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2018-09-10刘能源
刘能源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思维阶段,教师应着重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学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67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缺陷,所以,素质教育成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其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进行分析。
一、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要把学生的直接经验、个人知识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规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事,如见其人,把自己不知道的和知道的,浅知的和深知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带到情境中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数学、运用数学,使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技巧,这样才能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达到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源泉。
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校小红花音乐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小红花音乐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同学们你能帮助老师解决吗?”
问题一展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学生在读题,理解题意;有的学生在画图;此时,教者对学习有困难的进行适当引导,如:问: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再启发学生如果画图,应怎样画?应该先画谁?后画谁?假如用X表示男生的人数,那么女生人数怎样表示?(让学生逐步完善线段图)
经过各小组同学探索,很快得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再引导学生列方程解答,并在小组里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交流总结:看男生+女生是不是等于36人,并且还要看女生除以男生是不是等于80%)。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小学数学教学永恒的话题。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获得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第二,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
(二)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现代的教学论有了很大的改变,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
由于教学方法日益增多,对教学方法的本质研究日益深入,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现代教学论趋向于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并把几种教学方法配合起來使用。
(四)强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并适应学生的差异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采取“一刀切”,我们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在小学给每个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很需要尽快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总结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教师的经验。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材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资源。实验教材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使用的广阔空间。所以,我们在教学流程中,要依据《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我们既可以根据情况重新调整知识的顺序;也可以结合本地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提出能达到同样教学目的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可以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体现知识的整体效应,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但是也应注意,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要随意降低或拔高教学要求。
四、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是有效教学的重点
教学中的智力因素很丰富,例题中有,习题中也有,高年级教材中有,中低年级教材中也有。教师要有意识地充分挖掘发挥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这也是符合《标准》基本理念要求的。实验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标明让学生“试一试”、“说一说”、“想一想”、“拼一拼”等等,这里面就包含着智力因素,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例如《搭积木》中例题2就包含着很多智力因素,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在观察相碰撞求和图后,如果有的学生这样想:一辆车和一辆车相碰,那么他可以说出12+6=18、12+4=16、12+3=15、6+4=10、6+3=9、4+3=7中的全部或部分;如果有的学生这样想:三辆车同时相碰,那么他可以说出12+6+4=22、12+6+3=21、12+4+3=19、6+4+3=13中的全部或部分;如果有的学生这样想:四辆车同时相碰,那么他可以说出12+6+4+3=25。如果这些内容教师不让学生去“试一试”、“说一说”、“折一折”、“想一想”、“做一做”,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全新的知识去讲解,就达不到教材对学生智力培养的要求,就不能体现教材的编排意图,就达不到教学目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谭丽华.新课标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133.
[2]周君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08(7).