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诗歌的高效教学
2018-09-10冯丹
冯丹
【摘 要】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承担着启蒙学生文学思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责任。学好语文是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较为基础,但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1-6年级的课程里包括学习拼音、认识并书写简单的汉字、阅读理解简短的文章、写作等等,这里我们主要探讨诗歌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怎样高效率的学习诗歌。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80
中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诗》三百,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的最早的诗歌。诗歌是一种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抒发感慨的文学形式,它不同于散文的辞藻细腻,一首诗寥寥数十字就可以深刻的表达作者所思所想。诗歌既包括古代诗词也包括现代诗。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诗歌大都较为浅显易懂,适合学生熟读背诵。许多诗词即使多年未见仍然记忆犹新,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样的诗令人记忆格外深刻,可见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对人的影响深远。另外,优秀的诗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小学阶段塑造学生的文化内涵,为后期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探讨小学语文诗歌的高效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由表及里、感受诗歌美
(一)领略诗歌音韵美
诗歌有一个突出特点:具有音韵美。婉约清新的诗歌令人口角噙香,读来不禁轻声细语;豪放壮阔的诗歌令人心潮澎湃,读来需得铿锵有力。再有,诗歌注重韵律工整,平仄相对。小学语文学习伊始就是学习拼音,学生需要大量的读诵文字,这时大声的朗读课本中的诗歌,可以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韵,在平仄起落中感受到文字声韵的魅力。收录到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诗歌往往篇幅较短,适合语文初学者阅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大诗歌朗读的分量,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的魅力所在。
(二)领略诗歌画面美
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诗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朗读,可以进一步深入到诗歌的画面感中。
1.画面美——易于联想。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后,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诗人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可以想象出诗人孑然一身,独在异乡,遥望窗外的明月,思念起故乡的亲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剖析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一首诗歌具有了画面感,可以摆脱文字的束缚,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带他们领略庐山瀑布的壮阔、初夏小荷的秀美、儿童散学后放飞纸鸢的天真烂漫。
2.画面美——色彩搭配丰富。代诗歌中不乏色彩元素的出现,小学二年级课文《赠刘景文》中,一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鲜明的在我们眼前呈现出秋日的景象;再如《春日》中的“万紫千红总是春”生动的展现出了春天百花齐放的灿烂景象。诗歌中的多样色彩为诗歌进行了精彩的点缀,使诗歌摆脱沉闷与沉重感,也让学生更好的将诗歌更好的转化为画面感,对诗歌加深理解。
3.画面美——动静结合。诗歌中往往具备多种意象,组合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单纯的静物或许会使诗歌禁锢在纸上,缺乏灵气,单纯的动态又不免陷入聒噪。而优秀的中国古典诗歌很好的做到了动静结合,杜甫的《绝句》一诗极为绝妙,前两句里的黄鹂与白鹭动态感十足,仿佛跃出纸张,后两句里却是静静地停泊了船只。动静结合体现了充满灵气的画面感。
(三)领略诗歌意境美
学生在认知到诗歌的外在美后也应当深入体味诗歌内涵。老师应当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诗歌。诗人写作诗歌必然是有感而发,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在內,学习诗歌时应当事先对诗人本身有所了解,再次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空环境、时代特点。譬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就萦绕着忧国忧民的哀伤;李白生在盛世,且生性洒脱,他的诗就具有浓浓的浪漫主义色彩。老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诗歌的作者,设想自己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如果自己远在他乡,如果自己所处边疆,会有怎样的感想。意境美自然也是情景交融之美,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可以从诗中意象入手,如出现大雁、柳枝、明月,可以想到思乡之情。小学诗歌中的意境一般不会过于沉重艰涩,对学生加以引导提示,就可以收到效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让学生借助诗歌的鉴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多种方法并用,提高诗歌学习效率
小学生接触语文较为浅显,因此对诗歌的学习不可过于深奥,以免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对诗歌失去兴趣。
(一)注重积累
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应当开始积累古诗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积累诗歌首先要熟读,除去学习课本里的诗歌外,老师还可以结合课程标准,选取一些课外的诗歌让学生积累,扩大阅读量。每天学习新诗歌、复习原来所学的内容,逐渐的让学生背诵。在检查背诵成果时,也要注重检查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比如采取速写比赛的方式,出一张诗歌填空的试卷,规定时间内,几组学生答题最多者获胜;再如,采用“飞花令”的方式,提出关键字“花”“月”“酒”等,学生们答出含有这些关键字的诗句,回答多者获胜。
(二)整体把握,切忌钻牛角尖
在教授诗歌时,要注意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想象力奇特,但知识储备有限,且思维较为简单直接,面对困难容易放弃。如果在学习诗歌时,过于追求深刻,咬文嚼字,会使学生感觉诗歌枯燥无味,不能领悟诗歌真正的含义所在。应当做到整体把握诗歌大意,由学生自己挖掘内涵,开发想象力与实际应用与能力。结合前文所说诗歌具有音律美,老师可以举办诗歌朗诵大赛,借此机会为学生指导朗诵技巧。一方面让学生在朗读诗歌时,感受抑扬顿挫的声韵魅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上台讲话的勇气与自信。结合诗歌的画面美,可以与美术老师交流合作,指导学生进行诗配画,即选取一首喜欢的诗,根据诗文意象,画一幅画,这样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记忆。结合诗歌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根据喜好,创作舞台剧,老师在剧本写作中给予指导,由学生扮演诗歌中的人物,更加深入的体会诗歌内涵,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三、结束语
诗歌是文学长河中璀璨的一颗星,历经千百年的历史,仍然触动人们的心灵。读诗使人灵秀,在文化知识奠基的小学阶段,让学生领悟诗歌魅力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应当借用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的方法帮助学生爱上诗歌,高效率的学习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