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2018-09-10邓明凤
邓明凤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则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当两个重要的教育环节被放在一起时,所考验的就是教师制定合理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只有这样,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75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合理科学开展教学的方式,它包含了教师的教与学兩个方面。小学教育有着其特殊性,如果教师不能在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率将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将难以提升。所以在教学中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下列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完善课前准备
(一)创新理念,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性
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性长久以来禁锢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追根究底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教学需求,教学改革意识没有得到强化。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性。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教学创新意识,不仅要有改进自身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法的自觉性,还要传递学生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推动教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接轨。另一方面,教师要有创新教学理念的实践。教师要主动了解最新的教学资讯,学习名师教学理念和方法,乐于教师内部交流学习,善于总结思考,并敢于将学习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通过这种方式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课堂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二)充分备课,打好课堂教学基础
1.备学生。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教师投入精力了解和熟悉。特别是小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心理特征突出,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因此更加考验教师结合学生主观因素与教学实际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将这部分内容纳入备课环节,主动与学生沟通以及询问任课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并将其反映在教学方法的制定中。这样教师才能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发挥学生的独特性,推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2.备教材。小学语文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将教材解析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教师备教材首先要读通教材,即明确重难点知识的位置分布,前后联系。其次要读懂教材,即明确教材组成结构意义、课程核心、教学目标。最后教师要读厚教材,即根据已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增加课堂教学的层次性、丰富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关注课堂教学
(一)注重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一个初步构建学生课程认识,塑造良好课程形象的关键步骤。虽然这一环节长期以来遭到教师的忽视甚至忽略,但它却发挥着难以取代的作用。课堂导入的目的多种多样,有温故知新、引发联想等,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明确课程导入目的,然后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课堂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式发挥着迥然不同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段视频或者音乐,朗诵一段教学文章,提出一个思考问题等,通过这些方式向学生传递上课的信号,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学生缺少课程导入环节,将会浪费较多的时间调整状态和跟上教学节奏,从而造成课堂效率的下降,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导入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强调课堂互动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而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课堂。如果一堂课下来只有教师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课,那么这堂课就是无效的。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鼓励学生在思考探索,互动问答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要提升提问的技巧。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善于借助他们所喜爱的动画角色、说话方式进行提问。同时教师要注重提问具有启发性、现实性、趣味性,避免无意义问答,提高互动环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要丰富课堂互动形式。除了传统师问生答的形式外,教师还要挖掘生问生答、生问师答的潜力。教师一来可以转变自身职能,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理解学生的想法。二来教师可以建立学生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三)利用教学工具
教学工具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重要道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工具有许多,例如多媒体、挂图、识字卡片等,这些教学工具实现了教学形式的转变,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举个简单例子,老师教学生学习古诗《静夜思》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朗诵视频,展示相关图片,达到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PPT,用丰富的色彩、有趣的画面赋予教学生动形象的特点,提高语文教学内涵和课堂教学效率。
(四)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端”,这句话揭示了学习习惯指导学习的重要意义。小学生大多缺少系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习整体性方面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任务的习惯。从课堂学习方面来看,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坐姿、握笔方式,形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意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出于对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考虑,也是出于培养学生长久学习动力的考虑。
(五)开展课内游戏
从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来看,课堂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途径。无论是从游戏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还是从游戏突破教学难点的优势来看,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将会成为必然趋势。教师开展课堂游戏要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牢记游戏的简化、趣化作用,不断丰富课堂游戏形式。游戏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如果主次颠倒,不仅会破坏课堂秩序,还会丧失课堂游戏的真正作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创新、改进、实践,将他人的教学智慧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但是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对象,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