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调整方法分析
2018-09-10陈炳伦
陈炳伦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交通状况日益趋于恶化,地铁却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为此,对地铁行车调度进行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合理化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地铁运营的特点、调度调整的作用以及方式方面進行了阐述。
关键词:行车调度;调整方法;地铁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便捷、快速的优势,并且在日常出行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由于地铁列车运行间隔小、客流量大、对设备状态要求高等特点,所以在行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度调整,改变当前线路行车状态使其更好的适应当期的环境需求,从而保证地铁行车能够实现准点、舒适、快捷以及安全的宗旨。
一、地铁运营的特点以及调度调整的作用
(一)运营模式
按照地铁的运营运输特点,地铁线路应全程保持安全封闭,以防止乘客掉入轨道中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每列地铁列车上都应配备一名驾驶员,而针对日常客流量不稳定的地铁线路可以实行分区段进行组织。列车的运行交路应按照地铁设计年度客流量断面分布状况进行确定,当地铁线路为曲线时,运营中心可以做到同时控制和管理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地铁线路的运行。除此之外,必须在车站中设置监控室,便于及时掌握列车的运行情况和设备状况。
(二)地铁运营规模
地铁运营规模的大小会给地铁运营的调度调整模式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前期对地铁的运输能力进行设计时一般会有一个最大载客限度,在我们的实际运营运输过程中,其单向高峰小时的实际载客量不能超过前期设计的最大载客限度,另外,地铁的实际运输数量也是按照前期设计初期来进行配置的。因此综合各方面来看,在地铁运营高峰期时段,列车之间的间隔最好保持在6分钟以内,以更好的保障服务的质量。
(三)调度调整的作用
地铁的管理和运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在地铁运营中所发生的突发事故都是随机性的,但不论是地铁客流量的减少或者增加还是列车的晚点甚至列车出现设备故障问题等,必须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地铁设备和相关设施的作用以及潜在的运营能力,从而降低地铁在运营过程中突发事件发生概率。
二、调度调整方式
(一)列车在车站扣车及在区间的临时停车
当列车或下一站的车站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要阻止后续车辆继续行驶,即对正在运行的列车实行扣车或者是区间临时停车处理。所谓的扣车就是将列车扣留在后方车辆,但是必须要遵循“谁扣谁放”的原则。而针对区间停车的工作应及时通知列车司机将车辆停放在临时停车区间,与此同时驾驶员也应该做好安抚乘客的工作。扣车与临时停车作为前方车站发生故障时所常规使用的调度调整手段之一,也是保障后续车辆行驶安全的有效措施。
(二)列车的停运、下线
一旦列车发生故障并且已经无法进行正常的服务,那么会将出现故障的列车进行下线或者是停运处理。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列车停靠在终点站和始发站时。如果是列车在运行的途中发生故障可以组织列车进入中间站存车线或者是直接返回车厂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维修。这种调整被称为“抽线”,这也就意味着在该路线上实际运行的列车数量比计划中运行的列车数量要少。
(三)列车单线双向行驶
单线双向行驶指的是某一列车在固定的线路上独自完成往返行驶,这种情况也被称为“拉风箱”。为了更好的保证列车单线双向行驶的安全性,地铁行车组织人员应当注重把控两端车站的列车进路,防止列车发生冲突。
(四)列车的替开、加开
一般列车在发生故障或客流量大增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保证运输能力,将会替开或者是加开部分列车从而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加开的列车基本上都是出厂列车或者是用于备用的列车,但是针对在终点站退出服务的列车,则可以让备用列车按照原列车的行驶路线和时间点进行替开。替开或者是加开的列车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运输和服务于人民,从而促使运量和运能达到相互匹配。
(五)列车降低速度并延长停靠时间
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前方发生故障的列车有十分充足的时间进行维修处理并且调整行车之间的间隔使之均匀,对列车实行增加停靠时间以及降速处理,可以重新控制地铁的整体运营节奏。
(六)列车营救
列车在日常的运行中突发故障问题时有发生,不但会阻塞地铁线路,并且也给全线列车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乘客的乘车需求。针对这种情况的产生,地铁行车组织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后方或者是前方的列车对乘客实行疏散营救的方式,待疏散完毕后及时将故障列车运送至维修车厂。
(七)列车越站通过或提升速度
一旦列车的停靠时间晚于正常时间,并且前方又没有出现挤压的列车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司机提升列车的行驶速度,也可以根据实际客流量状况和其他列车运行情况实行到站不停车通过,这种方式被称为跳停或者越站。在针对越战情况下,不仅要考虑到对乘客带来的影响而且还要注重服务工作的完成情况。对于客流量大的站点,一般不采用跳停模式,通常会采用越站疏散客流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禁止出现一辆列车连续越站的情况发生。
(八)列车的反方向运行
地铁线路的上行线路一般是与下行线路分开进行设计的,而同一条线路上,地铁列车的运行方向是一致的。
(九)小交路折返
在列车严重延误、线路局部中断及大客流等情况下,可组织大密度方向的列车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前,中途清客,折返到密度较小方向的线路运行。列车折返前,行调应将与折返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后续列车扣停,保证安全间隔,防止列车冲突;列车小交路折返时间t= tl+ t2+ t3.tl为列车清客时间,t2为列车折返运行时间,t3为司机换端时间,行调应把握好这3个环节的时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行车调度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随时变化的过程,而列车是否能平稳安全运行不仅仅要求每一位调度指挥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业务技能要求,这也是每一位地铁行车调度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在地铁行车调度调整方法方面我们必须要加大建设力度、完善安全体系以及规范操作流程等等,从而全面提升地铁运行的安全指数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江燕鹏.地铁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与调整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14):37-38.
[2]何建林.沪杭高铁行车调度台调整方案的研究与实施[J].上海铁道科技,2014(0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