻光彩
一个变化发展的中国,也必将形成变化发展的传统。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写过一本《传统的发明》,作者认为那些所谓的“传统”其实是被活在此刻的人不断创造的。或许有一天,春节也会成为“被发明的传统”,变成商业逻辑主宰下的“新传统”。
对于春节的变化,该抱怎样的心态?不妨听之任之吧。文化是传承的,也是变动的。商业逻辑,往往最贴合市井生活,芸芸众生才是一个节日有多大号召力的最终决定者。想想近些年在国内颇受欢迎的节日,无论本土的还是外来的,传统的还是新造的,几乎都是高度商业化的。这也说明,民俗文化必然要贴合着一些世俗口味,配合着口腹之欲的满足,方能形成有烟火气的文化景观。
这种过程,也不是当代才有的。明代张岱描述过杭州的一个节日场景:“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然而,这是一个什么节日呢?是本来颇为肃穆阴森的七月半鬼节。传统本意与现实欲望之间的变幻莫测,可见一斑。对于春节,我们也不妨抱着开放的心态:它的模式不是被定义的,终究也要透过万家灯火的闪烁,变幻自己的光彩。
——易之
点赞
关于“春节年味越来越淡”甚或“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慨叹,近年来一直不绝于耳,一些传统文化的钟情者们甚至喊出了“拯救春节”“挽救传统节日”的口号。作者借英国學者霍布斯鲍姆的理论,分析了春节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希望人们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和接受春节的发展演变。这则时评写得极富文化气息和学术味道,所举例证和引证材料均出自名家经典,分析鞭辟入里,读来有一种厚重感。
富起的乡村重拾乡土传统
这些年回老家过年,让我感受深刻的发现是:作为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乡土语言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代际割裂。很多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接受了普通话教育,爸妈也操普通话和孩子进行交流,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基本都处于普通话环境,导致很多孩子已不会讲方言。
年轻一代以普通话为日常交流语言,固然无可厚非,也符合推广普通话的大趋势。然而乡土方言也不应完全被遗忘,方言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有什么能比春节期间说一口方言拜年更能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呢?在有条件的乡村学校,在乡土社区教育和地方特色教学课堂中,不妨开设与普通话并行的乡土方言教学,让农村孩子们具备从小会讲地方方言的语言能力,从而为乡土文化传承和接续提供语言基础。
乡土传统涉及面广,地域差异巨大,我的回乡观察,涉及的或仅是庞大春节图景中很小的一部分。无论如何,乡土传统是乡土性的文化根基,是“留住乡愁”的前提,这应是乡土春节所应当坚守的“初心”。
——姚华松
点赞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着文明的成果。语言同时又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传递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变体,是乡土文化的根基,是文化的活化石。留住方言,便是留住了乡愁,留住了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座岛屿。作者从乡村中方言的式微想到了乡土文化的失根,想到了“乡愁”的远逝,可谓忧虑深远。
【本版由王淦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