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会计的职业展望
2018-09-10陈琦
陈琦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力资源这个问题,为什么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清晰的认识到人才才是支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离开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基于这样的认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理念和意识层面受到了越来越的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越来越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社团、组织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企业、社团、组织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社团、组织绩效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展望
一、中国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著名经济学家潘序伦的文章,提出我国必须开展人才会计的研究,建议既要计量人才成本,也要讲求效益,率先在国内提出人力资源研究的问题。此后,会计学界发表了大量人力资源会计的论文,就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倾向于介绍有关概念和问题。如1986年出版的陈仁栋翻译弗兰霍尔茨所著的《人力资源会计》,是我国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会计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转向系统研究,如1991年陈仁栋出版了《人力资源会计》;1993年阎达五主编的《会计准则全书》将其作为准则来设计;1997年徐国君出版的《劳动者权益会计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新模式研究》,则在对现有会计模式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人力要素作为一项正式的会计要素,系统纳入会计体系加以核算和管理,精心构建了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的一部开拓性的著作;1997年刘仲文出版的《人力资源会计》;1999年张文贤出版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把我国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此外,近几年的《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月刊》等杂志都发表大量论文,深入探讨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模式等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企业投资主体和市场主体地位的加强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对人才竞争的加剧,我们已经无法回避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方法即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实施。这既是对传统体制下把“人力”仅仅作为成本费用观点的突破,更是确立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投资的关系,从而实施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确认、计量和记录,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管理。因此,可以预见,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必将会获得迅速发展。
二、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评价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形态开始转向知识经济形态,从简单劳动为主要劳动形式的产品加工制造业态转向以复杂劳动为主要劳动形式的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创造业态。人力资源的经济重要性明显提升。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在这一趋势下,不断汲取营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在西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徐国君的“三维会计”更是在劳动者权益会计研究的基础上,从物本会计拓展为人本会计、从物权会计拓展为人权会计、从静态会计拓展为动态会计、从平面会计拓展为立体会计,从而系统并创造性地构建了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三维会计理论与方法,[1]大大突破了西方狭隘的人力资源会计的樊篱,使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缺乏应用于实践的实证支持的状况,必然导致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脱节。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践工作几乎没有开展。最后,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一直没有间断。质疑和反对,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不足和欠缺之处,而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的观念被长期的物本会计思想所固化,再就是尚未进入会计准则或制度层面,不足以约束和引导会计实践的方向。
三、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未来展望
(一)对人力资源和会计从业者的执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职能的转变又是大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求的),就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不能仅局限于人事手续的管理技能,更关键的是要把目光聚焦到企业战略的整体把握和有效执行上来。从参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到战略的分解、监督执行,从企业文化重塑与再造,学习型组织建设、综合绩效管理、企业经理人的培养机制的建立、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人力资源审计等一系列事关企业发展与命运的重大职责都将成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新的职责。这些变化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并提高自己的从业技能。
(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开始全面走上正确的轨道
我国政府也深刻认识到会计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在未来,我国政府如果想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质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就必须大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师等级考试制度,该等级制度科学合理地将人力资源会计工作者,按执业技能并经考试鉴定确认为各个等级的人才。并向经国家劳动部组织培训并考试通过的人员颁发相关等级的执业证书。这一制度将极大的推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的发展速度。人力资源从业工作者积极性之高,参加培训及考试过关之热情前所未有。这些情况都昭示着,我国的人力资源会计将走上更加科学、规范的轨道。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也必将极大的推动人力资源会计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大力发展“人本会计”
无论从何种角度考量,知识经济时代都要求我们突破传统会计的樊篱进行原始创新,光空喊会计改革创新,却又死守传统会计的框框,是不利于社会与会计的进步的。我們当然反对开展盲目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改革,但也决不提倡盲目地阻碍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改革。我们坚信,人本会计必将是会计发展的最新方向,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徐国君,胡春晖,孙玉甫.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