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方法解析

2018-09-10杨德斌

南北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转变策略成因学困生

杨德斌

【摘 要】在初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无疑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是最难学好的一门学科,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所以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他们认为学习数学的难度很大。所以就不可避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大量数学学困生,最终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45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一)小学数学基础不牢固,对初中数学知识缺乏理解

很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知识没有进行一定的理解,认为一两节课不听或者在课堂上开小差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初中数学知识比起小学阶段的数学更加抽象,对学生逻辑思维上的要求更高,而且在课堂教学内容上的连贯性以及知识之间点的衔接性都比较强,很多学生一两节课掉队之后,在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就会显得很吃力,在内容的理解与知识点的回顾上就会与其他同学产生明显的差距。

(二)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一旦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就会很容易在学习上形成学困生,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很多学生感觉数学太难,一上数学课就听不懂,又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对知识点死记硬背,渐渐地就对数学提不起学习兴趣,会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慢慢地就成为数学学困生。

(三)教师对数学学困生的不重视

很多老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活动中对于那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在數学课堂上几乎看不到学困生的身影,老师一般都是对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提问,不会把精力过多地放在数学学困生身上,这就导致了数学学困生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既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变,也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变策略

(一)给予数学学困生一定的重视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老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给予学困生一定的重视,多和他们进行沟通,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一些较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且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知道其实他们也能回答数学问题,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课堂练习中,加强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尽快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困生学习信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多以老师一定要给予数学学困生一定的重视和关爱,而不是把精力都放在优等生身上。

(二)加强对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很大部分数学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的方法上都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对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的方法上有着及时有效的指导,优化他们在数学上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困生更多的是要以鼓励为主,可能他们在课堂上思考一个数学题以及完成一道数学题的时间较长,但不能因此就责怪他们,反而要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以及肯定,老师的肯定对学困生来说将会是一种很好的推动作用。在课堂上指导学困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做好课前预习,熟悉老师要讲的教材以及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也有利于学困生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这对于他们摆脱数学学困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三)优化课堂教学、为学困生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优化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营造学习氛围。首先,教师可以加入课堂提问环节,发散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提问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面教学的开展提供依据。为了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困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多媒体上电视塔和山峰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开展教学。另外,针对一些学困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图像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发挥评价机制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努力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体系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完善教学体系,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日常训练中的情况等为依据,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时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应该消除教师课堂上的消极因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行为、教学方法等都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会有一些行为失范的现象,对学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比较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甚至一些教师会体罚学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平等的对待学生,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学困生影响班级的整体成绩,因此一些教师对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偏见。尤其是学生犯错时,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言语过重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还不成熟,他们还处于思想完善的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犯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

总之,实现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变的教学任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不断的努力,激发数学学困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把数学学困生的转变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泽敏.“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与对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0).

[2]李秋实.激发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J].职业,2017(11).

[3]朱念.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变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

猜你喜欢

转变策略成因学困生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分析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探究学困生转变的策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有关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观念的有效转变策略研究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