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非加蓬盆地深水盐下油气勘探技术创新与实践*

2018-09-11阳怀忠邓运华黄兴文黄健良

中国海上油气 2018年4期
关键词:烃源泥岩盆地

阳怀忠 邓运华 黄兴文 黄健良 兰 蕾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8)

中生代冈瓦纳大陆裂解、南大西洋扩张在南大西洋两侧形成了一系列共轭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如南美的桑托斯盆地、坎波斯盆地,西非的加蓬盆地、下刚果盆地和宽扎盆地等[1-4]。在相同的动力学背景下,这些盆地都经历了裂谷、过渡和漂移三大构造演化阶段[5],在过渡阶段早白垩世阿普特期发育了一套蒸发盐岩沉积,将盆地沉积充填划分为盐下陆相河-湖沉积和盐上海相沉积2个沉积序列。自2006年开始在南美一侧的桑托斯盆地深水盐下相继发现了24个油气田,其中可采储量大于15亿桶油当量的超—特大型油气田达7个[6],累积可采储量达330亿桶油当量;自2012年以来在西非一侧的宽扎盆地也陆续发现了6个大中型油气田,可采储量达21亿桶油当量。目前南大西洋两岸深水盐下已成为全球油气储量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也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但整体上该地区勘探程度低、难度大、作业成本高,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潜力并存的勘探领域。本文拟通过总结在加蓬深水盐下油气勘探实践中形成的技术与经验,为今后在类似区域开展油气勘探活动提供参考。

1 区域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南大西洋西非一侧加蓬盆地深水区。加蓬盆地为一个在前寒武结晶基底和前白垩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总面积12.8×104km2,其中陆上面积8.2×104km2,海上面积4.6×104km2,早白垩世NWW—SEE向裂谷作用在盆地盐下形成了由“内坳陷带—中部隆起带—外坳陷带”组成的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图1)。受非洲板块与南美板块裂离和南大西洋打开、扩张作用的控制,盆地同样整体经历了裂谷、过渡和漂移等3个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早白垩世初裂谷阶段,发育河流、三角洲和湖相沉积;至中白垩世盆地进入过渡演化阶段,沉积了一套准平原化背景之下的Gamba砂岩,之后以Ezanga盐岩沉积为特征;晚白垩世盆地进入漂移演化阶段(或称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在盐上沉积了一套海相沉积,早期以陆架边缘碳酸盐岩沉积和近岸滨、浅海碎屑岩沉积为主,晚期主要发育半深海—深海相沉积。

陆上和浅水区勘探研究成果表明[5],加蓬盆地盐下发育2套湖相烃源岩,分别是纽康姆阶Kissenda组泥岩和巴列姆阶Melania组黑色页岩。其中,巴列姆阶Melania组页岩为盐下主力烃源岩,干酪根以I—II1型为主,有机质丰度TOC值1.2%~17.7%,平均为6.1%;氢指数为497~801 mg/g·TOC,平均达672 mg/g·TOC,是西非盐下广泛发育的优质烃源岩;纽康姆阶Kissenda组泥岩为次要烃源岩,目前只有少数井揭示该套烃源岩,对其认识有限,其整体上由湖相泥岩和粉砂岩互层组成,有机质丰度较Melania组低,TOC值平均为1.5%~2%,氢指数平均为200~300 mg/g·TOC,以II2—III型干酪根为主,被认为是气源岩[6]。

图1 加蓬盆地地质剖面(据文献[5]修编)Fig.1 Geological profile of Gabon basin(modified from reference[5])

盆地盐下主力储层为下白垩统巴列姆阶—阿普特阶Dentale组和Gamba组河流-三角洲砂岩,在这2套储层内发现的油气储量占盆地盐下总储量的近90%。其中,Dentale组沉积于裂谷晚期,普遍厚度大,最大超过2 000 m,陆上和浅水区钻井揭示孔隙度18%~30%,渗透率50~1 000 mD(埋深1 500~2 500 m);Gamba组沉积于准平原化背景,厚度整体较薄,但分布稳定、物性较好,陆上和浅水区钻井揭示孔隙度20%~30%,渗透率100~5 000 mD(埋深1 000~2 000 m)。

裂谷期伸展作用在盐下形成了大量的构造圈闭,圈闭类型主要为与断层活动相关的断块、断背斜和披覆背斜等。上覆广泛分布的阿普特阶Ezanga组盐岩是优质的区域盖层,同时已有油气发现表明层间三角洲相泥岩也能起到很好的封盖作用。

2 深水复杂盐下构造分析技术

盐岩属黏弹性流体,极易发生塑性变形,对地震信号的传播造成干扰。近几十年来墨西哥湾、巴西等盐下热点区域的勘探实践表明,盐下圈闭落实依然是目前盐下油气勘探面临的世界级难题。加蓬盆地Ezanga组盐岩不仅厚度大,变形复杂,横向厚度变化快(图2),且成分复杂,钻井揭示为一套“脏盐”,以石盐为主,还包括硬石膏、泥岩、光卤石和杂卤石等。各种岩性在速度、密度等岩石物理特征方面差异巨大,导致研究区盐下构造落实难度更大,具体表现在:①盐岩层的屏蔽作用影响地震信号向下传播,造成盐下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差;②盐岩横向厚度变化快,再加上岩性复杂,导致准确建立速度模型难度极大,盐下成像不准且常常形成“构造假象”。针对影响盐下构造落实这些难题,从盐岩变形机制及其对盐下地震成像影响分析入手,结合对地震资料的分析、甄选,通过系列攻关研究,形成了一套复杂盐下构造解释技术组合。

图2 研究区盐岩构造变形特征Fig.2 Salt tectonic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the study area

2.1 地震资料的类比优选及组合应用

受复杂盐岩的影响,单一采集、处理方式获得的地震资料难以解决盐下地震成像差的难题,为此在研究区采用了垂直构造走向的窄方位、基于斜缆技术的宽频带以及平行构造走向的双方位等3种地震采集方式,利用逆时偏移、克希霍夫偏移及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等3种地震处理方法,获得了多套地震资料,包括保幅和不保幅资料。整体上各套地震资料盐下成像品质均不理想,且成像效果差异大,但类比分析表明不同地震资料在解决特定地质问题时又具有各自的优势,因此需要在类比分析各套资料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资料潜力,降低盐下构造解释的不确定性,指导盐下构造落实。

1)两套正交采集地震数据“优势互补”。在盐岩较薄、厚度变化不大的区域(方向),地震射线能够大量穿透盐岩至盐下地层,即对盐下地层照明较好;在盐岩厚度较大或者横向变化剧烈的区域,地震波传播的路径十分复杂,使得盐下地层照明度较低或能量分布不均。不同采集方向地震射线在地下行走路径也不相同,某一方向的地震射线因无法避开复杂盐岩而导致盐下照明不足,但与之正交的地震射线则很可能能够避开该复杂盐岩而对盐下地层进行较充分的照明,从而形成“互补”。因此,在盐下构造解释中,特别是在盐变形复杂区域,组合使用垂直构造走向和平行构造走向采集的地震资料能够有效提高构造解释的可靠性。

2)多种地震处理成果资料组合使用提高盐下构造解释精度。分析表明,逆时偏移处理资料对盐岩边界成像效果较好,特别是复杂盐丘下方的成像归位较好;克希霍夫偏移处理资料画弧较严重,但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处理资料则易于识别断层(图3)。因此,组合使用不同处理方法的成果资料,如利用逆时偏移处理资料来解释层位,结合单程波波动方程偏移处理进行解释断层等,能够大大提高盐下构造解释的可靠性。

3)保幅度与不保幅资料“各尽其能”综合运用。保幅与不保幅资料对不同目标的刻画效果存在差异,如经过增益处理后的非保幅资料,其基底界面反射特征更加清晰,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基底解释可靠性更高。

4)利用斜缆宽频采集资料辅助判别深部成像。宽频采集地震资料丰富的低频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深层地震资料成像质量,特别是对深层复杂大断层刻画相对较可靠。

图3 不同处理方式地震资料成像效果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seismic imaging by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2.2 基于盐变形机制的盐下构造解释模型建立

盐构造是指由于岩盐或其他蒸发岩的流动变形所形成的地质变形体[7]。盐岩的物理性质决定了盐岩变形复杂、盐构造类型多样。分析表明,盐构造作用及其变形过程遵循一定的地质规律,盐构造的形成、演化往往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沉积负载、盐下古构造密切相关,同时在变形过程中盐下地层、盐岩及盐上地层往往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因此,在区域应力场和构造沉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全球典型的盐构造进行系统解剖,通过对盐构造的几何学特征、变形机制以及盐下-盐岩-盐上耦合关系的深入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盐构造解释模型(表1),有效指导了区块盐下构造落实。

2.3 复杂盐下层位解释技术

研究区盐下构造变形复杂,地震成像差,盐下界面识别、解释难度大,盐岩底界面的解释是落实盐下构造的关键之一。由于研究区盐岩成分复杂,包含盐岩、硬石膏和泥岩夹层等,导致“脏盐”内发育多种地震相类型,常常形成“假盐底界面”,对盐岩底界面的识别、解释带来很大挑战。分析表明,“脏盐”内的硬石膏具有高地震速度(5 900~6 100 m/s)、超高波阻抗特征,往往形成与真正盐底类似的超强振幅反射,因此直接通过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盐底识别难度大。通过分析总结“脏盐”内各类岩性体的地质-岩石物理特征,结合速度分析与地震反演等技术手段,建立了各类岩性体的识别图版及对应的地震相特征,从而甄别真假盐底界面,指导盐底解释。在准确识别盐底界面的基础上,针对盐下关键界面进行多层联动解释追踪,通过互相印证使得从深到浅各层位都相互协调,并符合区域构造-沉积模式,提高了盐下构造落实的可靠性。

表1 研究区主要盐构造解释模型Table1 Main salt-structural models of the study area

2.4 重-磁-震结合多尺度盐下断裂解释技术

与断裂相关的断块、断背斜是研究区盐下的主要圈闭类型,因此断裂解释也是盐下构造分析的另一个关键内容。受裂谷期多期拉张作用以及转换断裂的影响,区块盐下断裂十分发育且构造样式复杂,再加上盐下地震品质不理想,仅仅依靠地震资料进行断裂解释难度大。而重、磁资料覆盖范围大,重力异常可反映基底起伏,高精度磁异常中的线性异常能指示同裂谷期断裂。因此,首先将重力异常、高精度磁异常与区域二维地震测线相结合进行区域一、二级断裂解释;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多属性融合、导向滤波等先进的三维地震解释技术,进行区块盐下中、小断裂精细解释。这种通过重-磁-震资料相结合从不同尺度对不同级别断裂进行刻画,较好地解决了区块盐下断裂解释难题。

2.5 基于射线追踪和波动方程正演的盐下构造假象识别技术

盐岩成分复杂且横向厚度变化快导致难以建立准确的速度模型,使得盐下成像出现偏差,形成“构造假象”,如在盐岩厚度变化剧烈的部位常常形成“假断层”等,给盐下构造解释和圈闭分析带来严重挑战。在深入分析盐岩对盐下地震成像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了将射线追踪正演与波动方程正演相结合的盐下构造假象识别技术。地震射线追踪正演能直观显示地震射线传播路径、分析盐下地震照明,指示可能发生构造假象的部位,对盐下构造假象进行快速识别[8-10]。在此基础上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技术,基于研究区地质特征建立理论模型,利用地震波数值正演和偏移成像等手段,归纳盐岩及内幕结构对盐下地层影响因素,从而准确识别盐下构造假象。以研究区盐岩段普遍发育的泥岩夹层为例,在实际批量地震处理时通常将低速泥岩夹层误认为高速的硬石膏,造成纵向上整个盐层段速度偏大,盐底深度成像偏深;同时横向上盐岩厚度变化快,在盐丘边缘及下方形成“假断层”及“假背斜”构造(图4)。通过对不同地质模型的模拟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假象识别模型,如盐岩边界效应会在盐下形成高陡的“假断层”或垂直模糊带;当盐岩层中含有高速的硬石膏时,盐下同相轴上拉形成“假背斜”构造;当盐岩层中含低速泥岩时,同相轴下拉会产生“破裂状”断层假象等。

在充分类比、挖掘多套地震资料潜力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各项技术降低了研究区盐下层位及断裂解释的多解性,规避了盐下多种“构造假象”陷阱,有效解决了复杂盐下构造解释与圈闭分析难题,最终在区块三维区盐下共搜索出了3个目标群共13个构造圈闭,并优选出7个落实程度高、规模大的重点目标进行深入评价。

图4 基于波动方程正演的盐相关地震成像模拟Fig.4 Salt related seismic imaging simulation based on wave equation forward modeling

3 深水盐下湖相烃源岩“四相结合”早期预测技术

任何一个油气藏的形成必须具备生、储、盖、圈、运、保等6个要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不行,都难以形成油气藏。大量的勘探实践证明,在这6个要素中,“生”是最重要的、最高一级的控制因素。中国老一辈石油地质学家和勘探家很早就提出了“源控”最重要,张文佑教授提出的“定洼探边”“定洼探隆”中的“定洼”就是“定源”,也强调了“源”的重要性。一个盆地或一个凹陷只要生成了一定量的油气,即使储层品质不好、油气运移条件差,也可以在低品质储层,甚至是源岩层内聚集,形成致密油气藏或页岩油(气);若构造圈闭不发育,则可在地层-岩性圈闭聚集;若盖层条件或保存条件不好,可形成稠油,乃至超稠油油藏。由此可见“源”的重要性。

“定源”在一个新区、新盆地或新凹陷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勘探失利的教训告诫我们,在一个地区进行油气勘探,如果是圈闭或储层、盖层、运移、保存没研究清楚,则探井是一口一口地干;如果是烃源岩不落实,则探井是一批一批地失利。由此可见,烃源风险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海油加蓬探区面积约1.4×104km2,曾钻过7口探井,但都是盐上探井,没有井钻至白垩系盐下地层。盐下目的层是一个全新的勘探领域,勘探关键取决于生烃条件。目前世界上证实烃源岩区的办法是通过钻井资料,而由于研究区海水太深(主体水深500~2 500 m),钻一口盐下探井的平均花费超过1亿美元,任何一个国外公司都不可能以如此昂贵的代价钻一口参数井去证实烃源岩层。面对这个难题,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出用地化相、有机相、沉积相及地震相“四相结合”的方法预测烃源岩,该方法的思路是在“四相”资料丰富的勘探成熟区探索方法、检验技术,用于新区烃源岩预测。

根据油气地质理论,从逻辑推理出发,石油中的地球化学分子、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古生物群落、古沉积环境、沉积岩相组合及地震相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乃至成因上的联系。以湖相为例,不同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来源于不同的古生物,如奥利烷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4-甲基甾烷来源于菌藻类;不同的古生物生长、保存于不同的环境,陆生高等植物、蕨类、苔藓植物等生长或保存于湖岸,植物碎片、孢粉等生长或保存于滨浅湖,菌藻类微生物多生长或保存于中深湖;不同环境的水动力条件不同,沉积岩组合也不同,滨浅湖形成砂泥互层且变化快,中—深湖形成厚层泥岩夹砂岩且岩相稳定;不同的岩性组合,因岩石的密度、速度不同,波阻抗不同,因此地震相就不同,滨浅湖区相变快的砂泥岩互层为杂乱、中振幅低连续性反射,中—深湖区稳定的泥岩夹砂岩为平行连续强反射。根据上述油气地质推论,可将地球化学分子、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质类型、沉积相与地震相建立密切的联系(图5)。

图5 湖相烃源岩“地化相、有机相、沉积相、地震相”四相关系Fig.5 Correlation of seismic facies,sedimentary facies,organic facies and geochemical facies of lacustrine source rock

钻井及分析化验资料揭示,渤海海域始新统沙四段主力生油岩为中深湖相泥岩夹砂岩,代表性生物标志化合物是伽马蜡烷指数和ETR参数(C28三环萜烷+C29三环萜烷)/(C28三环萜烷+C29三环萜烷+Ts),泥岩中有生油岩,有机质丰度TOC值为0.56%~3.76%,干酪根类型是I—II型,在地震剖面上是低频连续平行强反射。珠江口盆地始新统文昌组主力生油岩,代表性生物标志化合物是4-甲基甾烷,泥岩TOC值为1.54%~5.05%,干酪根类型是I—II1型,岩性组合是厚层泥岩夹砂岩,在地震资料上为平行连续强反射。北部湾盆地始新统流二段主力生油岩为中—深湖相泥岩、页岩夹砂岩,代表性生物标志化合物是4-甲基甾烷,有机质丰度TOC值为0.5%~15.7%,干酪根类型是I—II1型,在地震剖面上为“三明治”结构,即顶、底部油页岩段是平行连续强反射,中间厚泥岩为平行连续弱反射。可见,中国海域3个主要含油盆地的生油岩层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生物标志化合物、地震相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可以用地震资料来预测生油层。

海外钻井、化验及地震资料也证实,不同的沉积环境,其沉积岩类型不同,有机质类型、丰度不同,地震相特征不同。通过对南美塞阿拉盆地一口探井的相关资料进行标定分析,发现下白垩统为厚层泥岩,中—深湖相沉积,有机质丰度TOC值为1%~13%,干酪根类型为I—II1型,地震剖面上为平行连续强反射;中白垩统为砂岩与泥岩互层,有机质丰度低,地震剖面上为杂乱反射。西非南部的奥兰治盆地也有类似的特征,钻井揭示下白垩统为厚层泥岩,中—深湖相沉积,有机质丰度TOC值为0.5%~5.5%,干酪根类型为I—II1型,地震剖面上为平行连续强反射,其上的中白垩统岩性为砂泥岩互层,浅湖相沉积,地震剖面上为杂乱反射。

通过在国内和海外资料丰富地区的探索,验证“四相结合”烃源岩预测技术,可以显示沉积环境、沉积岩性、古生物类型、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与地震相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不同的沉积环境,其水动力条件不同,沉积岩性组合不同,古生物类型不同,沉积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不同,有机质类型与丰度不同,地震相类型不同,这些参数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此推论,可以用地震资料预测生烃条件。

图6 研究区盐下湖相烃源岩分布预测Fig.6 Prediction of pre-salt lacustrine source rock distribution of the study area

“四相结合”烃源岩预测技术运用到加蓬区块勘探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受到复杂盐岩的影响,研究区盐下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差,对利用地震资料预测烃源岩带来了困难,也对预测结果增加了不确定性,但是经过系统的比较分析,发现盐下下白垩统地震相仍存在明显不同(图6)。在有些地区,低频连续平行强反射地震相依然很明显,推测其代表了早白垩世中—深湖相沉积,是烃源岩层的反射;而在其他地区,杂乱反射和低频连续亚平行反射地震相也很清晰,很可能代表了滨浅湖相沉积,是非烃源岩反射特征。通过对整个探区精细分析、类比,共发现了7个有利生烃洼陷,主要分布在探区南部(图6),由此推断南部烃源条件优于北部。全区盐下烃源岩分布不均一,横向变化大,是区块盐下勘探的主要风险。

4 深水盐下砂岩储层盐胶结预测技术

在加蓬探区,中海油与西方油公司合作钻探了3口钻井(图7)。第一口探井N-1井钻在北部的N构造,该井揭示储盖组合很好,中白垩统盐岩层厚度超过1 000 m,其下储层段可分为2套岩性组合,中部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砂泥岩互层,砂岩平均孔隙度约20%;上下两段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的厚砂岩夹泥岩段,砂岩平均孔隙度约22%。由此可见,在同一套地层里,相似的沉积环境,厚砂岩储层物性较薄砂岩好,这符合全球的一般规律。但是,钻在南部L构造的探井L-1井就出现了反常的现象,该井揭示中白垩统盐岩层厚约400 m,其下储层段也可分为2类岩性组合,上部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砂泥岩互层,砂岩平均孔隙度约16%;下部为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的厚砂岩夹泥岩段,砂岩平均孔隙度为7.1%,测井解释整体为致密层。该井厚砂岩储层物性明显比薄砂岩差,这与通常的地质规律相矛盾。

图7 研究区N-1、L-2和L-1井剖面Fig.7 Sections of Well N-1,L-2 and L-1 of the study area

针对L-1井主要目的层段薄砂岩储层物性较好、厚砂岩物性差为致密层这一异常现象,对该井的录井、测井、取心等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厚砂岩中含有较多的盐岩等矿物,平均含量达7.5%,而薄砂岩中不含此类矿物,证明是后期盐岩等矿物填充了砂岩孔隙,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综合沉积、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当断层两侧砂岩与盐岩对接时,盐岩中的卤水会越过断面进入孔隙中,形成盐岩等矿物填充砂岩孔隙;砂岩厚度大、孔隙度高,则卤水更容易进入;砂岩地层产状越平缓,卤水侵入的宽度越大,则致密带越宽。当断层两侧砂岩与泥岩对接时,则不会形成盐岩等矿物胶结。砂岩与盐岩通过断面对接导致卤水进入是盐下砂岩储层发生盐岩胶结作用而致密的前提条件(图8)。砂岩经盐岩矿物胶结后,孔隙度降低,岩石密度增大,速度增大,波阻抗增大,形成明显的高阻抗,在地震资料上会表现出振幅异常(图9),比不存在盐岩胶结的砂岩段的振幅强。因此,通过地震剖面结合振幅属性分析和波阻抗反演,可以预测盐岩胶结致密砂岩的分布范围。分析表明,目的层段强阻抗异常分布在主断层附近,远离主断层不存在强振幅异常,这与盐岩胶结的机理分析相吻合。

在L-1井钻后,通过对导致厚砂岩致密的盐胶结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盐胶结作用成因机理,找到了预测技术,指出了致密储层分布规律。运用这些预测成果,结合构造、气藏地质等资料,部署了评价井L-2井,期望避开致密储层。L-2井钻探结果与钻前预测一致,厚砂岩段不发育盐胶结作用,钻遇储层比L-1井更厚,证明了盐岩胶结机理分析、预测技术、预测成果可信。

图8 研究区盐下砂岩储层盐岩胶结作用模式Fig.8 Halite cementation model in pre-salt sandstone of the study area

图9 过L-1和L-2井地震剖面Fig.9 Seismic section cross Wells L-1 and L-2

5 L大气田的发现

中国海油与西方大公司联合进行风险勘探的加蓬深水区是一个勘探新领域,在进入区块时,区块及周边尚未有油气发现。由于新区资料少,且盐下地震资料品质差,国内外不同的勘探家对于成藏条件有不同的认识,大体可分为2类,一些专家认为该区盐下目的层圈闭、盖层、烃源、运移及保存条件好,主要风险是储层;另一些专家则认为主要风险是盐下烃源岩分布不均一,南部好、北部差,其他成藏条件均较优越。油气埋藏在地下几千米的微小孔隙中,不同观点的专家很难说服对方,只有通过钻头才能检验。按照石油合同钻探2个构造,分别是北面的N构造和南面的L构造(图6)。

位于N构造的N-1井钻后分析显示层位解释合理,构造圈闭可靠;盐岩厚度大,盐下砂岩储层发育,且物性很好,但无任何油气显示,证明N构造附近缺盐下烃源岩。该井完钻后,接着在L构造钻探L-1井,在盐下获得天然气发现,测井解释气层厚度100多米,遗憾的是井底附近厚砂岩因盐胶结而物性差,为致密层。通过对盐胶结机理和分析技术的深入研究,预测了盐胶结范围、分布规律,指导钻探L-2井。L-2井钻探结果与钻前预测基本一致,厚砂岩内不发育盐岩胶结,储层厚度和气层厚度均较L-1井显著增大,最终发现并初步成功评价了L大气田。

L气田为西侧靠断层遮挡、其余三面下倾的大型断鼻构造,储层是下白垩统湖相三角洲平原-前缘砂岩,受薄泥岩分隔发育多套叠置的层状边水气藏,上覆厚盐岩和层间泥岩是直接盖层;气源来自于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受埋深影响,烃源岩成熟高,形成油型裂解气;断裂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以垂向运移为主(图10)。

图10 L气藏剖面示意图Fig.10 Schematic reservoir section of L gas field

6 结论

1)在充分类比优选及组合应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以基于盐变形机制的盐下构造解释模型为指导,建立了以盐下层位解释技术、多尺度盐下断裂解释技术和构造假象识别技术为核心的复杂盐下构造分析技术体系,有效攻克了研究区复杂盐下构造解释与圈闭分析难题,落实盐下目标13个。

2)从国内及海外资料相对丰富的成熟探区研究出发,探索并形成了地化相、有机相、沉积相与地震相“四相结合”的湖相烃源岩早期预测技术,落实盐下有利生烃洼陷7个,并指出研究区盐下烃源岩并非连续分布,是区块盐下油气勘探主要地质风险。

3)提出了砂岩与盐岩通过断面对接导致卤水进入是盐下砂岩储层发育盐胶结作用的成因机理,并结合地球物理分析形成了盐胶结型储层综合预测技术,指导评价井部署取得了成功。

4)综合运用以上技术指导油气勘探,在加蓬深水盐下发现并成功评价了L大型气田。

猜你喜欢

烃源泥岩盆地
泥岩路基填料抗剪性能实验研究
基于谱元法的三维盆地-子盆地共振初步研究
川东北地区陆相烃源岩评价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南海IODP U1501站始新统—渐新统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烃源条件分析
北部湾盆地主要凹陷油气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涞源斗军湾盆地新生代地层及新构造运动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烃源岩综合评价
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