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2018-09-10杨光黄可可

环球市场 2018年18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杨光 黄可可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概念、质量管理以及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應用探讨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概念

混凝土材料在建筑材料中属于混合型的一种,主要的构成是水、砂石、水泥以及外加剂等。水泥在混凝土中主要用作胶凝材料,从而将混凝土内的各种材料凝合在一起,通过将混凝土搅拌从而得到基本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浇筑实际上就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将制作搅拌好的混凝土材料浇筑在建筑结构的模板中,并使其固定塑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现在我国大多数的房屋建筑采用的都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其具有较多优势,例如,施工比较便利,成本比较低,结构强度高,材料获取比较方便等。并且混凝土结构常与钢筋结合应用,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管理

作为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内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材料质量控制等工作是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此,水、水泥、骨料、掺合料等材料的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比,都需要进行质量监督与控制。对于水来说,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可以用于生活的干净的水,其它水源如工业废水、污水、海水等都不可使用;对于水泥来说,要按建筑工程方案严格选择水泥的品牌和标号,不同阶段、不同结构进行浇筑时,需要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水灰比的调配。水泥遇水失效,因此,在保存水泥时一定要做好防水防潮措施;施工中掺和的骨料应优先选择优质江砂或者河砂,混凝土工程项目应选择中粗砂,而泵送的混凝土应选择中砂,同时将砂率保持在3943掺合料在应用时,应注意其用量,对于其它改变混凝土混合物特性的掺合料,但其比例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要求控制。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前准备

第一,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查工作。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材料直接的影响着浇筑的质量,因此材料在运输施工现场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做好检查,尤其是对水泥和砂石材料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强度等级、品种、性能以及生产编号,确保施工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除了对施工材料检查以外,还应该根据施工建筑需求进行材料种类和数量检查,充分的满足施工设计的规范性要求,以此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对水泥和砂石等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进而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第二,混凝土运输和搅拌。混凝土运输和搅拌过程中,应该按照实际工程使用量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施工设备情况,选择运输和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和运输设备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及时安排人员检查和维修设备。建筑施工时不能由于设备故障完成施工停止,影响施工进程。由于混凝土具有保水性和粘勃性,加上外加剂的掺和下,应适当的调整混凝土搅拌时间,通常加入粉煤灰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lOs-30s.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求较高的浇筑施工技术,而主要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有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全面分层浇筑技术以及余面分层浇筑技术等。其中,对全面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来说,比较适用于建筑整体结构较小的施工,在全面分层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按照分层浇筑的基本原则进行,从下往上逐一浇筑,只有将下层结构浇筑完毕后才能够进行上层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方法与顺序上,可以沿着建筑结构的中心向四周浇筑,或者是由建筑的四周朝着中心方向浇筑,但是实际的建筑浇筑施工中,大多选用的都是顺着建筑结构的最长边开始浇筑。

1.分段分层浇筑方法

混凝土分段分层的浇筑方法适用于长厚度适中以及平面面积较小的建筑结构中,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主要按照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的进度要求进行,可以分阶段分层次的施工。建筑工程在浇筑施工的现场,经常会出现施工设备不够,或是施工进度规划与施工环节要求较高的现象,这时候采用分段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比较方便。分段分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也要根据浇筑的基本原则进行,逐层浇筑,当下层的结构浇筑完毕后,可以根据实际工程的进度与情况开展上层的混凝土浇筑。

2.余面分层浇筑方法

混凝土余面分层的浇筑方法比较适用于大规模、大面积的建筑结构施工,这种大范围的混凝土浇筑容易给建筑结构留下裂缝等质量隐患,所以,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注意事项:第一,要合理的使用混凝土浇筑的材料。建筑结构在进行大面积的混泥土浇筑时,一定要重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以及配合比,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还要针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定期的性质检验,避免混凝土材料储存失误导致受环境作用而产生质量变化,混凝土材料的变质会极大的影响到工程的浇筑质量。第二,余面分层的混凝土浇筑要从建筑的结构的底层开始,在浇筑过程中,还要做好振捣工作。混凝土浇筑从底部浇筑直到顶层,浇筑方向要形成一个斜面,并且要注意每次的浇筑高度不得高于3m,以免混凝土浇筑高度较高而带来结构风险;第三,用来振捣混凝土的振捣器,长度不得大于50cm。以免太长的振捣设备会影响到浇筑的均匀性,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3.抹压及覆盖表层

等待初凝以后,浇筑面积应能超出固有的建造面积。平均情形下的浇筑温度不可超越预设的温度数值,在一小时以内,不可变更温度。完成浇筑以后,着手进行抹压,它被划归养护步骤。完成抹压即可覆盖着表层,然后妥善养护。施工进展之中,养护被设定成必备的步骤。养护时段应能长于一星期,通常为半个月。针对构架固有的关键部位,重点设定养护,提升浇筑构架的总体性能。例如:针对基础地梁、浇筑的承台等,可添加PVC特有的套管。依循次序予以放线、浇水以便润湿。做好初始入场时的查验,设定养护次序。测量进展之中,先要寻找明确的标高控制线,投射于作业面;在这之后,顶板拟定的标高线应被引入偏短的钢筋,间隔可设定成200厘米。混凝土及场地内的砂浆可被同时浇筑,要提前十分钟。若混凝土自带的塑性偏低,施工以后的半天即可喷水,洒水并且养护。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需要对施工的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把握施工中的难点,对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解决,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增强施工的专业技能,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运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涛.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门窗,2016(02):74-75.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试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
就当前混凝土技术在道桥施工应用中的分析
对创新原则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