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质量的思考

2018-09-10陈爱艳

环球市场 2018年1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基层措施

陈爱艳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更加重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质量管理,能够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做出更加有利于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等提供重要参考。当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在制度、统计口径、信息全面性、效率、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加以整改和完善。本文对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对症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相关方面的探索提供一些帮助或者参考。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质量;问题;措施

开展医疗卫生统计工作,是通过将反映医疗卫生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科研水平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过程。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加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做好统计工作,夯实统计基础,进而为推动医疗机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参考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可以看到,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医疗机构统计工作往往处于边缘化状态,导致医疗统计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和价值,加强新形势下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质量课题研究,至关重要。

一、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统计工作是基础管理工作,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统计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医疗机构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客观性,直接反映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所以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对现有的统计内容和统计指标以及具体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及时总结,从而更好地形成有关报告,推动统计数据加以应用,更好地发挥服务指导的作用。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能够及时改进管理方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进而推动医疗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

二、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没有健全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病案管理流于形式

很多医疗机构将重心放在技术提升、设备引进、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对于医疗统计基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完善的内部统计、病案管理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很多原始资料保存不完整,台账丢失等,导致统计工作信息无依据可查。对于来源就诊和登记的人员记录不详实、不全面,资料分类不科学等,导致大大增加了医疗统计人员的工作量。

(二)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窄,统计方法不科学

对于不同的业务工作需要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为了提高统计工作的规范性,还需要对统计指标、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等做出明确的规定,提出标准要求,对统计材料报送的规范性、数据出入等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当前医院统计工作使用的报表较多,上报时间和周期等不同,很多数据往往都是由多个部门提供,统计时间不统一等,造成统计工作量加大,统计有效性差。

(三)统计专业人员素质和能力不高,统计信息化水平不高

统计人员往往都是非科班出身,甚至年龄都比较大,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从事统计工作,有应付疲沓的心理,责任心下降,习惯于汇总数据,忽视具体调查和核实。同时对医疗卫生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缺乏科学认识,即使引入了计算机网络软件和硬件,但是也是简单地停留在数据汇总上面,缺乏深入分析,没有全面实现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应用和共享机制,对于反映出来的问题发现不及时、不重视、监督整改不到位等,从而限制了医院统计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最新要求和基層实际,完善和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制度体系

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加强培训,提高全员对医疗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做好岗位统计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的层面的约束来提高统计工作的规范性。明确统计工作具体目标流程、人员职责、工作标准和考核监督形式等,定期进行检查监督,追踪问题,从而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有效控制在萌芽状态,降低虚报、瞒报等违规行为,为管理决策制定等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和参考支撑。

(二)强化培训,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

要加强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人员,融入到基层统计工作中来,同时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爱岗敬业意识和责任心。还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掌握更多的网络维护知识和技术应用情况,从而不断提高智能化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荷,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医院统计质量分析等方面。

(三)加强病案管理等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构建

一方面要配齐基础硬件设施,引入临床信息系统、决策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结合医院统计指标要求,建立完善的大数据体系,分类分板块设置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加强信息融合和交流,掌握更加全面的医院运营管理信息。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公共卫生系统的优势,加强对卫生统计数据的分析,动态监控医疗统计工作各个方面的进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加工,围绕国家最新的卫生改革重点和医疗机构管理需要,扩大统计范围,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强化信息反馈,引入病人满意度调查体系等,从而提高统计工作整体质量。

总之,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业务工程,涉及到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加以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形成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推动医疗机构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质量的思考[J].统计与咨询,2017(11).

[2]孙平方.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病案,2016(08).

[3]杨小黎.基层医疗机构统计工作未来展望[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07).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基层措施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基层在线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走基层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