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活——我的书店故事

2018-09-11二毛

南方文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咸鱼好书店里

我是二毛,90后,不专业的读者,不专业的商人,顺便开着一家不太靠谱的小书店——咸鱼贩书。

四年前,听着五月天的歌离开了大学。在一无所有的年纪和两个闺密在家乡的小县城里开了家“书店”,做了条幸福的“咸鱼”。我有幸能在年轻的时候选择做这件事情,正如茨威格所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眉山市。眉山市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唐宋八大家中“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的故乡。而我们的咸鱼就开在眉山市的仁寿县城里。小城虽小,人却不少,县城里只有几家卖教辅的书店,委实无趣。这些都为我们开店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小店开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但是我们好好做人,用心经营,几年下来咸鱼也算人来人往。不敢说咸鱼为家乡的文明建设做了多少贡献,但对我们来说咸鱼至少为家乡那些熟悉的人、陌生的人、这个慢不下来的世界,提供了简单安静单纯的一方场所。

咸鱼由一套临街的底楼公寓改造而成,装着搜集来的“宝贝”。我们没事就去逛二手市场,快要拆迁的地方常有我们的身影出没。平常走路时连垃圾堆都忍不住多看两眼,直到有一天淘宝时,不小心看到了人家擦过屁股的卫生纸。还好老天大多数时候是爱我的,一路走来,一路收获,废弃的门板、冰箱、柜子、沙发、电视机、喂鸡的水槽……谁说贫穷限制了想象,贫穷给想象开上外挂。这间老旧的小公寓和一堆拾来的“宝贝”重新改造利用,为我们缩减了一大半成本。咸鱼这件小事告诉你“痴到深处,三宝必见”。当你非常想要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类似处女座有强迫症出现时,这件事情基本就已经慢慢实现了。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没有经验,去四川书市淘了一批书,生意也还算过得去。因为书市的书大多是畅销书中的战斗机,很对县城里年轻人的胃口。那时我年纪也很小,也曾爱不释手。但随着涉猎的范围逐渐扩大,书市是再也不去了。因为我知道这些畅销书经过岁月的沉淀,如同废纸。店太小,我们只在好书中淘好书,希望放在店里的每一本书都是能被反复阅读、好好珍藏的。店太小也不知名,那时出版社大多是不怎么理睬我们的,于是开始参考各大图书网站,豆瓣书评、图书标准网、百道网,凭着自己的积累在网上海淘好书,也会去成都一家关起门来营业的“象形书坊”找老宋,他会给我们推荐一些独特的好书。在图书网站发优惠券的阶段,我们也会疯狂用N个账号抢购囤货。不亏本的书店不是好书店。但我可以毫无保留地说我们就不是一个好书店。而且咸鱼书店还免费对外开放了好几年,没有一茶一座,没有最低消费。

我们实施“一人一千”原则,鼓励读者把自己的书籍放在架上供客人免费阅读,这样一个人就可以用一本书读一千本书,咸鱼也在一年等你一千回。店里清闲的时候,我们就狂啃书架上的书,这样当读者询问时,便能够认真地推荐,而不是浮于表面只知道大概。店里顾客常来常往,我们也能很精准地知道他偏爱村上春树还是东野圭吾,能够与客人青梅煮酒论英雄。不过一家书店想靠只卖书活下来是非常艰难的,对我来说,只卖书也少了很多乐趣。罗素在《幸福之路》里写道:“一个人的兴趣越广泛,他拥有快乐的机会就越多,而受命运拨弄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我们这些书店人也许更像是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热爱着“本我”之外的一切。

我在卖书,不如说我在分享我生命中所热爱的东西。

书籍是我人生的指路牌。虽然它不会很明确地告知你答案是什么,但是会潜移默化地教会你思考,多重思维方式,既倔强又智慧。告知你在这个茫茫宇宙中,群星在不停地闪闪发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做手工也是我所喜爱的,当你的精力投入到手上这点事情上时,万物俱静。做的这件物品不仅仅是一件物件,而是像《小王子》中的玫瑰花一樣特别。我们会把手工做的东西放在店里卖,补贴图书的收入。比如上海祟明土布制品、冬季羊毛毡、钩针工艺品、不织布、袜子布偶、手绘书签、MINI干花束……天上的星星一般多。对于开店这件事情就跟玩游戏一样,不停地刷怪升级,无法自拔。但是开店以来最好玩的却不是上面所讲的,而是那些遇到的特别有趣的、难忘的、可爱的人。

比如,有天,天上下着瓢泼大雨。我回店里,看见阳台上和下面的台阶上长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大蘑菇出来,吸了一口气,心中骤暖。这个书房,被大雨小心翼翼地包裹着,渺小安静地立在天地的底端,散发着温暖的奇异光芒。那日,有个客人离去,把伞落下了,发来信息“我下次再来拿伞吧”。隔几日,他到咸鱼来,看完书临走时不仅忘记带走原来那把伞,而且还把今日穿的格子衬衣落下了。于是,他又打电话来说,“嘻嘻,我明天就来拿”。

故事就在这样你来了又来的每一个瞬间开始了。

有天傍晚,我关上店门外出吃饭。回来时,远远地站着一个眼熟的小弟弟饱含笑意地望着我走来的方向,呵呵,原来他在等着我开门。这个小男孩,在刚开业的那个寒假,几乎每日晚上都来店里点一杯咖啡小坐,有时会在店里等他的朋友来,有时会带上他10岁的小舅舅,同我聊着发生在他身边的那些事。久了,我说:你每日来就好,不用喝咖啡,喝多了睡不着觉。但是,过了些日子,他再也没来过咸鱼了,也许是和朋友散了,也许是离开这个小县城了……

冬天,人们嘴巴说话冒着白汽。那个戴熊掌手套的男生,总在星期天晚上去上学的时候来店里买件东西,一支笔或者一个本子。送他出门,见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远去。我脑补着他推自行车在大冬天里爬上店门口那个陡坡的背影,我想这个背影和朱自清爸爸的背影一样难以忘怀。因为咸鱼的位置其实并没有临街,而是开在一长串再加一长串的石梯台阶旁边。

我生日那天。我们集体开着门出去吃饭,归来时,里屋那个毫无逻辑的书架,不知被谁收拾得整整齐齐。后来才知道,就是上面那个推自行车来买东西的小男孩。生活啊,你总是猜不着它接下来要给你的那颗糖是什么味道的。

2016年6月8日,高考刚刚落幕。有个常来店里的妹妹立马到店里找我,我恰好不在,她就留了张卡片放在桌上。我还记得上面写着“二毛姐姐,我高考完了,好奇妙的感觉”。这妹子,现在已经大三了。实习时住在店里,替我守了一个月的店子,他们不知不觉,变成了咸鱼的家人。

有个弟弟不爱看书,但爱到店里弹吉他,业余抓老鼠。我们是在一次抓鼠事件中认识的。店开在底楼,说来惭愧,老鼠经常前来光顾。他坐在里间喝牛奶,我们几个女老板,在里间赶老鼠赶得鸡飞狗跳的。一不留神,老鼠朝这位喝水的客人飞了过去。心想“完了,会把客人吓坏的”。谁知,这位小弟在外间笑得前俯后仰,撸起袖子,帮忙缉拿到了“凶手”。所谓不打不相识。

有个顾客朋友叫“果儿”,会在她自己的电台FM里播一些发生在咸鱼的小故事,尽管没有人听她的电台,但她还是默默地收集着。

店里也有失恋的顾客会在留言本上留言“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额,有道理!

现在这些孩子到各处去读大学了,有的也参加工作了。清晨打开手机,会收到一条两条甚至满屏的留言消息,讲述着他们现在的一些故事,我站在这边安静地看着一行行字,不知道如何叙述这样一种情感,想流泪却堵住了一般,不知所措……咸鱼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它是我们集体共同拥有的一个精神世界,是你们可以随时穿越青春的精神活体博物馆,当你很久很久再次踏回这里时,你知道,我们的青春共同在这里度过。我希望某年某月某时某刻你们在这里看到我的青丝变银发,皱纹爬上我的脸颊,那时,我们喝一杯茶,点一炉香,诉说着我们共同的那段故事。

咸鱼贩书,在四川没有“方所”的宏伟、没有“西西弗”的专业、没有正经书店的存书百万,但我们是真心热爱阅读的一群人,认真做着自己喜爱的东西,并用自己绵薄的力量快乐地支撑着。现在大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书店渐渐回暖,希望人们能重新找回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我们的小咸鱼,摸着石头过小河,边做边摸索。用小“做小”,以后还是会“很小”。大书店小书店都无所谓,“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做人开心就好。

猜你喜欢

咸鱼好书店里
推荐一本好书
咸鱼也是有梦想的
暖和一下
SAD ANGS
好书推荐
以为是跑路费
大盘鸡
僵持
主编推荐:六月好书排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