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改革金融促进经济转型
2018-09-10黄志群
黄志群
摘要:加快我国经济和金融“双转型”,既是外部经济形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持续多年“高积累、高投资、高增长”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文章从金融转型推动经济转型的必要性、途径方面人手,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提出了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参考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融转型;经济转型;政策措施
一、转型实质:扩内需、调结构
长期以来,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靠出口消化高投资所形成的过剩产能拉动。2009年中国已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贸易出口国,但目前欧美等中国主要出口市场都深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高速增长已经不具有可持续性。同时,高投资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已经严重超出中国的承受能力,大量进口能源及各类矿产品则推高了各类大宗商品的价格,进一步侵蚀了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需要从两个层面推进中国经济转型。一是经济增长重心要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这需要从源头调整优化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内需;二是经济增长要由依赖㈩口规模的持续高增长,转向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这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现阶段中国宏观政策的着力点需要放在扩大内需、增加技术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三个层面。下一步应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但政策指向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应通过减税和增资两条途径,引导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二、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路径问题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因此,分析金融如何支持必须首先清楚经济如何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应该立足于本地资源,着眼于周边经济协作,融人某个经济体或更大范围经济的整体发展中去,这是经济转型的一条基本路径和原则。①关于“立足于本地资源”对于当地的资源应该全面认识、辩证的分析,也就是要全面掌握本地资源的类型、数量、价值,辩证地分析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开发利用的条件和效应以及哪些资源需要条件成熟时开发等等。以承德市为例,该市是一个复合型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可依赖的资源种类主要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据统计,承德市的土地总面积占全省的2l%;其中,草场面积占全省的43.7%,林地面积占全省的47.l%。承德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34种,矿产地180处,主要矿产探明储量均相当丰富,其中钒钛是国内除四川攀枝化之外的第二大蕴藏地,钼矿储量占全国第4位。水資源总量37.6亿立方米,占京津冀的12%;坝上年均风速2.1米/秒,全市日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降水适量。承德市属红山文化群,是清朝第二个政治中心,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全市有重点风景名胜区28处。②关于“融人某个经济体或更大范围经济的整体发展中去”正是区域经济与周边地区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和互补性,才为其在转型时提供了融入某个经济体或更大范围经济整体发展中的可行性。如承德市在资源的利用上与周边的唐山、鞍山、宣化、首钢等钢铁企业形成了上下游的供应关系,在水资源和农副产品供应上与京津形成了初步的协作关系,在旅游资源方面上也正逐渐与周边地区共享关系。目前,国家已经将环渤海经济圈定位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发展区,这就为所有该区域内的地区经济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所以,承德市在考虑经济发展转型中,必须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视角去审视和抉择。从微观角度是要考虑承德市本市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从中观角度是要考虑加强与京津冀经济发展相融合,从宏观的角度是要如何利用好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机遇以及如何更好地融人其中。
三、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一)支持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1.扩大小企业、民营资本进入行业范围。以法律形式进一步完善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拓宽民营企业投资范围,逐步降低民营资本市进入重点行业的门槛,优化民营企业投资结构,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为民营企业、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2.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组建国家级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多渠道补充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建立担保机构的准人、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拓展动产抵押范围,扩大用于没定担保物权的物的范围。3.进一步减轻小企业税费负担,包括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一定时限内减免企业所得税;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产业整合与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4.政府制定新能源、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方式,而非直接补贴,引导民间资本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壮大基础金融产品领域
1.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步伐,统一债券发行制度,推行市场化审批,减少企业债规模控制;放宽企业债发行主体的行业限制,改变目前以大型垄断企业为主的格局;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发行成本;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为小企业和中低信用等级企业创造债券融资渠道。2.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稳步发展股票市场,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吸引优质红筹股回归;以推出创业板为契机,为自主创新和成长型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3.推进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金融形态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多元化渠道。
(三)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1.逐步放开对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鼓励治理规范、经营良好的银行拓展业务边界,通过控股公司模式,发展保险、租赁和信托业务,加强对各类业务“防火墙”的监管,防范道德风险。2.鼓励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加快建立标准衍生产品市场,鼓励商业银行参与、设计、使用衍生产品;鼓励商业银行推行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强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探索为企业、私募基金提供多元化融资和投行服务,使商业银行参与到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中去。
四、结束语
总之,加快我国经济和金融“双转型”,既是外部经济形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持续多年“高积累、高投资、高增长”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加快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前言问题研究(2006-2007)[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