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中通信运行方式管理系统的应用
2018-09-10刘国胜马金全田杨
刘国胜 马金全 田杨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电力工程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当中,让其建设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因此保证良好的资源运行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电力资源规模增加对于控制难度有所增加,如果仅仅是采用传统人工控制模式,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力资源已无法相适应,因而一些电力企业为了实现电力资源顺利运行,采用了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运行方式,提升了对信息的可控效果,也保证了信息的稳定性,下面文章对通信运行系统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讯运行;管理系统;应用
一、电力通信网运维现状分析
首先,电力通信网主要凭借光通信,在这一条件下发展语音交换网、数据网、视频会议体系以及电力线载波等,类别众多。区域网、省网、主线网运用各种厂家生产的不同设施,利用自身的网管展开监督和控制,包括维修与操控等,彼此自成一派,限制了运维的速率。其次,电力通信网重点在于处于电网几点维护等掌控类讯号的传递问题上,掌控类讯号的稳定传递是电力通信保障电网可靠的基础。所以,一旦通信维修、解决问题、业务划分等触及这些随时掌控业务时,便要事先做好全面的思考以及N-2和N-1等精准的剖析。然而以往列表以及图形的形式监管措施,导致材料不健全、不一致、不精准与不相联系,致使工作差错与业务不能进行的状况随处可见,速率慢而且为运维作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再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依然是客户投诉、工作人员电话上报维修人员的落后方式,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还不方便监管、记载与统计,无法符合电力通信进步的根本要求。最后,应急通信网,在面对自然灾害过程中会肩负传输电网掌控讯号的责任,然而这些主体专网以及跨公网,还有区域专网,利用卫星或者光纤等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的线路,其技术功效、通断转光、参数状况等,电力通信运维部门仍然不存在与之相匹配的措施及设备区展开监管和控制。
二、电力信息系统运维时的技术特点
所谓的电力信息系统运维工作,其实是由上级的指导单位直接对电力信息运维设备进行停电和送电的操作。在实际的运行状态下,电力信息设备根据相应的规范要求来对变电运维设备进行跟踪维护和保养,此外也会对变电运维进行全方面的技术跟踪和加强,因此,一般也称电力信息运维工作是一项自动化的设备。因为电力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是非常多的,所以其输出值在设备环境显示下就表现得非常复杂,并且考虑到每一个电力信息变电站的性质是不相同的,因此我们需要对电力信息系统在运维时的技术特点进行考虑,并运用电力信息系统建设的广泛性来找出技术方面的指导特点,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电力信息系统在运行时显得非常复杂,所以其配备的工作人员就非常多,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格尽职守,做好其本职工作来保证电力信息运维系统能够稳定工作且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其次是电力信息系统运行时所需的检修设备非常多,这也会影响电力信息系统运行时的技术层次。
三、系统的应用
(一)需要专业的部门机构
为了保证通信运行过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有关电力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形成技术强的机构以及部门,此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保证有着高超的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经验能力。整个机构部门通过通信过程的协调以及系统运行方式的合作过程,完成系统运行、监测以及工作成果的工作内容。另外机构中管理人员还需要对通信方式以及运维管理部门工作采用的工作制度、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范围等加以充分调查和了解,明确对各项工作的划分,各司其职,落实个人责任意识,从而更好的实现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的有效运行和信息利用,这也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实际运维效果,当然从专业机构的运维系统了解来看还是相對比较缺乏的,采用的运维工作制度也不够规范,这导致了电力通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工作中需要对此工作加以强化和完善。
(二)明确技术实现
1.数据建模
在通信运行管理的整体系统中采用的数据接口以及各种模型处理过程都需要更加的标准化和专业化,从而提升对各种资料的优化整合,实现管理效率,提升运维管理运行中各项数据的可靠性,在信息通信运行中对各种数据加以记录,实现规范化建模过程,因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①对通信运行过程中正常运行的建模属性加以完善,做好其适用性控制。在实际工作中运行管理系统并不是对有所属性开展建模,而是对各种属性系统加以分类,实现一类事物的属性确定以及建模。②通过对近年来通信方式系统的资料开展统计和分析,实现了未来更加专业建模框架的基础和依据,进一步提升了数据建模效率。
2.管理过程
在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闭环管理工作发生的频率相对比较多,因而也是最为容易发生问题的一个环节,发生这种闭环现状的原因主要是从其业务故障上加以分析。对闭环问题加以管理控制,提升运维管理的工作效率,需要对整个信息通信过程做好流程的确定,通过管理工作中各种功能模块核心技术的引入,获取功能模块的支撑之下,实现通信运维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处理过程。流程管理系统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实现了自动化以及标准化管理过程,在信息技术平台调整下,统一处理业务中方式的采用,进而推出适合现阶段通信运行方式管理系统的业务要求的管理流程,使其工作的内容更加规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电力通信网运维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研究出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同时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全面推动我国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宁哲,李巍,苑宏宇,刘惟秀,王帧.电力通信运维外包业务模式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13(12):34-39.
[2]高雪生,陈兵,韩春雷,唐云善.电力通信运维管理风险评估研究及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3,11(09):49-53.
[3]鲁春丛.通信运维管理发展趋势[J].中兴通讯技术,2010,16(0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