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唱发声教学中的关注重点和指导要点
2018-09-11李媛媛
李媛媛
【摘要】笔者通过多年的声乐教学发现,大多数声乐学习者的发声训练都是弱项,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付出大量心血但收效甚微,反复练习却不得要领。在发声教学中,认真查找学习者气息、发声、共鸣、发音等重点方面的常见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训练,能够帮助声乐学习者理解要义、不断进步。
【关键词】歌唱发声教学指导
基金项目: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K15075)。
声乐学习涵盖的知识面很广,既要求学习者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丰富内涵能够正确理解,又要求学习者具备较为娴熟的歌唱技巧,还要求学习者有较好的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其中,声乐演唱技巧是声乐学习者孜孜以求的,但因为声乐教学比较抽象,很多学习者往往会遇到学习瓶颈,难以突破。笔者通过多年教学观察发现,声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往往存在于发声训练中,集中体现为学习者对发声器官和发声过程不够了解,对发音过程中的气息、发声、共鸣、发音等掌控不到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关注这些重点,查找运用上的不足,进而掌握科学的学习训练方法。
对气息控制的教学指导
1.引导学习者认清气息的重要性
良好的气息控制是唱好歌曲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习者认识到:气息控制的好坏直接体现在歌唱效果上,如果呼气时气息宣泄而出,声带闭合不严,则会感到气短,声音也会“发虚”;如果声带闭合过于用力,气息流动不畅,则音色刺耳也不受控制。因此,要把气息控制作为歌唱者的第一道难关来攻克。
2.教学中气息控制的常见问题及影响
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习者在歌唱之前大吸一口气,使胸部以上全部处于紧张状态,喉、下巴等部位过度用力,端着肩膀,身体紧绷,情绪紧张,看似高度重视,准备充分,实则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往往唱不完整,甚至出现“破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个人紧张造成的,也可能是用气大过发声,控制不当造成的。还有的学习者在歌唱时气息未沉入丹田,感觉气息是从嗓子眼发出,往往声音支撑不够,甚至于出现“无声”状态,这些问题都带有普遍性,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整改。
3.气息控制的教学重点和训练方式
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习者找到自然呼吸的感觉,自然挺胸,双肩自然松垂,放松腹部肌肉,緩慢呼吸感受气息在胸腔下部推动横膈膜活动、小腹随之收或鼓的动作,感受吸气时横膈膜的膨胀和肺的扩张,让学习者试着弯腰后双手交叉环抱肋部,感受呼吸时胸部、腹部、背部肌肉的共同扩张,理解呼吸器官的协调运作;或者让学习者找睡觉前平躺呼吸的感觉,观察婴儿哭或咳嗽时的自然状态,从中找到自然的呼吸方式。指导学习者在训练中,多进行打哈欠的叹息方法训练,放松脖子以下部位和下巴做深呼吸,找呼气与吸气之间的一种“平衡的压力”,养成放松而有力量的呼吸习惯。
对发声控制的教学指导
1.引导学习者认清发声的重要性
发声质量影响音色,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也是歌唱的一门基本功。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充分认识到,气与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歌唱者演唱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情感的作品,依靠的就是灵活运用发声与气息之间的关系,并加以适当调整而得来的。在不同音区需要变换声带的振动方式,随着音区的升高声带振幅变小,振动频率变大,声带的整体振动向边缘振动过渡,从而发出各种优美的声音。
2.教学中发声控制的常见问题及影响
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声乐学习者的发声比较随意,气息在声带的弱收缩力作用下流出,起音成了“带气音的声音”;与之相反,有的则在发声时刻意憋气,喉头抬高,声带紧张闭合,声音充满紧张感,起音成了“拉紧的声音”。有的学习者为了打开喉咙,过于压低喉头,声音呆滞、沉重,缺乏音色,失去了高音,且带有严重喉音,少了灵活柔美的感觉。有的学习者又过分抬高喉头,致使声音虚弱无力,缺乏共鸣,常用假声替代混声,音量也比较小,对于这些常见问题教师要引导学习者认真加以克服。
3.发声控制的教学重点和训练方式
发声同样讲究发声体处于自然放松振动的状态,发声与喉头的位置息息相关,与口腔打开的程度一一对应,与声带振动情况相互联系。教学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习者多进行咳嗽训练,感受声带闭合时,气息在胸口处对声门的压迫,感受咳嗽时气息随气门阻力消失破声门而出的发声感觉,寻找声门的适度感和正确的发声位置。通过进行保持吸气状态的训练,让喉结向胸口发声位置下沉,寻找喉管底端微张的感觉,将喉结稳定在合适的位置。这种感觉有些类似唱歌过程中始终在吸气,是保持声音协调、平衡、统一的基础,当学习者在歌唱过程中能够感受并保持这种吸气的感觉时,发声就是平衡的、协调的。
对共鸣控制的教学指导
1.引导学习者认清共鸣的重要性
共鸣是声音的扩大和美化,想要优美的歌声有较大音量,传得远,具备穿透力,良好的共鸣控制不可或缺。教师要引导学习者认识到,共鸣的合理运用可以减轻歌唱时发声器官的工作负担,降低体能消耗,减少对电音音响设备的依赖,也能有效改善扁平直白的嗓音,增加歌声的浑厚程度,增强艺术表现力,有助于进一步发掘歌唱者的潜在歌唱能力,大大促进了其歌唱水平的提高。
2.教学中共鸣控制的常见问题及影响
从人体的共鸣器官的生理构造和自然结构看,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头骨中空的额窦,容积由大到小,位置由下而上堆积,既彼此相通,又把腔体的通道阻隔。依据低音、中音、高音三个声区的变化,可将共鸣区划分为胸腔共鸣区、口咽腔共鸣区、头腔共鸣区,有的学者也将其划分为下部共鸣区、中部共鸣区和上部共鸣区[1]。以胸腔共鸣区为例,由肺部出发,冲击声门的气息受到声带闭合的阻拦,将振动反射作用到胸腔部空气中形成共鸣,这种共鸣声音随着歌唱活动中的呼吸动作得以反复并强化,融入嗓音中。由于共鸣腔体相对大一些,胸腔共鸣区对于振幅偏大、振频较低的低音有较好的共鸣效果。同理,口咽腔共鸣区对中音、头腔共鸣区对高音都有较好的共鸣效果。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习者追求浑厚的低音,过于关注胸腔共鸣,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胸部,气往下压,使劲扩胸,憋的声音很闷,与松畅宽广、浑厚绵柔的标准胸腔共鸣相去甚远;有的学习者则过分重视中音区的鼻腔共鸣,缺少口咽腔与头腔的共鸣配合,鼻音过重同样缺少美感;有的学习者又为了获得通透的高音,过于追求头腔共鸣,注意力集中于头部,眼上翻,气上提,将气“逼进”头腔,发出的大多是“假音”,声音“位置”虽然高但很单薄,缺乏力度和感染力,这种顾此失彼的共鸣训练导致音色单调、声区不统一。
3.共鸣控制的教学重点和训练方式
要注重树立整体共鸣理念,即区分比例、主次,将所有的共鸣腔体有机协调起来,获得整体共鸣。教学讲解时,教师要特别注重讲清两个方面:一是可调节的共鸣腔的运用,包括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和口腔等,通过调节口型、张开上下颌关节、上提软颚、扩张咽壁来调整器官形态和内部空间体积,使头部共鸣区与胸部共鸣区之间的通道打开,使声音上下贯通,形成混合共鸣,保证声区统一,声音均匀,流畅优美。二是声音的位置和集中。让声音有“存在感”“悬浮感”,而非刻意强压到某个位置,喉头位置下沉,平放舌头,舌尖轻微触碰下门齿,避免舌根僵硬压迫喉结,松下颌,帮助喉结位置稳定。教学训练多以哼鸣为主,由闭口哼鸣训练向开口哼鸣训练过渡,引导学习者逐步感受鼻上端出声的“发力感”、喉咙的“通道感”、前额到头顶的“微振感”、横膈膜的“支撑感”,逐步找到学术界用意象方法描述的声音位置。比如,著名的“从头顶发出”“从后下方发出”“从前脸面罩区域发出”等声音位置,再进行弱声训练、叹气训练、闭口母音(u、i)训练,从而达到最佳共鸣效果。
对发音控制的教学指导
1.引导学习者认清发音的重要性
发音是歌唱的语言,具有直观性、可描述性、可重塑性,是歌者与听众之间最直接的桥梁。要引导学习者认识到,发音是产生优美旋律的依据,通过艺术加工过的咬文嚼字,与音乐的旋律相结合,才能呈现出动人心弦的优美歌声。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是用本国或本民族的发音规律(语言特点)在歌唱中表达情感,我国声乐艺术中的发音标准讲究“字正腔圆”,作为最初衡量戏曲演唱水平的一个标准,“字正腔圆”逐步扩大到民歌、曲艺甚至说唱音乐中,成为声乐艺术吐字咬字的一句格言[2],练好了咬字发音,也就掌握了二度创作的基本工具。
2.教学中发音控制的常见问题及影响
歌唱的发音与说话的发音一本同源,音高、音色基本统一,不同之处在于,平时说话音量一般较小,音域窄,气息气流小,口腔张合动作小,吐字的速度快,母音之间转化清晰明显,无拖拽,不延长。而歌唱时音域宽,需要大量均衡的气息,配以共鸣腔体的美化,需要对生活中吐字发音的方法加以适当改进。简单地说,就是字头咬清楚,字腹唱饱满,字尾归上韵,从而唱出声乐作品的风格韵味,传递声乐作品要表达的感情。教学中发现,有的声乐学习者总想把字咬得过于清楚,又想把声音唱好,在练习中声音效果还不佳的情况下,咬住字而后行腔,因口腔吐字的动作过大干扰声音,造成“字裹音”,进而破坏了声音的统一性和音乐的连贯性,有时甚至因为语言发音使得声音被严重限制而无法唱出。有的学习者习惯将咬字的位置“突前”,在口腔前半部分的嘴巴上下工夫,与发声位置割裂开来,为了追求发声时咽喉部的“稳定性”,吐字器官僵硬造成“音包字”,为了能把声音唱出而使得发音语言面目全非、无法辨识,还有在字词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发声和共鸣腔体的打开状态保持不够稳定、气息不足,出现唱词与声音断断续续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纠正。
3.发音控制的教学重点和训练方式
在声乐学习中会涉及多种语言,其中美声发源地意大利的语言多由元音构成,较为圆润,更容易演唱,有利于声乐学习者歌唱时找到良好的发音、共鸣位置。教材选择上,可选用意大利艺术歌曲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逐步过渡到中文、德文和法文等声乐作品,以经典艺术作品为主。教学训练中,可以让学习者先朗诵歌词,熟悉字、词、句结构和声调、着力点等,再熟悉乐谱,找到语感,打好演唱基础;要求他们演唱时每个字尽可能唱得豐满立体,辅音唱得轻快一些,元音的发音位置向后咽壁靠近,保证发音的清晰度与准确度。针对“字裹音”的问题,可让学习者先按歌曲中多句落音的主要韵母进行演唱(如《卖布谣》的主要韵母u),再按去掉音头的韵母进行演唱(如《卖布谣》中嫂(sǎo)嫂(sǎo)织(zhī)布(bù),按照ao-ao-i-u来练习),最后唱好每个字,这种练习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咬字发音。针对“音包字”的问题,可以让学习者试着将歌词中关键字的主韵母进行拖腔练习,也可为其安排一些绕口令练习,使其打好咬字发音的基础。
声乐作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态,其发声过程有一定的技巧性、一定的科学性,涉及知识面较宽较广,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不断摸索,认真研究。特别是在发声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气息、发声、共鸣、发音等要素的平衡运用问题,从而引导学习者在歌唱学习道路上不断向前,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映辰:《歌唱与聆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第72页。
[2]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第39页。
[3]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教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琚军红:《论歌唱的四大基本要素》,《中国音乐》2009年第3期。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陕西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