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发掘出土陶器文物的保护措施
2018-09-10张磊
张磊
摘要:文物是文化的传承,对文物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文化的保护,在田野考古工作中,陶器文物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大了文物保护的力度,需要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摸索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创新,采取科学的技术,对陶器文物进行保护,实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文物保护;田野考古;陶器文物;保护措施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文物保护人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分析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文物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关的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文物保护的方式,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促进文化的发展。
一、田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技术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田野考古发掘作为文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升其文物保护技术水平,才能确保田野考古发掘工作顺利进行。作为一门综合性专业知识,文物保护技术包含文物制作、保护以及与防治有关的科学技术、材料性能、操作工艺和各种勘察、检测等。在保存过程中,文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损坏,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损坏。如古建筑、石窟寺等因维修不当或拆除无法恢复原有面貌,铜铁器、书画等由于保护力度不足产生破损等情况;二类是自然因素损坏文物,如风、雨等。自上个世纪初,田野考古学提出后,我国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最初田野考古主要是对地面遗迹、遗物进行勘察,并遵循地图展开调查,必要时,可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地图测绘,将其作为记录文件。随后,田野考古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主要以发掘为主,并进行调查对象与范围的不断扩展,选用的方式也愈加完善。文物保护技术作为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其技术水平,才能确保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文物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文物保护意识的缺乏是当前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对历史遗留的文化遗产认识不足,导致人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没有整体性提高。文物保护工作不是一个人、一个单位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民、全社会的工作。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设置了相应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社会有识之士也多方努力,加强了对濒危文物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但在当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人们对祖先遗留的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例如在当前的城市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交通建设中,人们为了商业区、住宿区等规划的完整,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交通的顺畅而不惜拆除一些保存了上百年的建筑、基葬、石刻等物质遗存。
第二,文物及其周围环境遭受比较大的破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改观,现代化的建筑越来越多,在经济建設的过程中,一些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是出现了为新建现代化的建筑导致文物建筑倒塌、损毁的情况。另一方面,文物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比较严重,比如当前,随着城市化建设,很多文物被埋没在现代建筑群中,周围四处高楼林立,文物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点,孤立于其中,人们根本无法体会到文物的价值,甚至完全忽略了文物的存在。因此,加强文物保护,使得文物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我们当前应该重视的问题。
第三,仿古之风比较严重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对一些古迹遗址进行重建,成为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建筑类文物是文物的一个重要类别,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古迹至今已经消失,或有其名称保留但无实物保存。为了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游客,有的地区仅凭有限的文献记载及相关的传说故事,大兴复古之风,主观臆造,新建古镇、仿古建筑,甚至歪曲历史,混淆视听。
三、加强陶器文物保护的措施
(一)强化责任保护意识
如果文物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遭到破坏,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文物市场也空前活跃,一些不法分子把目光和罪恶之手伸向文物。盗窃、盗掘文物的案件时有发生;非法倒卖文物的现象日趋严重。文博单位和文物工作者肩上的任务和压力也相应增加。因此从事文博工作的同志必须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全身心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保护工作能够得到切实保障。
(二)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机制
(1)建立严格的值班制度。文物收藏的库房24小时都要有人值班。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监控设施,防止不法分子将罪恶之手伸向文博单位。(2)建立文物等级制度馆藏文物要逐件登记,帐物相符。来往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转借,动用文物。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文物和遗址,要随机巡视和查访,防止人为的破坏。尤其是要跟踪文物保护遗址附近搞基建的单位,防止因高基建而破坏遗址。(3)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默默奉献、忠于职守的文博工作者以及自觉保护文物的群众和单位,要予以支持、鼓励、奖励,使其树立保护文物的自豪感。对于那些玩忽职守或恣掘破坏文物的人,要予以严厉的处罚,逐步建立起全社会重视文物、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4)加强民间文物的调查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文物流散在民间。尤其是在农村人们缺乏文物的常识和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一些珍贵文物遭到破坏和流失。这就需要我们文博工作者经常深入民间,掌握信息,了解情况,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发现民间有珍贵文物,教育群众加以保护。
(三)加强文博单位和文博队伍的自身建设
想要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断进步,需要对文物保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培训,通过进修、参观、交流、考核等方式,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当前,在实际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繁重的任务不相适应,不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地域的限制,在发现文化遗址的地方加大抽调和发掘的力度,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快速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保护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物保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对田野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概况进行相应的了解,总结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强化责任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机制,加强文博单位和文博队伍的自身建设,通过一系列综合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平和质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莹.有效加强文物管理水平的科学措施探讨[J].神州,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