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方式
2018-09-10付颖
付颖
摘要: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不断的更新。胜任力模型的具体方式分为:绩效管理、培训发展、选拔任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需要区分在不同的企业中的能力判断范围。进行行业分类与文化区分时,也产生了阶段性的差异化。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胜任力模型的区分,从而找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而形成对于人才培养的鉴别与方向,才能规划出长期发展的战略部署。
关键词: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企业
最近几年来,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研究中,胜任力理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并且取得了积极成效。胜任力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考察员工与岗位的切合度,对员工采取绩效考核,选择出真正优秀的人才,这不但可以使员工足够展示自我价值,而且还能使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一、胜任力模型的特点与优势
胜任力模型是针对具体工作中完成绩效的能力而设置的不同生产要素评估模式,在此模式下考察的对象分为职业技能、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社会角色以及自我形象等心理层面与外在表现。通过对行为技能的评估与观察,加深企业对员工的了解,以及掌握其能力的方向,从而做出人才培养的方向,同时给予合适的位置与空间。而胜任力的优势就在于将普通能力与优秀能力进行区分,利用有效的鉴别与判断,形成对员工的行为考察方式,進而明确个人价值观与人格特质,从而形成优秀表现的判断标准。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方式
(一)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是胜任力模型的重要功能,而企业进行评定员工的工作效果,也需要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在传统模式的企业考核制度中,多以业绩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而此时的员工其功利心与好胜心确实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但是多数情况下,此种方式仅适合于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和扩大市场份额的时期。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难免积压不良循环的恶性因素,部分员工在考核机制的促使下,也容易产生恶性竞争的陋习,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胜任力模型作为考核模式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不仅是对员工的业绩能力表现作为评定标准,还注重拓展员工的能力,以及为其规划出完备的职业发展方向与规划。通过均衡发展与能力提升的评定,可以预估员工能力成长的空间,为其提供相应的能力表现方式,也就是胜任力模型作为考核方式存在的价值。真实评价所有员工在其岗位上的能力发挥,必然能促使客观的能力表现被企业认可,从而形成绩效管理的业绩驱动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员工之间并不存在相互竞争,而是共同进步的表现形式,那么也就不存在恶性循环带来的弊病,从而推进企业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均衡发展。
(二)人才招聘
人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支撑,二十一世纪市场中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明显的更加重要。在以往的人才招聘过程中,企业招聘管理者往往仅重视应聘人员的外部特征。例如,重视应聘者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但是忽略了应聘者自身价值观以及人格品质等特征,使得招聘进来的一部分人员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对企业的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而胜任力模式的出现以及应用,使得这样的不良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胜任力模式在企业招聘步骤实行应用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胜任力的概念以及招聘岗位对于应聘者胜任力的相关要求等,同时,还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招聘胜任力模型,使得胜任力模型能够全面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在企业人才招聘环节应用胜任力模型之时,需要按照企业招聘岗位技能要求对应聘者进行评价之外,还应当把胜任力模型当成参考的依据,对应聘人员所具备的潜在特征进行综合系统的剖析,并且需要结合所招聘岗位对于胜任力的相关要求,科学设置面试问题,提高企业招聘的质量。同时,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还能够传递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以及发展的期望,并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指导,从而使得员工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此外,胜任力模型的使用,能够为招聘管理者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对应聘人员进行科学地调配,实现人尽其用,使得人员与所从事的岗位实现良好的匹配。
(三)绩效管理
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只是针对员工自身的业绩进行考核,然而,完整的绩效管理工作不仅仅只包括业绩考核,还包含企业员工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在绩效管理中使用胜任力模型,能够真实有效的体现出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并对表现较好的员工进行及时的奖励,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对于一些表现较差的员工,能够参考胜任力模型的相关要求,对其制定系统化的培训方案,促进员工胜任力的提升,使得今后的工作绩效得到改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薪资管理
胜任力模型与薪资管理的融合,能够借助薪酬以及职位晋升等激励性的手段,使得员工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身的工作,并且促进员工自身素质的提升。一般来说,在薪资管理中应用胜任力模型,能够使得企业在尊重员工自身能力的基础之上,采用激励的方式,促进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
三、结束语
胜任力模型被看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所最先提出的评价办法,在完善企业用人途径、培训方法及绩效考核上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该模式在我国更多的仅是存在于理论研究方面。企业为了长期发展下去,建立出好的胜任力模型是非常关键的,实际使用中,务必要进一步将胜任力模型深入到实际运用中去,切实实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方静,陈建校,武小平.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13,(13):86-88.
[2]黄文韬,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胜任力模型视角[J].管理观察,2016(33):125-126.
[3]杨静,浅析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6,(07).
[4]田小平.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03).
[5]范远卓,陈博,胜任力模型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