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018-09-10翟崎氿
翟崎氿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社会生活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所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实施教学的重点内容。高中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具有其必要性。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85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环境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大自然间的相互关系。基于这一点不难看出,环境教育已成为高中教学的固有要求,教师有必要将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实践部分。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非常严峻,需要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加强学生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知识的学习。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迎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设环境教育,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可塑型人才。
一、增强高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放眼全球,由于人口剧增,人们无限度地开采、消耗、浪费行为,导致自然资源短缺,在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人类继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当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发展,也将给子孙后代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却相当淡薄,如快餐店的一次性筷子、超市里的白色塑料袋随处可见,水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刻不容缓。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培养高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
在高中地理的课堂中开展环境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与环境相关的知识内容。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中存在大量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针对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知识的教学,在教材中安排大量属于地理知识范畴以内的环境教育知识。在这样的教学需求下,高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度分析,将地理教材作为环境教育知识的载体,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开展环境教育为主要设计思路,确保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并引导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产生兴趣,以达到环境教育的教学目的。以《全球变暖》为例,教师在讲授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有关“全球变暖”的视频和图片,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逐一展示,并在展示过程中设置问题,如“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变暖现象的发生”、“全球变暖对地球造成的危害是什么”、“怎样才能够遏制或延缓全球变暖”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环保漫画——《出汗的地球》,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漫画中直观地感受到气候变暖给人类生活及地球带来的不便与危害。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并最终落实到环境教育的主题上,告诉学生这种变化是一种“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还会进一步引发“蝴蝶效应”。同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蝴蝶效应”的短片,引导学生对问题“全球变暖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进行思考,通过小组间激烈的辩论,进一步总结学生们的观点,指出全球变暖的危害。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将环境保护所涉及的事物进行情景再现,并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
(二)在课外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
地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环境教育外,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外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当天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在课外与学生一同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材料的分发工作,呼吁更多的人保护环境,让环境教育走进社区、走进每一个家庭。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让学生在身体力行当中树立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巩固自身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让环境保护不再停留于书本上,而是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采取环境保护的小行动,如节约水资源、不浪费粮食而实行“光盘行动”;对日常垃圾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做好“白色污染”的防范工作,在超市中不购买塑料袋等。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敢为人先的精神,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在学生们的课外活动中完成环保教育。
(三)在自主性环保课程的开发中开展环境教育
传授学生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渠道建立起地理知识与环保知识的联系显得至关重要。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假期中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并以撰写实验报告的方式来完成课程的开发。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环境保护》来完成调研。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层面,同时也巩固了学生所学习到的地理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对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达成地理教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新课标改革的章程,高中地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环保意识培育”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表达,唤醒学生们的人文保护意识,并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的课外活动。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挖掘实际生活中的知识内容,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最大限度上发挥环境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价值观,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储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常悦.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于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3]吴昊.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25.
[4]吴俊彦.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