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研究

2018-09-10胡娜

环球市场 2018年18期
关键词:浇筑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

胡娜

摘要: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特点、现状以及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采取科学措施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为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莫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大混凝土,根据表面含义即可知道是指体积都比较大,其结构断面最小厚度都在80cm以上,混凝土工程需要量大,施工技术非常严格且要求很高,混凝土结构物由于温度的变化很容易发生温度变形。所以,防止使混凝土的整体结构不受到温度的影响,普遍会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加入一种试剂一膨胀减水剂。相关施工单位会采取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后期维护保养工作的完成,从而更好的完成施工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要合理搭配混凝土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形成自己的严密的有创意的计划,并且制定一套高效严谨的施工制度。在以上的这些条件中,合理搭配混凝土中各种成分的比例是基础程序,其应做到的是:既要保证混凝土的承压力,又要使水化热现象减弱甚至是杜绝;既要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和可塑性,又要尽量做到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调配比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点在于水化热,这就要求相关施工单位要尽量挑选水化热现象相对较低的水泥,除此之外还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的等一些灰类物质,这样做可以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可泵性和表层混凝土的承受能力,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水泥。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一)控制裂缝的措施分析

要想控制裂缝,就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砂石和水泥的比例,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水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减水剂,来调节水泥用量,在符合建筑要求的前提下,保证混凝土的良好性能。温差原因不容忽视,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防止温差过大,可以采用冷水将初始温度降低:若溫差在25℃以下,可以进行拆模;若大于25℃,应采取降温措施,降低温差后再进行拆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要有必要的监控,监测温度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记录,以便掌握温度的变化动态,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该确保地面是干净的,选择合适的砂石和水泥比例,合理控制初始凝固时间,必要时可人为地适当加长凝固时间,为热量的蒸发争取更多的时间。大概时间控制大3~4h内,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温度而中途加水的做法是坚决不允许的。浇筑工作开始后,要进行分区浇筑、分区处理,严格按照浇筑顺序进行。振捣过程要遵循快速插入、缓慢拔出的原则,才能使振捣过程更加均匀,增加混凝土的紧密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凝固之前要完成所有的浇筑工序,不得中断。所有工序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混凝土中心温度、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的测量工作。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每一层混泥土在被振捣完毕后应立即浇筑新的一层混凝土。除应考虑此条原则外,结构的大小、钢筋的疏密、混凝土的供应等因素都应考虑在内。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全面分层的方法,即在第一层混泥土还未凝固的时候,浇筑第二层。以此类推,逐层浇筑直至完成工序。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施工面积不大的工程平面。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法,从底层开始浇筑,逐层向上直至最后一层。如果结构的厚度较大时,这种方法就显得复杂了,但是分层分段的方法可以缓解单位时间内混凝土供应不足的问题。对于长度范围远远超过厚度的结构体来说,应采用斜面分层的方法,从下而上一次浇筑,保证斜面坡度≤1/3即可。

(四)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完成要进行最后一道抹压工序,之后要把表面遮盖好,一般选用塑料、油布等不吸水的材料作为遮盖物,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完导致干裂收缩。在养护过程中也要做好温度的控制,通常保持在15℃为宜,养护周期一般为2~4周为最佳,以保证混凝土能顺利的水化。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温差控制工作也不能松懈,降温法和保温法是常用的两种温差控制方法:通过冷却预埋在混凝土内部的水管来冷却水温降低混凝土内部热量的降温法,适合在混凝土浇筑的初期进行;保温法就是在混凝土外部通过一些物理手段来控制混凝土的外部环境温度,通常采用保温材料或喷洒热水的方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异。这种方法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使用。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一)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在配制混凝土时,严格按照科学的原料配比设计,需要有一系列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另外需要建立具有可行性的工作制度方法和质量监控体系。从混凝土原材料的购进、库存、转运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保证混凝土原料的质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求药与原则是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整体强度,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热化程度,在保证混凝土的可振捣性和较强和易性的前提之下尽量降低水和水泥的用量。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重点要降低其水热化程度,所以在选用矿渣水泥时主要考虑水泥的水热化性能,另外,通过掺入适当的粉煤灰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的使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程度,提高混凝土的可振捣性和强度,整体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防止发生裂缝。

(二)通过控制温度防止裂缝出现

选择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控制用水量和用水泥量,掺入适量减水剂和粉煤灰,严格控制砂子和各级石子含泥量,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振捣性、强度和水热化程度;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可用砂子表面斑盖、低温水冷却等方式降低搅拌温度,掺入适当的缓凝剂,延长混凝土运输时间等也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在浇筑时放慢浇筑速度,一是保证浇筑充分完成,二是保证热的有效散发。在大气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小于25℃时进行拆模。拆模后坚持检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及时采取防止开裂的措施。

四、结语

综上,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能够起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施工准备,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使每个工序和步骤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减少裂缝的数量。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控制,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质量控制,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招娣.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6).

[2]杨奕丰.浅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J].广东建材,2015(03).

猜你喜欢

浇筑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探究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冬季浇筑技术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蔚汾河特大桥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