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解析
2018-09-10贾阳
贾阳
【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的奠基石,基于此对学生进行数学的相关教育不仅是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从基础教育中就向数学教育投入了大量时间与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但遗憾的是,这种教学仅仅围绕了基础的数学运算能力教学,而没有引导学生对“数学”这一概念本身进行深入地分析与了解,自然不利于学生日后对数学学习产生完整的认知。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进行系统化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引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4.101
就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所在。但是就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数学概念显得笼统,较难理解。因此,对于概念教学,只有使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概念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对中小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更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加强概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构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具有反向对应的关系,比如由加法的概念到减法的概念,外延变小,但内涵却变大,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之有效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得到提升,甚至可以使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数学计算能力得到加强,因而要想构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一定要高度重视概念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向,教师只有通过加强概念教学,使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概念并且受到灵活应用,才能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小学数学概念具有多样性、直观性、描述性、阶段性等诸多特点,教师在开展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理解能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概念教学。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应该采取的策略
(一)强调数学概念的印证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完善,它直接推动了课堂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和教师教学思维的有效转变,指导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成果,更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逻辑思维提升,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目标也同样如此。在課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分享和体验来印证数学相关概念。例如:在小学数学《倍的认识》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采用问题设疑的方法,引入“倍”这个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学生社会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来展示“倍”这个数学概念和运用条件。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后,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挂件、游戏教学和案例教学来展示“倍”的本质,真正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最终有效印证了“倍”这个数学概念。
(二)注重从生活中寻找原型,引入数学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事物都可以作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学习的感性材料。此外,受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与其所学概念有关的原型或者将所学数学概念进行生活化、具体化的处理,以此唤醒学生的有关生活体验。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获得对数学概念的充分理解。比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找到许多角的原型,如红领巾、三角尺、交通指示牌等物体,使学生初步感知角,建立关于角的清晰的表象,再引导学生从这些原型中抽象出角的概念。
(三)创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重视教学方法创新,使概念教学能够更具有灵活性,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我在开展概念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了多元化的方法,比如我将“演示教学”应用到概念教学当中,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概念进行教学的时候,让学生通过演示,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让学生分别用固定长度的3根小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用4根小棒钉成一个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先后拉一拉三角形和四边形,观察一下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大小、形状都有哪些变化,并且还将三角形与四边形进行比较,小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一概念,通过由“抽象概念”到“具体实践”的转变,使小学生深刻的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再比如开展“米、分米、厘米”等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准备不同长度的小木棒,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小学生在直观上认识长度单位,这种使小学生脑、眼、手并用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数学概念。
(四)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和理解概念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概念的名词、术语等的描述都是由专家规定好的,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不是简单地将概念的定义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地建构和理解概念。教师可以在教学新概念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在活动中引入概念,初步感知概念。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拉一拉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结语
小学数学概念是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的重要保障,小学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水平影响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建构和知识的学习。概念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林武.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行与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许中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3):40-44.
[3]王晓娟.APOS理论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运用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4]王静,李益.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少年,2017(3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