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困老人选择分散供养原因分析
——以泰安市W镇为例
2018-09-11柏祯雪
柏祯雪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00)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中提到“将城乡‘三无’人员保障制度统一为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我国城乡特困人员保障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山东省人民政府制定《关于贯彻国发〔2016〕14号文件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意见中也提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形式分为在家分散供养和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依法享有自主选择救助供养形式的权利”[2]。但是无论从保障五保老人基本生活的角度,还是从满足五保老人精神需要的角度,集中供养都是更加适合五保老人的一种供养方式,也是有关政策鼓励的方向[3]。因此,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是未来五保供养的必然选择,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4]。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特困老人选择分散供养,选择集中供养、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所占比重较小。因此,本文以泰安市W镇分散供养老人为调查对象,重点分析集中供养率较低的原因,为提高农村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率建言献策。
1.调查基本情况
集中供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是今后农村老人养老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政策鼓励的方向。尽管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率较低,入住敬老院的人数不足。泰安市W镇位于山东省中部,全镇拥有一所敬老院,共有包括院长在内的12名工作人员,床位55张,配备餐厅、娱乐室、警卫室等设施,软硬件设施较其他乡镇较好。W镇共有五保老人245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仅35人,集中供养率仅为14.2%,敬老院床位利用率为63.6%,大部分老人还是分散供养。为此,文章对部分老人不肯入住敬老院的原因做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1.1 受调查者基本情况
本调查在泰安市W镇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中随机抽取50人,其中男性老人40人,女性老人10人,具体情况如下列表1和表2所示。
表1 老人的年龄分布情况 单位:人
表2 老人基本情况
从抽样结果来看,分散供养男性老人中大多数年龄较小,身体状况也较好,除每月领取五保供养金外,还有一部分老人依靠土地收入,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老人可以维持基本生活,极少数老人还通过外出打工获得收入,生活还算宽裕。相比较而言,分散供养的女性老人中,绝大多数老人依靠五保供养金来维持生活,虽然也有通过打工获得收入的,但也是在周围地区,收入相较于男性较低。另外,也有依靠亲戚获得收入的。整体来看,大部分老人的身体状况较好,经济条件也可以。
1.2 调查方法
考虑到大多数特困老人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存在差异,除集中收集老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外,本调查主要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通过与老人沟通,了解他们对敬老院的真实想法。访谈的问题也主要围绕当地敬老院衣食住等方面。
1.3 调查结果
表3 老人对敬老院的了解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调查者主要通过政府宣传和亲戚朋友的介绍了解当地敬老院的一些情况。但是约70%以上的分散供养特困老人对当地敬老院的住宿环境、饮食条件、健身医疗设施、文娱活动等了解得不全面,这就导致了老人对集中供养产生忧患意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老人对敬老院的关注程度不够;二是当地政府及村干部对敬老院的宣传力度不够,老人对敬老院存在误解。
2.农村特困老人选择分散供养的原因分析
在与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农村特困老人的自身身体健康状况、自由无据的生活状态及对集体生活的顾虑、敬老院宣传不到位、老人精神生活不受重视等都会影响他们供养方式的选择。
2.1 自身身体健康状况
在调查中,谈及分散供养的农村特困老人不入住敬老院的原因,首先老人们考虑的是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有80%的受调查老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错,并不需要他人照顾。不过这一健康状况不是来自医院的体检报告,而是老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就现在而言,选择分散供养的老人,除了领取政府提供的特困救助供养金之外,与其他村民情况相同,自己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他们选择生活在自己居住多年的村庄,如年轻时一般下地干活、饮食起居、邻里互动等,然而他们也提及到自己身体状况变差时会入住敬老院。
2.2 自由无拘的生活状态以及对集体生活的顾虑
交谈中我们发现,78%的老人习惯了目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对集体生活表示不适应。但是,在敬老院里需要遵守敬老院的管理和规定,在一些事情上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活动,需要按照规定执行,如出去须请假、按时起床吃饭等等,这是出于对老人安全责任的考虑,但这也给部分老人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感。
另外,敬老院是集体生活的场所,供养人员众多,提供的服务也是最基本的,包括饮食、住宿、娱乐等方面。调查中,有72%的老人对敬老院饮食不了解,有60%的老人对敬老院的住宿环境不了解,75%的老人对娱乐活动不了解。这种不了解使得老人对敬老院心存顾虑。再加上敬老院老人众口难调,无法满足老人个性化、自主性的饮食需求。敬老院的房间多以两人间为主,如有特殊需要,可以选择单独居住。因为老人们的性格、生活习惯差异较大,“老小孩”的心性等,在与室友的相处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有些分散供养老人通过亲戚朋友以及入住敬老院的朋友等了解到敬老院的一些情况,这些了解使得他们对入住敬老院持观望态度。
2.3 敬老院宣传不到位,老人存在误区
农村敬老院是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福利性组织,敬老院运行应遵循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村镇集体需要承担入院特困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国家给予财政补贴,有条件的敬老院还可以接收自费老人。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从表3我们看到,约70%以上的老人对敬老院的养老服务内容不了解。约60%的分散供养老人担心敬老院基础设施条件不如目前自己拥有的。尤其对于那些依靠自己劳动可获得收入的老人来说,他们认为敬老院可能达不到自己现有的生活水平。还约有10%的年纪较大的半失能老人,他们对有关敬老院的信息了解少之又少,担心自己得不到较好的照顾,可能还不如亲人朋友的照料好,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家。
2.4 敬老院思想存在误区,老人精神慰藉不足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满足的是特困人员一般需求,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当特困老人的生存需求满足后,他们自然而然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近年来,敬老院在提高入住老人物质水平上做得到位。物质方面不仅达到基本需求,有些甚至标准水平很高;但在精神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很多敬老院因资金问题发展较难,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已属不易,对于老人们精神需求则无能为力。敬老院一方面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为老人们提供较好的娱乐文化设施,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限于传统的打牌、打麻将等活动,活动场所限制在敬老院范围内,活动自主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认为照顾好老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就是对老人服务到位了。对于老人们精神需求,他们更多是选择无视。即使有的敬老院意识到,也因种种原因限制而无能为力。而分散供养老人有较为高度的自主性,活动范围大,自由外出,与周围的人有较好的人际关系,邻里乡亲之间关系融洽,有固定的健身娱乐活动,虽然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也没有专业人员的心理疏导,但精神状况整体较好。
3.提高集中供养率的建议
在我国,农村特困老人是相对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影响到我国整体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是敬老院的潜在服务对象。虽然敬老院等集体供养机构在发展中存着一些问题,但随着国家和社会的重视,集中供养对于特困老人来说是有利的,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佳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场所。
3.1 加强对特困救助供养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首先,国家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确保国家优惠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其次,完善对集中供养机构的监督评估机制。在补贴政策实施后,对机构服务进行监督评估。供养机构提供的服务水平、医疗、软硬件环境设施及工作人员情况,都需要合理地监督与评估,对违规经营、评估不合格的供养机构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最后,加强对救助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监督。建立专门的供养资金户头,专款专用,严格监督资金使用情况,让资金落到实处,用在实处。
3.2 加大财政投入,拓宽筹资的渠道
在当前单纯依靠家庭养老以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的情况下,国家承担社会养老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同时,社会组织等第三方也需要在养老服务方面发挥补充作用。因此,为维持农村敬老院的正常运营,首先,增加国家财政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国家应完善资金投入制度,健全省级补助制度。其次,引入社会资本,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事业,形成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主、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协调发展的多元农村机构养老模式。最后,支持有条件的敬老院发展“院办产业”,鼓励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参与院办产业的劳动,让老人在劳动中增进感情,增强互动;同时,改善敬老院单纯依靠国家财政的局面,实现自给自足。
3.3 做好敬老院的宣传工作
通过发放传单宣传册、敬老院巡回图片展、村干部入户讲解、组织一日游等活动,减少分散供养老人对入住敬老院养老的误解。敬老院需要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的活动,积极宣传敬老院,尽可能地消除老人对敬老院的顾虑,吸引更多的五保老人参加,激起老人入住敬老院的欲望,自主自愿选择入院照顾,从而提高老人的集中供养率,让老人真真正正地实现颐养天年。
3.4 敬老院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精神供养
大部分敬老院对老年人的供养停留在物质水平上。但特困老人大多无配偶、无儿无女,孤独无依靠,亲情淡泊,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常常产生孤独感、空虚感。长此以往,情感方面长期自我压抑,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养老机构,都需要加强重视老人的精神方面的供养。
对于敬老院来说,应充分尊重老人们的合理要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另外,敬老院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把精神供养作为今后的重点。经济条件好的敬老院可以增加精神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配备健身室、图书室、卫生室、康复室、棋牌娱乐室等娱乐设施,打破“聊天、发呆、晒太阳、看电视”等传统方式,让老人有更多的娱乐选择方式;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以及设置心理咨询室等方法,对老人们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等工作,让老人们在敬老院住得舒心,鼓励老人参与敬老院建设,为敬老院发展建言献策,把敬老院当做是自己的“家”。经济条件一般的敬老院可以组织老人开展一些兴趣活动,动员多才多艺、兴趣爱好较广泛的老人,在院内成立自己的兴趣小组,如手工小组、舞蹈小组、读报小组等,让老人们自己找到乐趣,发挥特长,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这种集体活动,加强老人之间沟通交流,增进感情,让老人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让敬老院的氛围和谐友爱。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要时常陪老人聊聊天,多关心老人,通过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老人需求,推进与老人之间的情感;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让老人们在敬老院感受到“家”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
4.总结
新形势下,我国的养老问题依然形势严峻,农村地区尤为严重。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农村特困人员救助制度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当前,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逐渐增多,不管是从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角度出发,还是从促进农村养老事业发展角度出发,集中供养都是一种比较适合的养老方式,依靠机构养老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