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NKI期刊数据分析的南京工程学院学术影响力研究

2018-09-10游林豪吴晨露

环球市场 2018年18期
关键词:工程学院发文期刊

游林豪 吴晨露

摘要:[目的]为研究过去近20年南京工程学院的学术影响力的阶段特征及发展态势。[方法]本文基于2000年-2017年CNKI数据库,利用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作者单位的核心期刊论文相关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南京工程学院过去近20年学术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6和2007-2017。前一阶段大致呈现出自然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如机械;而后一阶段则不断有社科类学科关键词,如“大学生”“高校”,以及“互联网+”模式影响下出现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结论]南京工程学院学术影响力仍在蓬勃发展,并且逐渐多元化。

关键词:量化分析;学术影响力;南京工程学院

一、引言

学术影响力指的是在一段时期内,学术期刊对于其所处的学术研究领域科学研究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它受期刊学术质量和论文数量的协同影响,是期刊在科学活动中作用和价值的体现,也是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濟效益的综合反映[1]。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网络期刊数据库成为了学术信息用户常用信息资源的主要类型[2]I3]。故本文拟以南京工程学院2000-2017年间,由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以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中国知网平台数据库,来研究该校学术影响力。南京工程学院是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由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4],目前其学术影响力无法与重点大学相比,某种程度上其学术水准也未完全发挥。同样遗憾的是目前关于南京工程学院乃至整个江苏省的工科类本科院校的学术影响力研究极少。作为迅速发展的新建工科类本科院校,南京工程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值得进一步分析。笔者以来源于2000年-2017年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下简称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献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发文总量、基金比、核心比、核心期刊题录的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发文总量与核心比、基金比;

(2)研究层次分析;

(3)关键词分析。

笔者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问题主要有:(1)回溯南京工程学院建校史,曾由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核心期刊题录中混杂有部分通知等文字材料。上述问题造成部分有效数据缺失,和无关数据的冗余。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以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为主要来源,辅以CNKI全部期刊(包括SCI. El,CSSCI),利用作者发文检索关键词“南京工程学院”及其合并前身的名称,限定时间跨度为2000年-2017年。具体采集发文量、核心期刊、基金论文等指标,在2018年3月9日19时对发表在2000年-2017年间的学术期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作者单位属南京工程学院(包括合并前院校)学术期刊发文量10765篇,其中包括核心期刊3555篇,人工筛选后得到有效数据3077篇。笔者参与原始数据的采集、筛选、校对,最大限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学术指标的量化,得到若干研究图表验证本文分析结果。

三、内容层次及研究方向

(一)发文总量

发文量是指期刊在数据库中的收录的文章数量,在学术方面,论文是“硬通货”,所以笔者以发文量作为评价学术影响力的最主要指标。

笔者团队在CNKI以“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关键词进行作者发文检索,设定年限为2010-2017,统计CNKI中收录的期刊发文总量。经统计,南京工程学院2000年-2017年发文总量10765篇,年均发文量598篇。由南京工程学院发文量年趋势发现,年期刊发文量与年份呈正相关态势分布,总发文量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0年-2011年,这个时期的发文量年均增长较大,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体现出并校十年内蓬勃的学术发展氛围;第二个阶段为2012年-2017年,这个时期发文量有增长幅度较小,数量趋于峰值稳定,这从侧面说明了南京工程学院的学术发展正在趋向稳缓。

1.核心比

核心期刊是指有关学科的关键期刊。普遍指所含专业信息多,质量高,足以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本重视的专业期刊。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在文献情报源的实际分布中,存在着一种核心期刊效应,即某一专业的世界上的大量科学论文,是集中在少量的科学期刊中[5]。笔者团队采集发文量操作基础上,勾选核心期刊,统计CNKI中收录的核心期刊总量。经统计,南京工程学院2000年-2017年经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3913篇,由分析所得的可视核心期刊增长量与总发文量趋势大体相同。

笔者以年计量核心期刊/总发文量数据,得到南京工程学院核心期刊所占总发文量百分比。不难发现,其核心期刊在总发文量中所占百分比在2000年-2011年整体趋于上升,从2000年的29.66%到2011年高达43.64%,而2012年-2017年又呈现一个稳定趋于下降的势态,虽然其中出现最高峰45.56%,但是整体来看趋于平稳,回到2017年的32.61%,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笔者所认为的南京工程学院学术发展蓬勃期已经在2011年左右出现,而近些年的发展正在趋向平缓、稳定的观点。

2.基金比

基金论文是对于期刊论文质量与研究意义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基金项目的级别与期刊论文质量呈正相关。

笔者团队在采集发文量操作基础上,对基金论文条目进行加总。经采集统计CNKI数据库的南京工程学院基金论文,得到2000年-2017年发表基金论文4O2O篇,占到总发文量的37.3%。以时间序列来看,南京工程学院基金论文的发表收录量逐年上升,趋向平稳,2012年-2017年基金论文均占当时年份总发文量45%以上。以基金类别来看,南京工程学院国家级基金论文占到总基金论文数的3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占比较大。

(二)研究层次

I.领域分布

笔者绘制出图1研究层次分布及发文量,不难发现南京工程学院在工程技术(自科)和基础研究(社科)领域,有着总量大、增长率总体较大的特点。工程技术亦称生产技术,是人们运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成果,完成改造自然的技术。基础研究是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的一大领域。由此看见,南京工程学院呈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同步快速发展的趋势,并且工程技术指标不断高攀,发展迅速;而基础研究指标就2017年截止,已经在2014年内出现最高峰,笔者大胆预测,南京工程学院未来工程技术领域将继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研究领域稳步跟进。

2.学科分布

将南京工程学院学科分布占比前十的学科用折线图显示(图2),可得该校对高等教育和电力工业的研究热度从2011年开始,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可以大胆推测南京工程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趋于稳定,将着重在工程技术如电力工业和基础研究如高等教育方向有新的发现。

(三)关键词分析

期刊论文元数据即为描述期刊论文的基本信息,通常包括: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分类号、作者、作者机构、刊载期刊名称、参考文献等基本信息[6]。笔者团队使用高级检索,限定作者单位为南京工程学院或者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或者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规定年限为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选定核心期刊栏口,从中国知网下载检索到的南京工程学院核心期刊题录信息,并保存为EndNote和RefWorks格式,以期对南京工程学院学术影响力做深入了解和研究。

原下载到题录3555条,经过人工筛选,剔除不符合要求和不完整的题录478条,最终有效题录为3077条。

笔者团队使用CiteSpace对题录进行分析,将在CNKI中下载的RefWorks题录转为CiteSpace可读取格式导入,导出信息列表,取前10个关键词制成以下表格(表1部分关键词频次统计图),关键词“仿真”、“高校”、“神经网络”等,均与研究层次中工程技术(自科)和基础研究(社科)领域高度契合,表征南京工程学院现有学术领域和预期的领域。

从表中不难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前十个关键词中,首次出现均在2000-2006年期间,期刊发文频繁,图中显示较为密集,学科分布广,领域触角涉及多,也引证了笔者提出此阶段南京工程学院学术发展处于蓬勃期。

笔者紧接着借助CiteSpace用相同的操作研究2007-2017年限,导出可视化结果,发现2007年-2017年發文总量趋缓,学科分布依然增多,可见知识共享时代的到来,对南京工程学院的影响。取前10个关键词分别为:“仿真”“大学生”“数值模拟”“高校”“镁合金”“数控机床”“力学性能”“对策”“有限元”“神经网络”。不难发现,与2000-2006显示的高频关键词吻合度高达70%,某种程度上也可表明南京工程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未来趋势。

四、结语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采集到的南京工程学院期刊发文总量及核心比、基金比,以及核心期刊关键词等进行综合量化分析,探究南京工程学院学术影响力得到结论如下:

(1)从宏观上看,南京工程学院学术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自动化、数控等关键领域有较长一段时间的研究,研究热度不减反增,随后又融入神经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可见该校学术范围不断拓宽,紧跟“互联网+”的时代趋势。时间细分上,南京工程学院学术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6和2007-20170前一阶段保持速度快,总量大的特点增长,出现工程技术迅速发展、改进的趋势;后一阶段则高指标趋缓,某些领域如基础研究(社科)出现极大值。

(2)保持着学术影响力上升的势态,但其中的缓稳、曲折也提醒着学术期刊的研究对象、范围、学术期刊的质量等因素对学术影响力的发展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后期“改革”、“创新”等关键词的出现,也提醒着南京工程学院优化调整研究方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何学锋,彭超群.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J].编辑学报,2002,14(4):238-240.

[2]胡昌平,贺娜,张俊娜.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信息查询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223-225.

[3]方胜华,王俊杰,韩真.高校教师信息需求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浙江部分高校为例[J].图书馆,2009,2009(3):56-58.

[4]学校简介.南京工程学院网[EB/OL].http://wwwnjit.edu.cn/xxgk/xxjj.htm

[5]学术百科.知网空间[EB/OL].http://wiki.cnki.com.cn/.

[6]徐浩.中医学学科交叉知识发现及可视化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工程学院发文期刊
刘伟作品
Reflections On Children’s English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期刊审稿进度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3D毕业照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