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18-09-10刘璟

南北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语文培养

刘璟

【摘 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生学习语文学科至关重要,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只停留在表面,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培养 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64

语文学科由语言的构建、对文化的理解、发展性的思维和审美的鉴赏能力组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与发展性。学习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分数的提高,更是为了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思想的启蒙者,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分为以下的四部分。

一、语言的构建

语言的构建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主要是培养学生说与写的能力。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是口头语言,大部分人认为口头语言仅仅靠平时的说话就可以学习,其实这个想法大错特错,口头语言还包括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方式,语言并不是像算法一样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习一门语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教学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所以更注重于学生写的能力,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课堂上添加更多的互动,让教师来聆听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不是单单注重教师讲的内容。书写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应注重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当你了解其魅力后,你就会慢慢喜欢上语言。例如“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不同的话却代表相同的意思,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文字游戏待学生去发掘。当学生有兴趣探寻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后,就能体悟语言章法逻辑。书面语言是指人们在书写和阅读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在口头语言产生后才出现的,高考基本是对书写内容的考核,在互联网出现后书面语言渐渐被人们所忽略,而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我们会常常用到书面语言,所以教师应也应注重书面语言的讲述。只有在学生了解学习到语言知识后,才能更好培养语文学科素养,从多方面学习掌握语文学科。

二、对文化的理解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学习中国文化有一定困难性。语文课本中课文包括教育、历史、哲学与道德,教师应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让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这些问题。例如高中课本中文言文反映的古代文化成果,对不同人有不同的称呼,在不同场景对相同的人更有不同的称呼。对教师来说,不仅应该让学生知道不同语境中使用怎样的称呼,更应让他们知道为何要这样用,套用古话来说就是应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中国历史悠久,大约已经有4600年,要学习语文就应全方面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系统的理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中国文化包容万千,要想深入了解学习中国文化仅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布置课后让学生了解中國文化的作业,或是在课前三分钟来讲述少部分中国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样或许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进而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

三、发展性的思维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一定相同点,与数学一样,都需要发散思维。很多人认为语文仅仅是需要背诵的学科,其实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大错特错的,实际上语文更需要学生有发散性的思维,才能深入思考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和角度去设想多种答案。众所周知,语文并不是一门死学科,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固定解题思路和解题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不要给学生形成语文只有一种答案的感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更好的学好语文学科。在高中时期,学生大脑基本发育完全,应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阅读文章时的发展性思维,不能从单一层面来思考问题,学习语文也是需要发散性的思维。

四、审美的鉴赏能力

高中生应该注重审美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也应培养审美鉴赏力。欣赏能力就是对文章和课文的理解与喜爱,鉴别能力就是对文章好坏,作者思想的鉴别,对一篇文章的鉴赏即能力也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审美创造的培养,这有助于审美鉴赏的提升与发展。审美的鉴赏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学习语文并不是学习其中的一部分,而是应该全方面的系统学习,只有在系统学习到这些知识后方能系统学习语文学科。高中是一个学习的重要阶段,语文也是高中全部学科的重要一部分,语文的学习也是高中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言的建构、对文化的理解、发展性的思维和审美的鉴赏能力是构成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就应从这四方面入手。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知识的传授者,应从这四方面入手,才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质。语言、文化、思维、审美都是语文学科不可或缺的四个重要部分,作为教师来说,需要提升学生这四方面的基本素养,才能培养自己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也是教学中的一部分。教学过程中课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堂师生的互动是反映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体现一个教师的教书水平应从授课的知识和与学生互动两方面来衡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教师也需要提高与学生互动和交谈的水平,才能让学生更好理解语文学科,学生的理解要比教师的讲述更加重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感兴趣才能去更好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课堂这一类的活动来提高课堂的互动,通过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己通过游戏理解课文。才能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例如学习语言时,可以通过各种语言文字游戏,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语言文化的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需要依据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而作为学生来说,需要跟随教师的脚步,同时自己独立思考,来完善本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整体,学习不仅仅学生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高中语文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