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影响分析
2018-09-10于靖
于靖
摘要:在当前复杂多样的金融环境下,各类第三方支付方式兴起,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充实。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传统支付结算方式在形形色色的方面正在产生冲击。支付结算业务是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第三方支付的挑战,商业银行如何运用结合自身已经发展多年的产业优势,与新兴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合作共进,实现双赢,正是银行支付持续发展的机遇所在。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货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逐渐清晰,金融行业全面开放,尤其是银行也正在经受着同行业的竞争,传统银行已经失去了依赖国家管制利率差的盈利模式。以支付结算业务为代表的中间业务由于能够以低风险、低成本的方式为银行提供稳定的收入,在银行盈利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各个银行机构重点关注的增长点。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发展深度的逐渐加大,第三方支付以其各种快捷方便的方式吸引了不少银行业客户的支持。
与传统银行支付方式相比,第三方支付的创新性和高成长性给现代金融支付体系带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和普惠金融的纵深发展。易观智库《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总体交易规模达14.37万亿人民币,环比增长17.8%,其中第三方移动支付格局保持稳定高速增长,交易规模达4.4万。fIl
一、第三方支付方式对货币的影响
货币长期以来都作为最为直接的支付方式,自产生时就承担着各项职责,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等。第三方平台的兴起使得流通中现金量相应减少,同时带来资金滞留效应日益明显。
(一)货币中现金支付减少
第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货币中现金需求减少。互联网金融让人们习惯己久的现金支付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过去的支付方式中,对于现金的谨慎性及习惯性,人们在支付时都选用大量的现金。但是,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接受虚拟货币的支付方式,微信、支付宝的支付平台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支持和选择。在日常的货币交易中,刷卡及扫码的支付方式早就占据重要市场,人们在这样的支付便利下,也逐渐摆脱携带现金进行支付的选择。商铺、企业在试用一段时间后也发现减少现金结算对自身经营带来的方便,而逐步认可接受。
(二)支付具有滞留效应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让第三方平台更是无时无地快捷支付,网络及后台支持使得方便性日益提升,支付平台相应产生支付的滞留资金。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就积累了大量的沉淀资金,会带来很多潜在的风险。这部分数额较大的滞留资金存放在第三方平台中如何能够安全盈利的存放,也就相应的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监管機构能够及时、有效的监督,减少相应问题的出现。
二、银行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优劣势比较
(一)银行比第三方支付的优势
银行作为运营时间良久的金融机构,相比兴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仍具备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首先,商业银行成立门槛高,资金储备要求高,无论是大型国有银行还是新兴的商业银行,在资金储备能力上都是经验丰富的,拥有强大的盈利能力,能为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其次,商业银行相比网络金融虚拟的第三方平台有更多的实体银行网点,客户面更广,在目前支付环境下,银行卡这种支付介质已经得到了普及,客户群体雄厚,客户信任度相比第三方平台高出许多。
(二)银行比第三方支付的劣势
第
一、银行作为一个完善的综合金融机构,在业务办理及支付处理过程中存在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相应问题的解决上也难免层层反映,层层审批,层层落实的行政问题,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问题处理流程长,相比第三方支付平台效率低下。
第
二、在支付操作上,第三方操作平台简单易于接受,而银行支付即便是网银、掌银这类支付方式也存在操作程序复杂、操作安全介质麻烦的问题。相较而言,第三方支付操作界面简单易学,集成各家银行支付端口,良好的用户体验增强了客户粘性。
第三,在技术环境上,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及后台大数据运算的强大支持,使得信息传导、储存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成千上万的二维码、传感器的运用推动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成功接轨。
三、银行支付竞争策略
(一)互相合作,探索新型合作模式
实现银行支付方式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共赢。增加商业银行与新兴第三方平台的对话机会,增加项目合作及需求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提升支付市场资金的运行效率。创造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共赢局面的基础在于明晰双方的定位,寻找共同目标,以便找准发力点。在各自的经营发展上扬长避短,增强各自经营实力,长远发展。
(二)整合资源,创新银行支付方式
当前支付方式多种多样的支付环境之下,如何增加存量客户的客户粘性,同时大量吸引流量客户,增加对于银行支付方式的选择,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盈利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特性,因此需要商业银行加大投入研究创新更加快捷、方便、高效、完全的支付方式是重要战略抓手。第一,拓展银行支付渠道。拓宽服务渠道要求银行服务普及各类个人及单位客户,挖掘潜在用户。第二,拓展移动支付业务,提高银行支付供给能力。大力发展移动支付,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学习,增加市场份额占有量。移动支付是未来零售支付市场的主导方向。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账户资源和渠道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布局移动支付产业链。
四、结语
当前在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的环境之下,传统银行业的支付结算方式正在接受着冲击与考验,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增加自身市场份额及竞争力是关乎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实现支付环境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陈崛峰,虞鹏飞.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的影响研究[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32(04):102-110.
[2]高文举.互联网金融对货币的影响及第三方支付对支付方式的变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7(33).
[3]邱勋.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启示[J].金融创新,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