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网”后的童年也要有处安放
2018-09-11赵志疆
赵志疆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
网络问世以来,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就成為一个难解的课题,无数家长对其深恶痛绝,但却手足无措。曾几何时,网吧是一个令家长谈虎色变的场所,如今这种景象已经大大减少。但原因不是“网瘾少年”已经集体治愈,而是上网的条件更加便利——过去还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现在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
时至今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成瘾性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网络毒瘤的侵入,让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其中,手游是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一大主因。《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 036.1亿元,其中,手游销售收入1 161.2亿元,同比增长41.7%。手游日渐成为游戏产业的主力军,沉湎于此的未成年人为此贡献了多少力量?揆诸报端,偷家长手机打游戏甚至充游戏币、巨额打赏网络主播的新闻屡见不鲜。
提及“网瘾少年”,网络运营商与游戏开发商的责任往往被忽略,而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学校、家长为孩子游戏成瘾一筹莫展的时候,殊不知,吸引玩家成瘾正是游戏开发者与运营者的最大套路。某些运营商明知玩家尚未成年,却听之任之,更有甚者,步步为营吸引未成年人参与其中。
这一切,都是为了尽最大努力吸引并留住玩家。不少成年人尚且无法自拔,未成年人如何能抵御诱惑?因此,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首先就需要网络运营商和游戏开发商设置“防火墙”。这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所系,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避免用户的病态依赖之后,网络游戏才能真正让人轻松愉悦。
此外,诚如教育界人士所言,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根基,是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为重要的教育。“网瘾少年”的表现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封闭——手机在手,就可以忽略其他一切。孩子的本性是活泼好动,为什么如此轻易就被俘获?
除网络与游戏自身的吸引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得不提——独生子女家庭结构、邻里之间素少往来,也让孩子缺乏足够的活动空间和玩伴。
家长自身的问题,也要多“照照镜子”。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一部手机就能让满屋子撒野的“熊孩子”安静下来。不少家长习惯于以此摆脱孩子的纠缠,甚至因此而沾沾自喜。“网瘾少年”的背后大多有“网瘾家长”。家庭生活的单调、匮乏,是导致很多孩子的童年被打包给了网络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次教育部文件,对家长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校要一个不漏地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同时还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家长积极、快速行动起来。可谓用心良苦。
教育部此番通知以“紧急”为名,足见“网瘾少年”问题之严重。但急症的治疗却显然急不得,除了寄希望于游戏开发者与运营商承担起社会责任之外,家长更要承担起家庭责任,放下手机、电脑,带领孩子去感受世界、享受生活,让孩子脱“网”后的童年有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