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8-09-10陈红英

南北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合作小组

陈红英

【摘 要】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就备受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在初中语文的教学环节当中就需要注重提高课堂质量,保持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使语文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现就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展开如下讨论。

【关键词】计划工作 合作小组 学生主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29

可以说学生花时间温习与加快教学进程是两个相对的方面,既要兼顾效率又要保证学生学有所得,这对教学方法的转变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在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所保障的前提下,笔者在此从教师的工作环节、合作小组、学生自主这三个方面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使得语文教学更具有效性。

一、教师需要计划好工作环节,使教学方法有条理的实行

(一)课前积极准备教学方案

初中语文教学大部分都是从短文、诗词、文言文入手,像那些零散的知识非常少,这就要求语文的教学工作需要有逻辑有条理的进行,教师在课前应该对教学环节进行梳理,把知识点层次分明的在教案上罗列出来,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板书能清晰地烙印在人的脑海中。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听课效率,如果教师能够将教案准备得更完善,使得授课的过程有丰富的讲学内容,那学生也会在课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课堂上因材施教

像是语文这种科目在大多数人的学习中都有着不同能力的体现,比如有的学生平日里爱好阅读,那他在写作上肯定会强于那些日常积累比较少的同学,所以说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出现成绩上的分化。为了能够缩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教师在课堂上就得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待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都能够在每日的学习中能有所收获。在这里笔者想说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比如背诵能力差的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多让他们背诵诗词,锻炼记忆的能力;而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当小老师,提高语言组织的能力。可以说因材施教的方法能让课堂上众多学生接受,使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

(三)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并按时抽查学生作业情况

每门学科尽管在课后都会布置作业,但学生是否真正用心完成是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考验学生在平日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更重要的是检测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监督能力,有的学生会因为教师工作上的懈怠来采取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完成作业,为了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教师应该主动检查学生的作业,再对他们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估,这种方式会让学生从自身的作业情况中总结反思,以便以后能够减少错误的再次发生。

二、创建语文合作学习小组,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一)小组之间合作讨论问题

初中语文在试题考核的过程中对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测试,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上的各种能力。而语文测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果都需要花时间去讲解,这就会使得教师的课堂效率低下,不能跟上教学进程。因此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组成员之间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讨论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措施一是能够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二是能够锻炼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

(二)小组对每日的学习状况进行汇报反思

小组内部每个成员的学习状况是截然不同的,可以通过汇报反思的形式对每日的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小组把那些没有搞懂的知识点逐个罗列出来,这样可以方便教师在收到汇报后及时地在课堂上解决。

(三)小组之间开展丰富的趣味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在提高有效性方面可以从提升学生兴趣方面为主,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因为学生在有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后,会产生自主研究的动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可以从丰富的趣味活动入手。中央电视台上就曾举办了《汉字听写大会》,将听与写两种能力融为一体,考验人平时的文字积累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把小组作为一个单位,开展类似的语文趣味活动,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小组成员之间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在比拼当中寻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教学在知识的累积中变得更有意义。

三、课堂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一定程度上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但真真正正在课堂上占主导的还是学生。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有所收获并显著提高课堂质量,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每个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都有着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在这当中往往会产生出许多疑问,若是在课堂上不能及时提出来,那会一直成为问题遗留下来,到学生开始复习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弥补以前漏下的疑问,为了能够使得学生的问题尽快解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缺乏信心而导致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后会显得很愚笨。其实评判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并不是他的成绩有多么优异,关键是他能够主动去钻研学习并踊跃提出自己的建议,这类学生才是教师愿意去帮助并解决问题的人。

(二)语文教学中凸显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語文的学习过程中包含了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知识积累能力,这些不单单只是在完成语文作业或者测试的时候需要具备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在平日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展现自己的能力,那些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就可以辅助老师讲课,文字功底强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即兴创作,至于知识积累强的学生可以每节课为同学普及一些语文的实用知识,简而言之,语文能力的综合培养是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主体性的作用

讲学过程中不单单是教师一个角色,往往在许多环节上都应该由学生参与,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多动脑筋思考,让他们在无形当中能够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降低对教师寻求帮助的依赖性。

四、结束语

关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过去的基础上得以创新,还需要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尝试去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合作小组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基于特质分析的小组分工与座次研究
高中学生合作小组建立与运作的基本原则
中职生自己动手制作应用文写作模板的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